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向华 周建飞 洪定钢 杨学义 容 安 徐攀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技术规范△
庞向华 周建飞 洪定钢 杨学义 容 安 徐攀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瑶药熏药分期疗法是采用广西地区出产的瑶药煎煮制成的药包,熏蒸外敷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患侧腕部,从而缓解肿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的一种瑶医外治法。该疗法将骨折3期辨证治疗原则、瑶医“盈亏平衡”理论及瑶药“以风打论药性”的药性理论结合起来,针对骨折后3期的特点,将瑶药的不同药效借助热能的作用,渗透到骨关节,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作用。该技术在瑶医瑶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技术规范化研究,笔者详细介绍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技术规范,为瑶医瑶药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1.1 疾病简要概况: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桡骨下端膨大,其横断面近似四方形,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故此处容易发生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存在2个高峰期,分别在10~19岁和 50~59岁年龄段,前者主要为高能量损伤,后者由于骨质疏松,多为低能量损伤。
1.2 疗法简要介绍: 瑶药熏药治疗是将瑶药热烫和熏法相结合的一种外治方法,是瑶医常用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尤多用于跌打损伤疾病的治疗。即将选好的瑶药放入蒸锅中,加水煮沸后取出置于布包中,熏蒸外敷于患部。我们所选用的瑶药根据其“风”、“打”之特性,分别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通络、接骨续筋之功效。根据瑶医“盈亏平衡”理论及瑶药“以风打论药性”的药性理论,结合骨折三期辨证治疗原则,在骨折早期,针对“盈”的病机,以打药为主 ,骨折中期,针对“盈亏”的病机,以风打相兼药为主,骨折后期,针对“亏”的病机,以风药为主进行瑶药的选取。热效可使皮肤及黏膜充血扩张,使瑶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关节及骨组织内。瑶药及热力的协同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的循环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加快病理产物的排泄,最终达到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关节功能作用。
1.3 应用推广的前景: 瑶药熏药治疗骨折病在广西民间有悠久的历史,本疗法能早期缓解患肢肿痛、中期促进骨折愈合,晚期改善患腕功能,减少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内服药物的副作用。该疗法操作方法简便、易学易行,无需大型昂贵的器械及药物,且瑶药费用低廉,广西地区易于获取,在广西民间运用较广,易于被患者接受, 在全区推广前景良好, 尤其适宜在广大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推广应用。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②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典型畸形,压痛明显,腕关节功能受限,患肢端血运无障碍,运动、感觉无异常;③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见骨折端移位、成角等表现。根据外伤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18~ 65岁者;③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骨折达到功能复位标准;④愿意接受4周治疗者;⑤不伴有并发症或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治疗流程实施时;⑥签署进入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①不符合上述分类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察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受伤时合并患肢肌腱、神经、血管损伤者; ⑦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⑧局部皮肤破溃、渗液、有脓疡或有皮肤传染病患者;⑨不能接受4周治疗者。
5.1 药物及器械
5.1.1 分期选择瑶药 : 第一周选用田七50g,鸟不落50g,青蒿50g,尖尾风50g,透骨消50g,竹叶龙根50g,猛老虎50g,麻骨风50g,上山虎50g;第二周选用九龙钻50g,大钻50g,小钻50g,海金沙藤50g,伸筋草50g,半枫荷50g,爬山虎50g,九节风50g;第三、四周选用毛姜50g,铁线草50g,白背风50g,血藤50g,鸭脚木50g,九龙藤50g,麻骨风50g,四方藤50g,半边风50g,大发散50g,连续治疗4周。
5.1.2 其他器材: 自制棉布药包(大小约20cm*30cm)、橡皮薄膜、蒸锅、电磁炉。
5.2 详细操作步骤: 将选好的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煮沸15分钟,取出后放置于布包中,拧出其中水分,冷却片刻,用橡皮薄膜包好后放置距离患处皮肤约20cm处,暂避免接触皮肤,用隔热塑料包裹好,进行熏蒸。待热包温度下降(以病人自觉能承受为度),予热包贴至患处继续热烫(时程约40分钟)。每日1次,每次4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用4个疗程。
5.3 关键技术环节: 严格控制进行瑶药熏药时药包的温度,瑶药煮热包好后需散热片刻,操作前应试瑶药包的温度, 待热度适宜后再实施治疗,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5.4 注意事项: ①治疗室需保持洁净,温度适宜,勿过热或过冷;②治疗前向患者说明瑶药熏药疗法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心悸、皮肤过敏等及相应处理措施,消除患者疑虑;③过饥、过饱及体质虚弱者慎用;④治疗前需清洗患处皮肤,以免影响药力渗透;⑤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5.5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①在施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或头痛、头晕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实施治疗,让患者平卧,予以吸氧, 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必要时开通静脉通道;②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烫伤,未破溃,可给予局部冷敷,有皮肤破溃者,0.9%生理盐水清洗后,予以湿润烧伤膏外涂;③治疗部位若皮肤过敏或刺激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以0.9%生理盐水冲洗过敏部位,症状仍无缓解且皮肤过敏反应加重者,予以给予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 25mg或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患处肿痛加重者,立即停止治疗。
尚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
瑶药熏药分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将骨折3期辨证治疗原则、瑶医“盈亏平衡”理论及瑶药“以风打论药性”的药性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外治方法,其民族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易于掌握,费用低廉,适宜基层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但仍需深入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系统研究,结合瑶药的药理药效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挖掘瑶医瑶药治疗骨折病的机理,建立客观、统一的临床研究方法及疗效评价标准,为瑶医瑶药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8-169.
2016年10月20日收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598012-50)柳州市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资助项目(编号 2013J03040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计划课题 (编号Z2012592)
庞向华,男,1978年出生,湖北洪湖市人,200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获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关节疾病。联系电话13557627653。
R295.1
B
1006-6810(2017)02-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