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平 周瑾
【摘 要】学院人才培养需求的特点推动了我院教育模式改革的蓬勃发展,但相对滞后的传统考核方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环境化学》考试组成上加大过程性考核占比,考试内容方面加入最新发生的环境事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判断,过程考核小组讨论部分加入学生互评等体现个人能力等方面改革,探讨新的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核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化学》;考核;研究
目前,90后在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一直备受社会诟病,我院环境专业学生则体现在公众环保责任意识淡薄,几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完全受媒体或多数人的态度左右,这与只重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培养模式和考核方式有很大关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向辅导者和引导者靠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涌现,但考核方式则远远落后于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我校人才培养现状
我校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育环节比重加大、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大力推进,“个体化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合作”等教学模式的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距离“理想的大学教育(不仅提供给学生各种知识,培养全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尚有很大差距[1]。笔者于2008-2015年对执教的班级进行全球气候变暖的讲述时采用视频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观看《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全球气候变暖大骗局》,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汇报自己的观点、论据,结果发现学生的观点几乎完全取决于观看的先后顺序。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沦为仅仅是解决重复实际问题的“工匠”。
二、我校考核方式现状
我院成绩的评定一般由期末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环境化学》期末试卷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与岗位和行业的衔接度较为松散;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考勤和课内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期末突击能力就可以通过考试,对课堂参与度不够,使得高等教育与市场几乎甚至完全脱节。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既难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背离了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评价宗旨[2]。近1年来,学院就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新的尝试,提出考核方式要多元化,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由20%提高到20%-50%。更提出专业竞赛(如化工竞赛、化学竞赛等)等科研成果可以替代毕业论文,更是考核标准的一种新的方式[3]。结合《环境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而实现积极的、生长的、个人的评价体系。
三、改革方式及措施
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考核方法:考核评价的标准由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开发,依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标准来制定;考核手段和考核方法呈现多样化,极大地减少标准化试题的卷面考试;考核的重点向注重工作实践、注重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倾斜[4]。
(一) 降低改革期末考试环节所占比例,凸显过程性考核
据课程特点设置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比重上只占总评成绩的50%,大大缩减了该部分的比重,由此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及应用,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通过过程性考核的加入,如在环境专业讲授中,让学生自己完成对环境事件的分析并撰写论文,总结自己的观点,对好的论文鼓励发表,也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二)过程考核中加入学生互评的考核环节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引进“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在小组讨论的项目及课题考核中加入学生互评,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效的避免了学生搭车学习。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然后给小组分配不同的项目,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答辩,并解释组外学员的提问。学生个体的成绩由学生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组成。团队成绩由小组学生整体完成项目的情况决定,个人成绩由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和完成情况决定。包括学生自评,组内学生互评,组员评组长,组长评组员。
(三)改革考试内容
在兼顾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结合社会热点及当地环境问题,采用例分析题、情景题等,充分发挥学生见解。通过热点环境问题的考察,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并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改革效果
随着过程性考核及学生互评的引入,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显著提高,考试通过率从80%提升至100%;学生参与科研、竞赛项目等热情明显提高,环境13、14、15级学生于2015、2016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竞赛二等奖,获得2015年浙江省化工竞赛二等奖,2016年华东区化工竞赛二等奖。
约翰·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提出“在大学里,学生能够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学会独到的行为判断力”。总之,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成绩评定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课题来源:绍兴市教育科学2015年度规划课题(SGJ14006),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环境化学精品课程(J140108)。
作者简介:宋江平(1981-),女,硕士,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环境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生物。
参考文献:
[1]吴军.《大学之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
[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61.
[3]绍学院元培〔2015〕162号文件《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学生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设计(论文)暂行办法》.
[4]龚添妙.普通高校课程考试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刘洋洋,童玉琴.高职实践教学“分类化”考核方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9(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