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 璞 张金玲 金 李 刘新爱 林华坚 安会如 曾东萌 郑学堂 杨朝阳
中医治疗毒瘾的研究进展※
● 宫 璞 张金玲 金 李 刘新爱 林华坚 安会如 曾东萌 郑学堂 杨朝阳▲
近年来,中医对吸毒成瘾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论是在病因病机还是治疗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通过搜索查询文献,从中医对毒瘾的机制认识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毒品成瘾 中医 治疗 心理
毒品滥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毒瘤,而且发展十分迅猛。近些年关于毒品滥用的报道频频出现,根据国家禁毒委《2015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累计登记吸毒人员达到295.5万名,于往年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且吸毒人群呈低龄化趋势。因此脱毒研究也变得越来越迫切,成为了医学界的热点和重点,在整体戒毒方案上目前中医越来越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
中国古代医家对毒品成瘾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诸多,如脏腑受瘾论、三焦受瘾说、气血津液受损论等等[1-3]。脏腑受瘾论在众多古代医家著作中都有所提及,如《抉瘾刍言·论五脏六腑皆能受瘾》[3]中“何脏独虚,则先受瘾……初瘾浅,肺受影响,久瘾深,则五脏六腑皆能受之,非独肺也”提出,五脏俱虚乃瘾证的形成的病机所在。王燕昌在《王氏医存》[1]中对阿片成瘾的病理病机及治法均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他认为烟毒为燥邪、火邪,在病机上,他提出三焦受瘾学说“凡吸烟成瘾之人,上焦多痰饮,中焦多积滞,下焦多寒湿”;在治法上,他针对三焦受瘾学说提出了渗湿、化痰、润燥、消积、健脾、固肺六大治法。《开宝本草》[4]中记载:其辛香走窜,苦温燥烈,最能伤阴耗液。《抉瘾刍言》云:“阿片提神劫病,非能养生却病,久吸脏腑隐受销烁而气血日亏。”《王氏医存》还记载“盖瘾者,凡病一二日不能吸烟,元气定不能支”。可见毒品成瘾易耗伤津液、气血亏损,使人元气极度耗损。林则徐则将成瘾病理机制归纳为:以烟气克谷气,引邪夺正[5]。总结毒品成瘾的主要病机是:烟毒内蕴,耗伤气血津液,阴阳失衡,累及脏腑,虚实夹杂。
现代医家目前对毒品成瘾的中医病机也有较为全面的研究。谢仁谦[6]和周放良[7]认为吸毒者在临床脱毒后,常数瘾齐发,表现为以虚为本实为标,以寒为真热为假的证候,并根据《抉瘾刍言·论五脏六腑皆能受瘾》中五脏受瘾理论将海洛因依赖的证候和临床表现归纳为肺瘾气虚证、心瘾气虚证、肝瘾血虚证、脾瘾气虚证、肾瘾阳虚证 5大证型。鲁丽[8]等人对107例戒毒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得出:毒品成瘾者病位以肝、脾、肾为主,病性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为主,一般初期多为湿浊瘀阻,气阴两伤;中期为热毒浊瘀,气阴两亏;后期为痰凝瘀结,元气虚损。王氏等[9]通过对156例稽延性戒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发现气虚、肝郁、血瘀是贯穿全病程的重要病机。杨旭荣[10]认为气血津液亏虚、肾阳亏虚、痰瘀互结是阿片类药物依赖过程中的中医主要病机。任有秦[11]在吸食阿片类毒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与中医肾虚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吸毒者的中医证型是以肾阳虚损为主。宋月晗[12]等研究提出“顽痰”“老痰”是阿片类毒瘾长期存在、反复迁延不愈的重要病机,反复发作性在于“伏痰”“宿痰”被引触。李德伟[13]在研究中认为“动机敏化”是成瘾复吸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中医七情之“思虑过度”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与动机敏化之间存在辨证关系。还有相关研究者认为,神魂相搏导致心神失养、肝魂失摄是药物成瘾的关键所在[14]。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把重点放在“痰”病因病机学说上,认为痰浊是与毒瘾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研究认为阳虚、血热和顽痰是“毒瘾”复发的中医病理因素,气滞是抑制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在后续的研究得出痰为毒瘾的主要病理因素,虚实夹杂是毒品成瘾的证候学特点[15-16]。
2.1 中药戒毒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医已经开始探索研究戒毒方法,并对戒毒的不同阶段,如过吸急救阶段、脱瘾戒断期、戒后调养期等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戒烟全方》《林文忠公戒瘾良方》《戒烟指南》等医籍中对中医戒毒的理法方药都有较多的论述。其中林则徐《林文忠公戒瘾良方》的忌酸丸和补正丸,何书田在《救世秘方》中的断瘾方,都是从古沿用至今的戒毒名方。
后世医家在前人经验的延续下也有了更多的研究。目前中药脱毒的治疗临床上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采用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安神、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清热解毒、熄风止痉、通腑泄浊等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据统计,已经上市运用的戒毒复方剂共有10余种,如济泰片、福康片、十复生胶囊、益安回生口服液、扶正康冲剂等。有研究认为济泰片能够有效地抑制毒品心理依赖所产生的觅药行为,缓解毒品成瘾者的抑郁情绪[17]。还有研究者总结出在单纯中药戒毒治疗中延胡索、人参、黄芪、丹参、洋金花、白芍、黄连的使用频率最高。
2.2 针灸戒毒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的另一大特色,在药物成瘾复吸防治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Cai X等[18]和 Song X G等[19]的研究均表明,针刺足三里穴位可以迅速抑制特定大脑区域由于对毒品渴望而产生的兴奋,支持其潜在的对毒品渴求的干预。杨良等人[20]选用百会、风池、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对肝风内动、脾肾两虚、心肾不交型戒断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石氏[21]研究认为针刺内关、神门及百会穴,并同时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睡眠障碍、焦虑情绪。宋氏[22]针刺百会穴和内关穴结合心理脱敏对成瘾者睡眠障碍、焦虑症状具有缓解作用。综上可发现,针灸治疗主要是可以缓解成瘾者脱毒后所产生的心理渴求,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稽延性戒断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3 生物反馈 随着中医药戒除毒瘾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有学者开始将生物反馈技术与中医药戒毒二者之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中医药戒毒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思路。范成路[23-24]等人将生物反馈运用于海洛因成瘾者的治疗,研究认为通过相关线索诱发渴求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渴求。邓木兰[25]等人利用生物反馈跟踪生理电信号指标变化,分析认为脑电可能是主要反映“成瘾记忆”的电信号指标,其与中医证素存在相关性。钟名天等人研究认为生物反馈的部分脑电指标对痰、脾、肾证素的诊断有参考价值,部分心电指标对阳虚、气虚、心、肾证素的诊断有指导意义[26]。
2.4 心理治疗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吸毒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愤怒、疲乏等各类不同的负性情绪[27-29],而这些心理问题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30-31]。因此在戒毒的过程中,心理情绪治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长期毒品滥用可以扰乱心神,气机失调,使脏腑阴阳气血紊乱,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出现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有研究发现,五禽戏法、八段锦功法、太极康复操等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法对戒毒人员的情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2-34]。不同于其他剧烈运动容易产生的疲劳感、不适感和紧张感,五禽戏法、八段锦功法、太极康复操的特点就是在自然、宁静的状态下进行锻炼,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达到形神合一、天地人和的自然松静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的运动,疏通任督二脉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精神放松、舒缓情绪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戒毒历史悠久,并有较为完整的理论认识,在中医独特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在戒毒的临床治疗应用上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尽管如此,中医戒毒也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结如下:①缺乏对中医古文献的发掘整理,我们只有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加创新,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后的戒毒工作;②目前中医对毒品成瘾的认识,多局限以阿片类为主的传统毒品,对新型毒品的研究尚缺乏,且尚无完善的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中医的优势难以全面发挥,影响中医药在戒毒医学领域的干预作用;③心理问题作为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戒毒工作研究中已经逐步被重视起来,但对于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有效戒除毒瘾、减少复吸率有积极的意义,是需要我们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在将来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毒品成瘾者不同的情绪因素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发挥中医辨证特色,为中医药戒毒地研究及更有效的防止复吸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王燕昌.王氏医存(中医古籍小丛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2.
[2]清·商办戒烟会编.商办戒烟会良方:第六条[M].清宣统元年已酉铅印本.
[3]抉瘾刍言[M].京华出版公司,1908.
[4](清)陈恭敏辑,(清)程履丰校.戒烟全法[M].北京:中国书店,1998.
[5](宋)卢多逊等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235.
[6]谢仁谦.中医海洛因成瘾机制及戒毒治疗[J].中医研究,2009,22(6):49-51.
[7]周放良,阎雪飞,李贤翠.海洛因依赖的中医证候诊断学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3,9(3):7-8.
[8]鲁 丽,刘艳萍,杨柏枫.107例戒毒者健康状况与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14(4):219-220.
[9]王 莉,赵 竞,孙 俊,等.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症状和中医证候特点初步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8):10-13.
[10]杨旭荣.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中医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88-89.
[11]任秦有,赵宁侠,郭瑞林.吸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中医肾虚相关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4):69-71.
[12]宋月晗,李 峰,刘 燕,等.痰与阿片类物质成瘾的关系探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1,17(4):232-234.
[13]李德伟.中医七情之“思”与成瘾心理渴求的辩证关系[J].现代中医药,2011,31 (5):60-62.
[14]贾玲燕,扈晓宇.从“神魂相搏”中医理论探讨药物成瘾的动机敏化机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56-57.
[15]杨朝阳,李灿东,李陵军,等.吸毒人群“毒瘾”复发的中医病理因素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3):208-210.
[16]杨朝阳,苏志扬,蔡美美,等.基于中医健康状态气血津液辨识法的毒瘾中医病理因素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1):15-17.
[17]陈中国,柴景蕊,蒋利和,等.济泰片对阿片类物质觅药行为和复吸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5):346-350.
[18]Cai X,Song X,Li C,et al.Acupuncture inhibits cue-induced heroin craving and brain activation[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2,7(33):2607-2616.
[19]Song X G,Li C F,Hu L,et al.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heroin cue-induc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in Heroin-addicted Human Ssubjects[J].Acupuncture research,2011,36(2):121-127.
[20]杨 良,吴自钢,陈 娟,等.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1):14-16,22.
[21]石方芝,韦克诚,徐东彪,等.针灸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情绪35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2):37-39.
[22]宋小鸽,胡 玲,王 键,等.针灸结合心理脱敏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0,19(4):269-272.
[23]范成路,赵 敏,杜 江,等.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相关环境线索的生理反应[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18(2): 118-122.
[24]孙海明,范成路,陈晗晖,等.海洛因依赖者环境线索诱发心理生理反应[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2):85-88.
[25]邓木兰.成瘾记忆形成的生理电信号指标与中医证素关联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34-39.
[26]钟名天.男性海洛因成瘾者中医证素特征与生物反馈生理电信号指标的关联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27]许雪峰,刘继平,成玉兰.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对策[J].海峡科学,2009,39(11):38-39.
[28]韩 卫,姚 斌,李生斌.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成瘾行为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1):5-7.
[29]刘玉平,王达平,周 超,等.118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分析及其人格特征探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5): 256-258,273.
[30]赵伟杰,郭振勇.毒品依赖者的成瘾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14(5):267-270.
[31]姚 斌.韩 卫.吴朝俊.毒品依赖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19-220.
[32]付广建,黄世钧,唐传勤,等.五禽戏功法对戒毒人员情志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5):26-29.
[33]彭小雷,曹江鹏,苏 伟,等.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J].运动,2016,8(6):137-138.
[34]朱 东,徐 定,戴国斌,等.太极康复操对合成毒品成瘾者身心康复的实证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6,25(3):284-290.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81373553)
▲通讯作者杨朝阳,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证的研究。E-mail:yzy813@126.com
福建中医药大学(3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