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顾静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行下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 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罗哌卡因,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与给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与给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39.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下肢手术患者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过程中应用盐酸罗哌卡因, 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在临床上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麻药, 具有分离阻滞感觉运动神经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毒性发病率较低, 在高浓度下可以产生深度的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运动阻滞[1-3]。本次择取本院102例行下肢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行下肢手术患者, 排除术前有呼吸系统、心血管以及重要器官疾病患者, 全部患者均无用药过敏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19例, 年龄23~56岁, 平均年龄(34.60±12.3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7例, 年龄24~61岁, 平均年龄(36.90±10.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禁食6 h, 进入手术室后详细记录心率、收缩压变化, 开放静脉通路, 取患者右侧位,进行常规L2-3椎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 置入腰麻针, 随之确定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缓慢向患者下肢推注麻药,推注速度控制在0.1 ml/s, 推注完麻药后, 对导管进行固定[4]。
患者平卧后, 调整好体位, 让麻药平面控制在T6~8以下。当药物注射完毕后, 患者麻药无痛平面到达T8时间就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无痛平面不再上升的时间为感觉阻滞固定时间,记录给药前、给药后2、5、10、20 min患者心率、收缩压的变化程度[5]。
1.2.2 给药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后, 在0.5 h内输入400 ml格林氏液, 行硬膜外穿刺后, 在手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注入5~10 ml利多卡因(浓度为2%)。观察组患者给予1 ml盐酸罗哌卡因(浓度为1%)+1 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0%)+1 ml麻黄碱(浓度为3%)。对照组患者给予1 ml布比卡因(浓度为0.75%)+1 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0%)+1 ml麻黄碱(浓度为3%)。当收缩压下降20%以上, 给予患者5~10 mg麻黄素行静脉注射;若患者心率<55次/min,则给予患者注射0.25~0.50 mg阿托品[6]。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给药前后收缩压、心率的变化, 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在针刺法注入药物后5 min内进行连续测定, 感觉阻滞时间由患者感觉到阻滞最高平面消退至T10段进行计算。运动阻滞时间采用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进行评定。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麻醉后低血压、出现寒战、胸闷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为(54.2±13.6)min, 运动阻滞时间为(108.3±16.1)min;对照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为(84.4±14.4)min, 运动阻滞时间为(123.6±21.8)min,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给药前收缩压为(117.3±8.76)mm Hg(1 mm Hg=0.133 kPa), 给药后2 min收缩压为(116.5±8.04)mm Hg, 给药后10 min收缩压为(116.3±7.76)mm Hg, 给药后20 min收缩压为(116.1±6.33)mm Hg, 对照组给药前, 给药后2、10、20 min分别为(117.8±9.55)、(112.7±9.07)、(98.3±5.82)、(95.2±5.22)mm Hg。观察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与给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与给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一种新型的椎管内的麻醉方法, 具有起效快、镇痛好, 术后不良反应率低的优点。盐酸罗哌卡因应用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脊髓损伤, 但是剂量小、浓度低, 安全性较高[7-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前后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变化明显(P<0.05), 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39.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下肢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时间,保持患者收缩压和心率在手术中变化程度,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刘亚南.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6):156-157.
[2] 易杰, 黄宇光, 罗爱伦.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20(1):26-28.
[3] 喻晚利, 郭华静, 马明祥, 等.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4):552-553.
[4] 成毅.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6):40-42.
[5] 王钊.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临床对照观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12(5):490-491.
[6] 石玉侠. 10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4):162-163.
[7] 纪凡层, 邵维忠, 仪富霞.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21(7):437-438.
[8] 廖建梅, 张建. 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手术腰-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03, 15(6):436-437.
[9] 何盛石.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临床效果观察.工企医刊, 2014.27(3):781-782.
[10] 张铁铮, 刘晓江, 卢玉平, 等.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5820例回顾性分析. 沈阳部队医药, 2007(1):14-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73
214443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观察组患者给药前心率为(80.30±12.62)次/min, 给药后2 min心率为(79.20±13.21)次/min, 给药后10 min心率为(78.90±11.92)次/min, 给药后20 min心率为(78.60±10.97)次/min, 对照组给药前, 给药后2、10、20 min分别为(79.90±14.45)、(79.60±13.41)、(80.70±13.73)、(81.60±13.22)次/min,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心率变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恶心呕吐患者2例, 麻醉后低血压患者0例, 寒战患者1例, 胸闷不适患者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对照组中发生恶心呕吐患者6例, 麻醉后低血压患者9例, 胸闷不适患者2例,寒战患者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