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2017-01-14 03:26张艳芹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岳麓儒学新课程

张艳芹

(河北省迁安市第二中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张艳芹

(河北省迁安市第二中学)

新课程历史教材的模块结构,使一本书甚至一个单元跨越了几千年,学生对历史缺少一个整体的认知,导致在学完高二教材后,学生头脑存在的往往只是一个又一个割裂的历史事件,排列杂乱无章,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时空错位”,如果在复习时就事论事,无疑会给学生思维的飞跃造成很大的障碍,无法收到复习课上以点连线、点线结合成面的效果。

例如,古代中国历史则压缩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4个专题,分散在三本教材中,跨度大,内容多,容量大,覆盖面广,很多内容是点到为止,学生对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所以打破教材顺序,在以新课标为“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自主”编排,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按照通史的顺序,重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一、版本内整合

1.“纵”向整合

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时序进行编排,重新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体系。改变教材的标题内容,按系统思路重新组织教材,突出事件发展的主题。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总结概括核心内容和阶段特征,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场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案例:必修三专题三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和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行跨章节教材整合,将专题四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置到专题三,与专题三的“顺乎世界之潮流”整合为向西方学习:按时间顺序为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把专题三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置到专题四与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合为向东方学习——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样就将教材以时间进行调整,统称: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

2.“横”向整合

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而现有教材将其编排在三本必修及多本选修教材中,因此在复习时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案例: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这一课是在必修3思想文化史中,但在必修1中已经学过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选修1中为希腊民主奠基的梭伦改革、选修4中历史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紧密联系。如果割裂开来,不对教材进行整合,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内容教材 专题必修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选修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古希腊民主政治奠基必修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选修 历史人物评说 东西方先哲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时期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样设计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又能使学生对模糊混淆的知识透彻理解。

二、跨版本整合

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岳麓版教材体例新、观点新、容量多、学术性强、史料丰富,可以弥补人民版教材的局限。在备课时,我们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

案例:专题一第二节汉代儒学,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岳麓教材用了两目来阐述:一是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解析与探索中给出的是关于汉初到武帝时期的社会经济的材料,也就是汉大一统的经济背景;而人民版教材没有对这一部分进行讲述,所以在整合时借鉴岳麓教材中的材料,补充了汉朝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这样就完善了汉朝儒学成为正统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材整合是一项浩大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学的关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树立全新的教材观,打造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教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岳麓儒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宋拓岳麓寺碑册
儒学交流在路上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叙事与能力培养——以岳麓版、人教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课为例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