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英 杨苗苗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2)郑州市卫生学校 郑州 450005
100例脑出血患者院内标准化流程转运的效果评价
王彦英1)杨苗苗2)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2)郑州市卫生学校 郑州 450005
目的 探讨标准化流程转运对脑出血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标准化流程实施院内转运。结果 100例患者院内转运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转运安全、顺利,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实施标准化流程转运急、危、重患者,有效提高患者院内转运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脑出血患者;标准流程转运;安全管理
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情危重,急性期病死率30%~40%[1]。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时间及空间的因素增加了急、危、重患者院内检查、治疗及转科的风险。有报道[2],院内转运可增加转运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也较平常高9.6%。为有效控制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风险,规范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我院自2010-05建立了急、危、重患者科间转运制度,制定了标准化的转运流程,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05—2011-05实施院内标准化流程转运100例脑出血患者,男66例,女34例,年龄35~86岁,平均58岁;气管插管18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12例;使用微量泵给药63例,意识障碍58例,中心静脉置管、留置胃管、尿管患者82例。
1.2 方法
1.2.1 安全转运的组织管理
1.2.1.1 人员培训:我院遵照急、危、重患者科间转运制度,明确参与转运人员的资质、能力,并对其进行系列强化培训。培训安全转运相关知识、沟通告知技巧及设备使用技能,分组进行模拟演练、竞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患者转运一般有一位责任医师、一位责任护士及外勤人员组成转运小组。明确了医师为转运组长,参与转运人员进行了明确职责分工。
1.2.1.2 制定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全院统一制定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转运工作中的各项评估、病情变化、采取措施等进行完整记录并严格交接。
1.2.2 转运前准备
1.2.2.1 病情评估:不会评估就无法管理,责任医生、护士在转运前全面准确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是安全转运的基础[3],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状况、用药情况、各种管路的风险因素、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等。严格遵守急、危、重患者抢救及转运各种流程,禁止盲目转运患者。清醒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1.2.2.2 风险告知:脑出血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拟行转运前,责任医师应高度重视患者的风险告知,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告知转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告知转运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告知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充分取得患方的理解和知情,患方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真正达到以医师为主导的医患共同决策,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1.2.2.3 抢救物品、设备及药品准备:转运前责任护士应对转运设备进行逐一检查,转运床安全、铲式担架性能、便携式呼吸机、微量泵、监护仪的带电状态、氧气是否充足、便携式吸痰器的性能等,保证所备物品完全处于功能良好状态。转运前备足各种抢救药品:血管活性药物、呼吸兴奋剂、安定及脱水剂等各种液体。
1.2.2.4 科间沟通:转运前责任护士及时与相关科室进行电话沟通,告知患者病情状况、预计到达时间、所需物品、设备准备等,通知电梯管理员,做好时间节点的管控,降低转运风险。
1.3 转运中的管理
1.3.1 病情监测:转运过程中责任医师、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心律、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根据监测指标,适时调节氧流量和输液滴速。循环波动是转运过程最常见的并发症[4],转运前纠正电解质紊乱,保证转运过程中充分镇静镇痛,转运前确认血管活性药输注顺利,转运过程中随时警惕通路打折或断开。
1.3.2 气道管理:永远处于首要位置,转运前检查并记录人工气道位置和固定情况,转运过程中由转运组长专人负责管理气道,转运车无床头,患者头部位置要易于接近,每次搬运病人后立刻核实人工气道的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转运过程中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抢救,同时做好抢救记录。
1.3.3 设备及管道的管理: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各种管道管理尤为重要,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扭曲、折叠、阻塞、脱出。责任护士要仔细检查、不可疏忽。各种设备连接导线应分类梳理,防止碾压、扯拉,造成设备信号故障或检测受限。
1.3.4 防止坠床:脑出血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多伴意识障碍,转运及交接途中加强约束具使用,防止患者坠床。应选择性能良好转运车、避免道路坑凹,拉起护档,上下坡时注意保持头高位。
1.3.5 现场交接:科间交接不规范,存在风险隐患,易发生科间纠纷,脑出血患者转运双方应现场交接。患者被转运至目的科室后,应与接收科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再次观察并记录病情,协助将患者安置好,向交接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的病情。依据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要求,逐项进行交接。即时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滑脱,记录药物使用情况,交接转运途中病情变化,并告知应注意事项等,双方签字确认无异议方可离开。
1.4 转运后的评价 转运结束,医护人员对转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估是否发生了转运不良事件。转运不良事件包括与病情相关的不良事件(如呼吸、心跳停止,血压下降等),与转运人员相关的不良事件(如留置针脱出、心电监护仪电量不足等)。
100例脑出血患者实施标准化流程转运,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提升了转运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安全,患者满意度达96%。
回顾我院2009-05—2010-04,医院不良事件上报数据分析,院内急、危、重患者转运引发的不良事件共6例。其中管道脱落1例,转运工具故障1例,科间交接不到位1例,电梯管理不当1例,微量泵故障1例,呼吸心跳骤停1例。对比发现,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使用标准化转运流程,安全、有效、快捷。
加强护理管理,持续改进与完善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是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关键[5]。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脑出血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在转运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如转运不当,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医患纠纷。自院内统一制定标准化转运流程后,强化人员培训,加强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充分做好物品、器械及药品的准备,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科间交接,有效地降低转运的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2-884.
[2] 赖海燕,卢桂华,秦丽平.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检查的安全护理[J].广西医学,2006,28(1):92-93.
[3] 李绮慈.院内病人转动的安全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10(4):369-371.
[4] 高琳,王世荣,刘静.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1(5):441-442.
[5] 王燕,张海林,吴继云.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56-57.
(收稿2016-07-19)
R743.34
B
1673-5110(2017)02-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