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文学意蕴,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涵

2017-01-14 21:01王芹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王芹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高中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的文化水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文章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提高课堂文学意蕴,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涵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文学意蕴 教学内涵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规范教学语言,要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吐词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文学的熏陶和培养,这样,才能将汉字之美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叹中华汉字的语言之美,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艺术。

一、提高课堂文学意蕴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其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薄薄的课本不能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囊括在内。为了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提升课堂内容的文学意蕴,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这不仅有利于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学的意蕴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语言呆板,教师以帮助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为教学目的,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背诵字词,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积极备课,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教学语言融入情、景之中,引经据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美化课堂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介绍史铁生的生平,然后告诉学生史铁生创造这篇文章时的背景,也就是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最后告诉学生《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然后再提问学生,让学生想象假如是他们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们会怎么面对,如何度过余下的人生,如何把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学生通过思考,能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从而珍惜生活。

(二)教学语言诗意化,提升课堂语言文学性

中华汉字意蕴悠远,其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汉语有着和音乐一般的美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利用汉语的音韵美。让学生感受汉语独特的魅力,并且,充满诗意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之情,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自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讲解课文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而是应该先用气势恢宏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再一用诗意化的语言为学生介绍课文,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是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意蕴,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将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

人文教学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优秀思想,以及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内涵丰富,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为传承祖国文化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己任,将优秀的思想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例如,在学习《黄花岗烈士事略》时,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生活都是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学生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

(四)教学与生活相接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也是如此。提高课堂文学意蕴不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用艰涩难懂的语言来教授学生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脱离实际生活,而是应该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教学生活化、形象化,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的意蕴,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体味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感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例如,在学习课文《长江三峡》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与长江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见识到长江的气势,长江的澎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的文学意蕴。

总而言之,语言不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还是一门美妙的艺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这门艺术,用它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学殿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还要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度,提高教学语言的文学意蕴,用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还要善用诗意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受文学的魅力。教师不仅要善用诗意性语言,还要注重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防止学生脱离实际,成为一个只具有理论知识的人。最后,教师将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优秀思想,以及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文素质高,道德品质高尚,富有文学内涵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4)

【2】辛东梅.探析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

【3】荣艳玲.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意蕴的有效途径【J】.中学语文,2013(33)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