任建锋
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诗一直是占有绝对地位和优势的文学式样,是其它文学不可比肩的。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大部分古典诗歌的短小精悍,平仄押韵,好听易读易背。吟诵着这些诗歌时,自然而然的会去体会诗的情感,去与作者共同品读山水的清静幽邈,气势雄浑。共同感受人生的怨恨悲愁,喜乐欢愉。
而目前考生在古典诗歌鉴赏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难解诗意。尽管考生从小学到高三接触了为数不少的古诗,但接受到的诗歌专业知识仍是十分零碎和肤浅的,至于鉴赏方面的理论就更是近乎空白。无知就带来了盲目,胡编乱造、瞎蒙乱撞也就不可避免。
学生们对古诗都反映了两个相同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不知从何下手。第一个问题是症结所在,读不懂就谈不上鉴赏,还会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我以为,要让学生有能力进行诗歌鉴赏,重要的是让他们能读懂诗家语。具体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解开诗歌语言的密秘。
一、认清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读懂诗歌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要详加分辨。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第一、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第二、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3.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次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二、值得注意的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音词 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句。这一连串叠词的使用,从行为、时令、感觉等方面极力渲染秋思之深。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那些优秀的诗歌,像一位长者,诉说人间的沧桑,熏陶着,丰富着他们的情感,增加了他们的文本阅历。同时,也为他们的感情抒发,预设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感,看到相似的情景时,就可以很方便的,从他们的诗库里提取几句诗句,来消解内心的表达欲望。而且,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修养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