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 张志海 邓燕霞 李卫星 袁晓鹏 刘波
红外热成像与CT/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梁芳 张志海 邓燕霞 李卫星 袁晓鹏 刘波
目的 探究红外热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CT检测、MRI检查及红外热成像;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的特点并描述;分析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的阳性率和阴性率;观察并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结果 与正常人体红外热成像图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热像图呈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性。患者的损伤部位色彩严重不匀,脊柱力线呈现间断且不完整;肢体两侧和臀部呈现明显热度不对称, 两侧部位呈现局部片状高温或低温;腰骶部菱形窝表现为热度不对称。1000例患者经CT/MRI确诊, 经红外热成像检测阳性944例, 阴性56例, 阳性率94.40%, 阴性率5.60%。以CT/MRI检测到的患者病变部位为标准, 红外热成像检测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热成像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且易于操作, 能够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检测。
红外热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 多发于20~50岁人群, 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腰椎间盘是一个封闭体, 一般人在20岁之后开始退化, 尤其是从事强度较大的劳作时, 经常容易对腰椎间盘造成损伤, 表现为腰部疼痛难忍、坐骨神经疼痛及皮肤麻木等[1,2]。近年来,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已较为准确,主要采取CT和MRI。但CT/MRI不能对患者的腰椎突出部位及疼痛范围等作出明确的展示, 且价格偏高[3,4]。针对这一现象, 红外热成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探究红外热成像与CT/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632例,女368例;年龄25~62岁, 平均年龄(47.21±7.41)岁;病程4个月~21年, 平均病程(4.61±5.46)年;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患者234例, 初中文化水平的患者387例, 小学文化水平患者379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 坐骨神经痛, 且活动受限;其中腰痛无腿痛的患者220例, 腿痛无腰痛的患者307例, 腿痛合并腰痛的患者473例;均经CT和MRI和病理学确诊。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2008年出版的《新编实用科学》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未合并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③所有患者未发生器质性病变;④临床资料完整,影像学诊断结果明确。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其他禁忌证患者。
1.3 诊断方法
1.3.1 CT诊断 所有患者采用全身螺旋CT(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行CT检测, 参数设置为层厚1 mm, 层间距0.5 mm,管电流160 mA, 管电压80 kV;患者固定体位进行扫描, 观察部位为患者腰椎L3~4~L5/S1, 观察患者病变部位是否存在脂肪, 钙化及硬膜受压等情况。
1.3.2 MRI检查 采用Philips achieve1.5T超导磁共振行MRI扫描, 参数设置为:层厚4.0 mm, 层间距1 mm, 对患者的轴状位和矢状位进扫描。轴状位:T2WI:回波时间(TE)101 ms,重复时间(TR)2400 ms;矢状位:T1WI:TE 11 ms, TR 500 ms。
1.3.3 红外热成像检测 采用韩国 MEDICORE CO.LTD公司IR IS-5000红外热像仪, 测量温度范围在-40~2000℃, 测量时保持环境温度在20~25℃, 相对湿度保持在60%。患者在检测前静坐10 min左右, 使身体呈放松状态, 情绪稳定,生命体征稳定, 且表皮温度较为适宜。检测时患者背对热像仪, 身体直立, 面向冷吸收屏;双手举起或抱头, 双脚打开与肩平齐, 足趾朝外, 形成标准的红外热成像图。判定标准: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健侧与患侧的体表温差≥0.5℃即可判断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的特点并描述;②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的阳性率和阴性率;③观察并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所有数据采取双人录入检查的方式,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特点 与正常人体红外热成像图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热像图呈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性。患者的损伤部位色彩严重不匀, 脊柱力线呈现间断且不完整;肢体两侧和臀部呈现明显热度不对称,两侧部位呈现局部片状高温或低温;腰骶部菱形窝表现为热度不对称。
2.2 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阳性率和阴性率 1000例患者经过CT/MRI确诊, 经红外热成像检测阳性944例, 阴性56例,阳性率94.40%, 阳性率5.60%。见表1。
表1 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阳性率和阴性率[n(%)]
2.3 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比较 以CT/MRI检测到的患者病变部位为标准, 红外热成像检测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检出率比较(n)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通过探测成像对人体生物红外辐射能所反映的体表温度的一种探测方法, 与其他影像学技术比较,其具有方便、快速、直观、无损伤及无辐射的特点[5]。随着技术的发展, 红外热成像检测不仅能够观察全身各部分温度的不同, 还能够观察衣服所发出的辐射能的增减, 因此对人体较为细小的温度变化都能够有明确的显示[6]。因此, 医护人员常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患者的疾病部位及病程变化进行判断, 分析患者的代谢变化及疾病的性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外伤或长期劳累等因素引发椎间盘出现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及髓核脱出等情况, 对脊髓及脊髓神经造成压迫, 最终引发坐骨神经痛等一系列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图出现不对称分布, 健侧和患侧的温差较大, 通过红外热图像能够对患者的局部温度不平衡进行判定, 且所得到的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的疼痛程度。与常用的CT/MRI检测手段相比, 红外热成像检测具有费用较低、易操作性强等优点, 可以用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初步诊断[7,8]。本研究结果显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热像图呈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性。患者的损伤部位色彩严重不匀, 脊柱力线呈现间断且不完整;肢体两侧和臀部呈现明显热度不对称, 两侧部位呈现局部片状高温或低温;腰骶部菱形窝表现为热度不对称, 且红外热成像检测的阳性率及受损部位的检测结果与CT/MRI检测结果相似。
总之, 红外热成像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且易于操作, 能够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检测。
[1] 党礌, 陈仲强, 刘晓光, 等. 青少年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析——腰椎过度承载及腰骶部骨与关节形态变异在发病中的意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 25(11):991-996.
[2] 韩康, 高浩然, 卞娜, 等.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6):868-871.
[3] 温栋梁. 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 中外医疗,2014(27):189-190.
[4] 江时忠, 王士维, 夏花, 等.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与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对照探究.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5):816-818.
[5] 张冀东, 何清湖, 孙涛, 等.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9):3202-3206.
[6] 仇湘中, 蒋盛昶, 张信成, 等. 红外热成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候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中医正骨, 2015, 27(2):17-19.
[7] 王远航, 李微, 颜彬, 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像观察. 颈腰痛杂志, 2015, 36(6):493-495.
[8] 丁原宏, 杨道森. 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点、压痛点治疗红外热像仪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16(18):141-1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32
广东省东莞市科学技术局赞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105101093)学意义。
523900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