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创造出的流水线的教育模式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而信息化时代,教育不能再停留在满足知识层面的东西。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教育也要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不再是只能在特定的年龄、地点学习的场所,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圈、共同学习体,而这也正说明了未来学校缘何而来。
面向未来的一所学校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给人的印象都是保守的,它好像对把科技引入学习并不感冒,甚至在有意疏远象牙塔外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最近这几年,教育行业的风向似乎转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育者都在谈“互联网+”“跨界”“科技”。这些“必然”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畅想起“未来学校”。但未来学校究竟长什么样,谈论者只能说出可能性,但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以下简称未来学校)汇聚了一批极具实践精神的教师们,他们要把未来一点一点“做”出来。
在未来学校教师们的眼中,未来学校的名字有两层深意。首先,在知识迅速增长、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学习的许多知识可能未毕业就已经过时了,因此,基础教育要更多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的能力。学生在毕业工作后面对的场景不是教师和书本,而是一个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比如独立协调几个部门组织一场会议;或者调查多个场景出具一份报告;也有可能在团队中通力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而这样的场景所对应的能力是传统书本知识和教学方式无法给予的。在未来学校,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制学习”,将书本上的知识放到真实的环境和项目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此外,未来学校意味着将科技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教育。从硬件设备上,未来学校计划给每一个学生配备学习终端,但它不是简单的联网设备,而是个性化学习的基础。软件上,学校目前已经开始使用线上校园管理系统,教师们可以线上管理协调学生的考勤、选课、测评、反馈等信息,也能够主动搜索好的线上资源和应用来辅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基于学校未来建设的强大数据云平台,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作业、测验、项目完成情况,和心理、潜能、发展方向等,为学生生成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清单和进度计划,通过设备向学生发送,同时也向学生、导师推送个性化的分析报告。技术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TI)中心的杨博雅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学校将电子设备的App端采取课堂笔记本(OneNote Class Notebook)进行管理,课前老师在学生课堂笔记本的目录页面放入任务清单。学生根据任务清单,观看特定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和相应作业,并通过云平台提交。教师也可将其他预习内容在课堂笔记本上呈现给学生。
适应未来的教育方式
未来学校是一所四年制公办中学,面向城六区一般校完成八年级学业的学生进行招生,录取的学生可直接由九年级升入高中,连续完成九年级及高中共四年学习。学校目前主要采取“中心制”,学校规划了语言、人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创意媒体、成长发展等中心。
不同于其他学校英语科目的课程设计,未来学校语言中心的教师们有意识地将教科书中分散的场景重新整合,从而将开学节的英语课程中的五个主题打造为全方位的模拟场景。当问及设计背后的理念,语言中心的姚岚老师这样说,“在选拔学生时,教师们发现孩子们的语言基础参差不齐,不少学生较为回避口语表达。另一方面,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自己尝试过的事情,模拟过的场景之中的句子可以被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而这也让学生从乐于开口说话逐渐过渡到熟于地道表达,将语言内化为一种能力。”
活动类的课程设计同样注重学生探究性与创造力的延展。《平面设计初体验》课程的授课教师李书轶为了让学生更切身直观地感受平面设计,特意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让学生们选择一幅身边的海报设计进行分享与展示。谈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李书轶老师表示,平面设计有许多概念和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和专业化,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枯燥,难于理解与消化。而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建立对艺术、设计的感性认识是十分重要的。要让他们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设计可以改变世界,那些身边不经意的风景都可能成为设计的灵感。
未来学校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六大书院的设立正是与这样的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考虑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未达到一定要求,所以目前的书院还不是完全由学生自治的,学校仍然为每个书院设立了指导教师,并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导师。导师的定位类似于美国高中的咨询师(counselor),从入学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再到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学生在学校的选课、学习生活规划、生涯规划、心理疏导建设等,根据数据平台和专业的指导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从而逐渐实现家校合作的共事双赢。
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未来学校的导师们就课业学习、校园生活、个人约谈及导师评价与建议,将每一位学生的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反馈给家长。这种反馈不是反映问题的“小报告”,而更像是导师描绘自己眼中的孩子,同时以此为基础帮
助家长与孩子实现更好的亲子沟通。
六书院的导师李响老师向记者讲述了她手写评语时的感受,“我想家长想看到的是对自己孩子实在立体的评价,想看到孩子在学校清晰鲜活的形象,而不是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同学这样模糊的评语。这些孩子身上除了问题,也必然有他们的优点和个性,我想这些都需要在这篇人物特写中体现出来,我们和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我不希望家长们拿到冷冰冰的评语和“辣眼睛”的成绩单愁眉苦脸地回家,跟孩子对拍桌子,风声鹤唳之后一切照旧; 我希望他们读完之后还能够心情平和地面对孩子,我们坐下来一起探讨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也许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指向未来的教育空间
行走在北大附中的校园,你会有一种非常直观的印象,它与一般的中学很不一样。在这所学校,教学楼看起来像迷宫一样,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教室及一些自由空间, 一些教室的门甚至能很容易打通。教室的桌子也不都是方方正正的,更多桌子像扇子一样,教师组织讨论时,可以迅速拼接起来。这些做法也正好是北大附中一直强调的“破墙”概念,在实体建筑上的体现。因为学习场景多元,那么为学生打造舒适、多元、开放、立体的学习空间也是未来学校十分重视的。
未来学校教师柏叶告诉记者,随着信息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和知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学校建筑楼宇作为一个重要的校园载体,至少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教室格局上的变化。除了教室还有各式各样的组合空间,为满足不同的学习场景而设计。我们依旧有教室用来服务讲授式的学习场景,同时还有小型的会议室方便学生进行项目讨论,而更多的是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的开放空间,做小型演讲、讨论、自习、展示等。墙壁也是由可书写材质做成的,在校园中30秒内肯定能找到一个可以展开讨论的地方,不放走稍纵即逝的灵感和创意。
二是学习空间上的变化。以往的教学楼都是高高的墙,将教室与外界彻底隔绝开。未来学校在建筑上重新构建了许多学习空间,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比如许多教室的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墙,与其将这个年龄的学生禁锢在黑暗的教室里,不如给他们望风景的窗口和释放天性的空间,疏解情绪,激发灵感。同时,未来学校很重视活动类课程的空间塑造。如果说许多学科类知识可以在书本和网络上获取的话,那么像体育、技术、艺术等课程就必须通过真实的空间和体验来学习。运动课要有体育场馆供学生打球健身,技术课会打造创客中心让学生玩3D打印、机器人,艺术会设立黑匣子剧场给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空间不仅仅在有课时使用,也是学生平常可以随时使用的场地。
三是功能布局上的变化。当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来设置它的一切组织、课程时,就会发现建筑的功能也在随之发生改变。食堂不是只能吃饭的地方,桌椅也可以自由组合,学生可以讨论项目,偶尔也可以作为演出场地使用。走廊也不是单纯的过道,会有异形沙发供学生休息聊天。虽然这样的设置会给学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正是这样的转变,才将学校打造成自然、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不单纯是学习、考试的场所。
北大附中一直强调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在未来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也将继续对任何教学的、科技的、跨界的事情抱极大的热情和开放的态度,学校将继续吸取外界资源,共建未来。无论是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产品企业,或是其他的个人和组织,如果有热忱一起来“做”
这个未来学校,未来学校都欢迎。
从校友导师到校外实践,学校期待能以更多元的形式,让世界成为北大附中学生的“大校园”。同时,学校也期待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们分享未来学校的愿景,把更多元素带进学校,让北大附中成为一个“小世界”。
无论从未来学校的设计者,还是从参与革新的普通教师那里,我们都隐约看到了这个时代还存在的一种关于教育的理想和实践。未来学校的人们正在孜孜不倦地推翻旧有的束缚人学习的物理的、组织形态的、学习空间的围墙,试图通过激发需求、运用科技,将学习变成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事,将学校变成没有围墙的社群,将学生变成参与世界的公民。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教师感叹,在这所学校,做教育是一件很酷的事。
如同凯文·凯利在他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畅销书《必然》中提到的,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端倪“已经开始。当然,也仅仅是开始。”对于未来学校来说,创造未来的一切行动也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