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宣花牛在四川甘孜推广应用

2017-01-14 18:07代舜尧四川省甘孜州畜牧站626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甘孜州牧区公牛

代舜尧(四川省甘孜州畜牧站 626000)

1 养牛业概况

甘孜州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有饲养牦牛、藏黄牛的习惯。牦牛、藏黄牛不仅是人们的生活资料,而且还是人们的生产资料。甘孜州2015年牛存栏237万头,出栏51万头,出栏率21.5%,牛肉产量49135t,占肉类总产量的73%。养牛业是全州畜牧业的重要支撑。

全州天然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1.7%,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半农半牧区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和优质牧草种植地,其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推动当地的牦牛改良和黄牛改良,也推动蜀宣花牛在甘孜半农半牧区的发展。

2 改良情况

从2006年,甘孜州在四川荥经县和汉源县引进西杂牛公牛(西门达尔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改良藏黄牛,先后在泸定县、康定县投放试点,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显著提高。随后引进投放到道孚定县,因海拔高(2980m),引种死亡率高,适应能力差,未达到预期改良效果。如何进一步推进改良工作,成为畜牧工作者当时思考的主要问题。

3 建立纯繁基地阶梯式投放种牛

甘孜州半农半牧区的海拔高度都在3000m左右,远远高于宣汉县,只有泸定的海拔高度(1310m)最接近产地的海拔高度。于是在海螺沟建立蜀宣花牛繁殖基地走阶梯式的投放途径被确定下来,其主要内容是从宣汉引进蜀宣花牛公牛和母牛,在繁殖基地纯繁生产F1公牛,投放到炉霍(海拔3200m)、甘孜(海拔3394m)等半农半牧区县,生产出F1母牛与更换血液的蜀宣花牛公牛再生产新一代的蜀宣花牛公牛和母牛。

在道孚依托康巴曲德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引进蜀宣花牛纯繁生产F1公牛,试点投放到海拔较高的纯牧业县开展牦牛改良,生产优质犏牛。

4 推广情况及效益分析

4.1 蜀宣花牛推广情况

2014年6月,全州2013年度和2014年度牲畜良种补贴州级配套项目 “畜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项目”——蜀宣花牛单一来源采购项目采购合同,在达州市宣汉县蜀宣花牛养殖合作社签订,合同金额达107.5万元。引进98头蜀宣花牛投放到海螺沟管理局雅家梗牦牛养殖合作社、道孚康巴曲德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和相关县科技养牛示范户。同期州扶贫移民局引进蜀宣花牛40头投放到海螺沟。为此我们以海螺沟雅家梗牦牛养殖合作社为中心,在海螺沟共建立纯繁养殖户85户,养殖蜀宣花牛120头,现已提供F1公牛65头投放到炉霍县和甘孜县改良藏黄牛和草地型牦牛。道孚康巴曲德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引进养殖蜀宣花牛25头,提供F1公牛20余头投放到该县扶贫村改良藏黄牛和草地型牦牛。通过引进蜀宣花牛良种,推进半农半牧区传统养牛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促进肉牛适度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激发当地牧民养牛的积极性,也让更多的养牛户认识蜀宣花牛优良的生产特性,逐步掌握蜀宣花牛的科学养殖配套技术。

4.2 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

通过阶梯式的引进投放种牛,减少死亡率,降低引种成本;通过杂交改良,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和养殖现金收入,有利于养殖户增收和脱贫致富。

4.2.2 社会效益

因蜀宣花牛性情温顺,耐粗饲,产奶和产肉性能优良,倍受农牧民的青睐,该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助推甘孜藏区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和培育一批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4.2.3 生态效益

该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有利于半农半牧区荒山和草坡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促进种养生态循环发展。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问题

甘孜州半农半牧区仍以靠天养畜的传统饲养方式为主,肉牛养殖技术水平落后,饲养周期长,出栏量少。农牧户分散饲养条件下,开展适时输精配种技术还有待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

5.2 建议

继续加大种牛生产,以本交为主,人工授精为辅的技术路线,扩大种用覆盖面,通过精准扶贫,开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采取扶持示范逐步辐射推广,进而推进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甘孜州牧区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新巴尔虎左旗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