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昆,于 倩,李 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药学部,吉林 长春130033)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朱 昆,于 倩,李 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药学部,吉林 长春130033)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性头痛伴头晕2年,头痛表现为全头部胀痛,伴头晕,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不清醒感,此后上述头痛、头晕症状呈间断性发作。5小时前晨起时上述头痛、头晕症状较前加重,并伴有眼部胀痛及后颈部疼痛,恶心未吐,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2016年10月20日门诊以“头痛”入院。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病史1年,血压最高可达到150/110 mmHg,未服用药物;糖尿病病史1年,未服用药物,血糖控制水平不详;否认冠心病等其他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90 mmHg,心率70次/分。头颅CT、肺部CT未见异常;颈部血管彩超:动脉管壁欠光滑,双侧椎动脉流速减低。心脏彩超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超:右叶中部可见2个低回声,左叶下极浅层可见一低回声,深层可见一低回声,提示甲状腺双叶结节。心电图未见异常。肝功能异常:AST 61.27 IU/L、ALT 89.29 IU/L、GGT 60.76 IU/L。空腹血糖异常:GLU 10.87 mmol/L;血脂异常:TG 10.87 mmol/L、CHOL 6.32 mmol/L、LDL-C 4.47 mmol/L。尿常规异常:WBC 44.60/μl、EC 40.10/μl、BACT 1240.20/μl、WBC-M 8.03。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患者可明确如下临床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甲状腺结节、泌尿道感染。治疗上应积极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调控血压、调节血糖、对症治疗。10月20日16:20时,患者在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西克)[100 ml:80 mg(批号61301044,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约30 ml时,突然出现全身发痒,呼吸急促,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立即停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送入神经内科ICU,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查体:体温38.3℃,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180 mmHg,立即更换输液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g,维生素C注射液2 g;异丙嗪注射液25 mg 肌肉注射,对症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它是菊科植物红花干燥后的管状花,经过提取加工后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悸,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具有保护的作用[2]。
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来看,该患者在应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约30 ml后,突然出现全身症状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多数在用药后的5-30分钟内发生,最快可在1分钟内出现[3],这与本患者症状较为相似。也有研究表明[4],红花黄色素出现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可能在用药后的第五天发生,说明其ADR的发生存在一定潜伏期,故临床应当在用药后给予持续的多次多天的监测。
从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来看,患者用药半小时后,出现全身瘙痒,呼吸急促,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不良反应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故上述症状很可能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报道称,在红花黄色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免疫系统损害居多,包括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发热及喉头水肿等。此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初期为全身瘙痒,四肢较为明显,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这与报道较为相似[3]。
从用药配伍来看,在输注红花黄色素时,未用其它药物,故可排除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药物不良事件。但红花黄色素为中药注射剂,其成分较西药复杂,存在很多致敏物质。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但其并不是单体化合物,主要包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羟基红花黄色素B、檞皮素、山奈酚等[5],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主要成分,入血后,可刺激身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该抗原后即可产生过敏反应[6],这很可能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从患者身体状况来看,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提示,患者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时应当谨慎使用,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最高可达150/110 mmHg,另外,患者长期血糖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较大,入院查体,肝功能亦存在异常,综合来看,增加了患者发生ADR的发生率。
所以,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此类药物时,临床医生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重视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当慎用。在选药方面,严格遵循其适应症,尤其对于中药注射剂,注意单独使用,禁忌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应当注意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间隔及相互作用问题;可选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溶液冲管,减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理化反应。护士在配置药液时,应当仔细观察中药注射液的颜色、澄清度情况,如发现浑浊,沉淀、变色不得使用;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滴速不应大于30滴/分;注意用药后30分钟内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和处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师在调配时,也应当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外观及性状,配合临床医生及护士,做好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降低ADR发生的发生。
[1]张宏宇,陈 沫,熊文激.红花黄色素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7):1030.
[2]韩海玲,孙玉芹,宋文刚,等.红花黄色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51.
[3]顾云霞,朱东梅,王建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3):24.
[4]侯晓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致迟发过敏反应一例[J].北方药学,2011,8(6):78.
[5]李艳梅,车庆明.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8):626.
[6]张雅兰,陈海默.94例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4,31(3):174.
2016-11-14)
*通讯作者
1007-4287(2017)10-17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