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江
(蒲县农业资源开发中心,山西 临汾 041200)
浅谈北方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何 江
(蒲县农业资源开发中心,山西 临汾 041200)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病虫害,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关乎到农业经济基础的地位。北方作为马铃薯的主要产地,种植面积广大,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就北方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的为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马铃薯种植对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年降水量为586 mm,霜冻期为10月至次年4月,十分适宜马铃薯的种植,该地区被定为“国家级马铃薯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因此,做好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提高本县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1 马铃薯病害
1.1.1 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由真菌所引起的病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最初传播来源包括有机堆肥、杂草以及附近的番茄和薯田[1]。晚疫病一般发生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必然会使马铃薯减产;早疫病发生在块茎的增长期,这一时期马铃薯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如果水肥不足,容易引发早疫病。
1.1.2 细菌性病害
最常见的马铃薯细菌性病害有青枯病、坏腐病和疮痂病,这些病害虽然不会造成马铃薯减产,但是会使马铃薯的品质严重下降,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这些病害都是由细菌引发,大多没有有效防治药剂。
1.1.3 病毒性病害
马铃薯病毒性病害主要包括卷叶病、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病毒性病害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只要邻近薯田或者其中有1株发病,在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面积的植株感染,危害巨大。卷叶病的发生概率比较大,出现在大多数马铃薯种植国家,致使易感品种产量损失率达到90%。
1.2 马铃薯虫害
马铃薯的虫害比较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在地表对植株枝叶进行破坏的害虫,如斑蝥、二十八星瓢虫、桃蚜、潜叶蝇、白粉虱及其他粉虱;另一种是在地下对马铃薯根块造成为害的害虫,主要包括白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以及马铃薯块茎蛾等[2]。
2.1 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控措施
播种前期的准备对于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大力推广脱毒种薯。脱毒种薯是对马铃薯茎块体内的病毒经过清除之后,使马铃薯无病毒或者有极少病毒的种薯,与一般种薯比较而言,脱毒种薯具有早熟、抗病、高产以及品质优良等特点。因此,农业技术中心要积极推广脱毒马铃薯的种植,以提高马铃薯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晚疫病、早疫病的发生。其次,合理挑选和处理种薯。为了保证种薯的出苗率,必须要将其中的病薯和烂薯淘汰掉,晒晾2 h再播种,提高种薯的抗病性。在病虫害频发的土地,可以用10 mL的毒死蜱乳油与1 kg水混合,喷洒在薯块上,以提高马铃薯的成活率。最后,为了提高种薯的利用率,扩大种植面积,要将种薯进行切块处理,但是在切块过程中由于刀具没有进行消毒,会使种薯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影响种薯的出芽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刀具的消毒处理,用2%硫酸铜溶液喷洒刀具,或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早疫病和坏腐病的发生。
2.2 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控措施
2.2.1 诱杀防治
研究表明,粉虱、蚜虫等害虫趋向于黄色等一些比较明亮的颜色,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害虫的这一特性,借助诱虫黄板对马铃薯害虫进行诱杀。一般而言,在每1 km2的土地内放置300块黄板,黄板的标准为30 cm×40 cm,将其置于植株顶端20 cm左右,并定期对沾满害虫的黄板进行更换。如果虫害比较严重时,也可以与农药一起配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药剂的用量也要减少20%,以减小对益虫的伤害。
2.2.2 药物防治
虽然马铃薯田自然形成了一套生态系统,瓢虫是害虫的克星,但是,当害虫繁殖速度过快,连益虫都无法控制时,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得不采用农药进行灭虫,这是最有效的灭虫手段。在农药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不能对环境和生态有太大的破坏。蚜虫可以用0.4%蛇床子素、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在喷洒药剂的时候将马铃薯植株叶背作为重点区域,10 d喷洒1次,防治2次即可。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马铃薯收获前1周内不得喷洒农药,以免造成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3]。
2.3 收获贮藏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马铃薯收获时,首先对秧苗进行清理,最好在7 d内完成,收获时间选择在晴天,尽量避免伤到马铃薯的表皮。其次,在进行贮藏前,必须要将病薯和有伤口的薯清理出来,置于阴凉通风处3 d,然后对地窖消毒杀菌。最后,将马铃薯放置到地窖内,贮藏量控制在总容量的2/3,并要保证通风顺畅,温度保持在4℃以上,湿度在75%左右。
综上所述,在马铃薯种植时,为了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的损害,必须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病虫害了解的基础上,在播种前期、种植期间和收获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王晋瑜,赵书文,段晓敏,等.马铃薯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02):61-63.
[2]卢远华,王裕官,李福贵,等.自贡地区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07):90-93.
[3]武高峰.浅谈马铃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0):27.
1005-2690(2017)10-0114-02
S532
B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