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课堂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2017-01-12 20:22甘娟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民办高校辅导员

甘娟

【摘 要】课堂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教育管理模式,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课堂教育满意程度。本文从民办高校的层面,以行政和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析如何更加有效地改善课堂管理。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管理;辅导员

一、民办高校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积极性差

这种现象在公办院校同样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本专业学习缺少兴趣所致。而在民办院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的影响尤为明显。民办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不高,自身对学习要求比较低,更加没有继续升学深造的想法。

(二)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主要表现在学生经常性的旷课、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玩手机等。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者,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执教能力受到很大考验。但现实中,往往出现任课教师上课不点名,无视课堂秩序,只是走程序式的完成教学流程现象。

(三)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既有高薪聘请的知名教授担纲任课,但是数量不多,大部分还是水平不高的一般教师。有的民办高校出现教师数量不足的严重问题,解决办法五花八门,甚至出现教师跨专业任教、教师无证上岗的现象。

二、民办高校课堂教育管理解决途径

课堂教育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需要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辅导员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共同努力。毫无疑问,学校层面需要提升教师整体队伍水平,做到人为师表的表率作用和“要想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气魄。本文着重从一个辅导员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将教师和辅导员实现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学生。

(一)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要具备驾驭课堂秩序的基本能力

大学教育虽然给予学生极大地学习自主权利,但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比较差,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教师的教导和指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恩威并施”,既让学生畏惧,又让学生感到亲切。

比如,针对学生旷课问题。教师每一节课都点名是不现实的,既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耽误大量时间,影响上课进程。教师可以采用随机的统一点名与课程提问形式点名相结合的课堂管理方法等,当然还要辅以必要的平时成绩体现。

针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当更多的从自身寻找原因,调整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知识底蕴。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做一下民意调查,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掌握兴趣点在哪里。

(二)对于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来讲,对学生的管理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辅导员掌握着学生的违纪情况考核,学生跟辅导员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一定程度上说,辅导员在班会或者班级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未来发展中去,为自己的顺利毕业和找工作而努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辅导员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还应该明确,大部分辅导员所带学生的专业与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并不相符,在给予学生专业指导方面的帮助毕竟有限。为更好的服务学生,一方面,辅导员需要了解所带学生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趋势,加强引导;另一个方面,任课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关于知识介绍和就业推荐和引导方面的帮助,而不是仅仅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作为目的。

(三)实现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在课堂管理方面的有效结合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沟通不畅所致。有的任课教师只管教学,一个40人的班级,即便只有4人上课,任课教师照讲不误,只负责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而有的辅导员老师只管学生是否被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查到是否旷课。这样的管理模式太过粗糙。

首先,要明确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归属问题,即谁配合谁的问题。毫无疑问,教师是主导,辅导员是辅助。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做好自己的驾驭课堂秩序本职工作,如果是个别学生不服从课堂秩序,那说明是该学生的问题,可以交由该生的辅导员来协助解决。如果是许多同学或者大部分同学都不服从任课老师的教学管理,那么任课老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当然,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成绩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上课积极性差。但是,没有哪个学生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要做到过程性教育。

其次,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知识底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需要经受学生的考验,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回答不了学生提问的一个并不是很难的问题,那么学生自然对任课老师的信任打上一个问号;相反,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把问题讲的深入,甚至对学生的专业前景进行引导,那么学生上课想不听都很难。

同时,教师还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重点学生的重点照顾,个别学生特殊照顾,不至于影响教学整体效果。

再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是民办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做好引导和疏通,有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属于“95后”,个性很强,甚至有些学生娇生惯养,崇尚自由,无拘无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管理。辅导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思想引导,告知学生权利与自由的关系,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具体的方式有:

A.坚持每周开班会制度,关于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习动向,加强思想引导。

B.将学生的到课率与课堂表现与评奖评优制度挂钩,对学生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C.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形成良好学风。

最后,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定期见面交流应当制度化。每周拿出一个小时,将班级学生的上课和生活情况进行沟通。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当前,民办高校的课堂教育和管理成为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但是,并没有得到施行或者实行效果甚微。侧面反映学生的课堂教育管理还有待于学校高层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鑫,提高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4.

[2]贾景磊,席芳,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民办高校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