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华义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的应用研究现况探讨
祝华义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以及术后美观效果好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医疗人员的青睐。目前,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是治疗脾脏等疾病的金标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但是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实施前需要明确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高度重视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并发症,方可充分发挥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脾脏
脾脏是机体淋巴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脏破裂等相关疾病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脏器损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脾脏功能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直接影响着人的免疫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脾部分切除术,尽可能保留脾脏功能[1-3]。随着腹腔镜在脾切除术的逐渐应用,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囊肿、外伤、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脾动脉瘤等,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4]。文章对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实施中的关键点作了一个简单综述,旨在为脾切除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在脾脏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认同[5-7]。该术式主要应用于大部分脾脏正常或脾肿大的良性血液系统疾病,其中以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较为常见。另外,王卫东等[8]表示,对于脾囊肿、脾血管瘤等脾脏良性占位病变也比较适合采用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治疗。而对于恶性肿瘤疾病是否适合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孟令威等[9]表示,需要确保淋巴结清扫及肿瘤标本的完整性。
近年来,有研究学者[10]提出肿瘤的腹腔种植是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治疗的潜在危险因素,但是当前尚未有比较明确的研究报道。目前,临床上关于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禁忌证研究报道较多,其中凝血功能障碍、全身麻醉不耐受以及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绝对禁忌证[11]。也有研究报道显示[12,13],脾肿大是相对禁忌证,在临床手术治疗中不占优势。但是,刘强等[14]研究表明,腹腔镜脾切除重量3200 g是可行的。
当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腹腔镜脾切除术主要包括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免气腹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及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是微创治疗脾脏疾病的金标准,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实施前需要对患者实施B 超、胃镜或上消化道X 线造影等多种检查,并留置导尿管及胃管,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穿刺减压,在患者的脐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在进行脾脏的切除时,使用超声刀游离脾脏,将脾胃管、胃短血管等进行分割,明确脾动脉等位置之间的距离,将其完全暴露在医护人员的视野中,使用肽夹进行动脉夹闭,在这一过程中采集血小板,完成脾切除,将脾脏放入标本袋,并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15,16]。张浩[17]选取82例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刀对脾周韧带进行游离处理,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离断脾蒂,其中73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控制在90~300 min,术中出血量≤1000 ml,8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中转开腹,分别为脾蒂出血、胃短血管出血、脾周围粘连紧密出血以及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之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李永利等[18]选取71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其中6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6例患者因术中出血量较多影响手术操作视野,进中转开腹治疗,2例患者术后出现胰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研究也说明术中出血是导致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重视。此外,胰漏与患者胰尾损伤有关,在临床手术治疗前应明确相关禁忌证,对合并由于血小板凝血障碍的患者采用开腹治疗,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实施前应明确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尽可能减低手术失败风险。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同时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注意相关注意事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1]廖方.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手术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7):70.
[2]杨崇毛.腹腔镜下外伤性脾破裂行保留脾脏功能手术的研究.汕头大学,2010.
[3]王猛,刘群亮,王群先,等.外伤性脾破裂腹腔镜保留脾脏手术的体会(附38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79-180.
[4]黄军伟,洪明,阎雄.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研究进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2):176-179.
[5]郑直,段鑫,王勇,等.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腹部外科,2014,27(3):176-178.
[6]Bai DS,Qian JJ,Chen P,et al.Modified laparoscopic and open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for portal hypertension..Surgical Endoscopy,2014,28(1):257-264.
[7]Guo-Qing J,Ping C,Jian-Jun Q,et al.Perioperative advantages of modified laparoscopic vs open 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20(27):9146-9153.
[8]王卫东,陈小伍,吴志强,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脾良性病变19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8):717-719.
[9]孟令威,蔡合,蔡云强,等.腹腔镜技术在脾脏恶性肿瘤的诊疗经验.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17(4):429-433.
[10]Lee SH,Lee JS,Yoon YC,et al.Role of 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 for Tumorous Lesions of the Spleen.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5,19(6):1052-1058.
[11]胡仁健,秦红军,程刚,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几点探讨.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2):143-145.
[12]洪德飞.腹腔镜脾脏切除的手术操作技巧.肝胆外科杂志,2010,18(6):406-408.
[13]洪德飞,彭淑牖.腹腔镜肝胆胰脾外科手术进展.肝胆外科杂志,2006,14(6):403-405.
[14]刘强,刘振,卢欣,等.完全腹腔镜重度以上脾肿大切除术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14,20(2):169-172.
[15]展翰翔,胡三元.腹腔镜脾切除术的要点与难点.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8):567-569.
[16]展翰翔,徐建威,胡三元.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的手术策略与技巧.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8):570-572.
[17]张浩,董科,俞小炯.完全性腹腔镜脾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50-152.
[18]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体会.肝胆外科杂志,2016,24(1):4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98
2017-01-17]
546400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