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红张晓燕蒯淑霞
(1,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畜牧兽医站 751600;2,宁夏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1100)
浅谈马鹿养殖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李菊红1张晓燕2蒯淑霞2
(1,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畜牧兽医站 751600;2,宁夏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1100)
马鹿是一种野生动物,性情机警,适应性强。在养殖发展过程中,如果马鹿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出现问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马鹿发病时,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十分困难,若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易造成死亡。
2015年,马某从辽宁购进30头马鹿饲养,2016年10月左右死亡2头,11月4日凌晨又死亡1头。询问畜主,了解到病畜偶尔出现咳嗽,无其他临床症状,死前腹泻、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头颈伸直置于地面,病程45d左右,曾用头孢噻吩和氟苯尼考治疗。未接种过任何疫苗。
死鹿肝脏表面有绿豆大黄白色坏死灶、质脆,肺脏表面呈大理石样、布满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切开为黄白色浓汁或黄色干酪样物、质脆,心脏和脾脏无明显变化。
无菌采集肝脏、肺脏及浓汁进行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和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未发现致病性细菌;无菌采集心血推片,瑞氏染液、姬姆萨染液染色镜检,未观察到细菌。
无菌采集肝脏、肺脏、心脏组织样品,分别划线接种血琼脂、普通琼脂及麦康凯培养基,温箱37℃条件下24h培养观察,无细菌生长。
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不能对支原体、病毒性疾病等进行诊断。
通过对畜主询问及对场地了解,发现该场在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为降低饲养成本,平时饲喂青贮、油饼和玉米等,没有合理的精粗料配方,只为吃饱不为吃精。
马鹿体大力强难以保定,本场治疗前对病鹿麻醉,每天一次,连续3d,易造成机体的不良应激,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造成死亡。
场内无专职或兼职兽医人员,畜主仅凭饲养牛羊的养殖经验来饲养马鹿。
(1)主要关心养殖发展的规模,不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控。
(2)养殖知识欠缺,不了解马鹿常见的传染病,鹿群从未接种过任何疫苗,更谈不上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3)鹿场有两个门,非养殖人员、车辆随意出入,没有消毒设施,对动物、饮水、圈舍及其周围环境未进行定期消毒。
(4)马鹿发病时,不分细菌性疾病还是病毒性疾病,治疗时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胃内正常菌群失调出现腹泻,导致脱水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
(1)饲喂全价饲料,严禁使用霉变饲料。
(2)做好防暑保暖工作,减少因天气变化造成的不良应激,提高鹿群抵抗疾病的能力。
(3)养成经常观察鹿群的习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4)马鹿喜安静、怕惊吓,场内不应饲养犬、猫等动物。
(1)场区门口设置消毒池,制定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车辆、非养殖人员进入,防止输入性动物疫病的发生。
(2)定期做好场内动物、圈舍及周围环境、饲槽、饮水器的消毒工作,在炎热季节,做好灭蚊蝇工作,防止蚊蝇孳生。
(3)对病死鹿及其排泄物、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预防疫情发生。
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1)使用通过认证的兽药厂生产的产品。
(2)选择成本低、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兽药。
(3)在兽医人员指导下规范使用。
(1)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大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知识的培训。
(2)经常与购买方进行沟通,在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方面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3)场主应派专职人员前往实地学习,提高鹿群养殖技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李菊红 (1972.8-),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