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爭議還是正義?

2017-01-12 16:57明遠
澳门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機構社區服務

明遠

過去看到印度的孟買、孟加拉等國道路上滿滿的人潮,狹小的街道卻住宅密佈,本以為這已經是領先全球的高密度了,沒想到澳門竟然連續多年拿下人口密度全球第一的桂冠。去年還是每平公里蝸居20,500人,2016年4月最新的報告顯示已經上升至每平方公里21,100人,在地少的先天劣勢下,加上一年3000萬且在不斷上漲的遊客數字的壓力下,澳門的人口密度屢破奇跡,更有包含中區新馬路地帶等繁華區域人口密度已經達到每平方公里逾50,000人,比偏遠地區高出逾30倍。總體而言比我們認為已經足夠擁擠的鄰埠香港而言,澳門已經是它的三倍還要多。

在地少人多的擁擠之中,澳門的居住環境雖然還不至於像香港棺材房、劏房那樣的城市悲歌,但多年輪候公屋,一家多口擠在狹小的空間內生存的情況也逐漸成為一種常態,面對高昂的房價,無論是年輕一族還是家中長者,無不是望樓興歎。能否“上車”成為大家最為關注的焦點,因此圍繞著公屋輪候、申請條件等也時常引發爭議。但看似在尋求各個群體公平正義的同時,我們又必須看到無樓爭議背後的“有樓”危機,我們經常說居者有其屋,其實,在生活中居者有適屋才對,搜尋澳門各區,我們輕易地可以發現三居的景況:“獨居”、“蝸居”、“危居”。

獨 居

身邊時常有聲音羨慕澳門的長者,社會福利相當高,其中包括了敬老金、養老金、中央儲蓄金還有各種節慶禮金、林林總總團體免費派送的米油等禮物,但是繁華背後在舊區同樣存在這樣的獨居老人:無人照料起居,無家人陪伴,又行動不便無法輕鬆出門,居住衛生條件之差,房屋老舊大多數沒有電梯潛在公共安全的危機,這樣的案例是否在光鮮亮麗的福利社會背後隱隱作痛?

在福利社會中,我們期待能夠建構一個以社區為依託涵蓋生活多方面的老人照顧系統,讓老人與家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區中;針對行動不便和獨居的老人,安排上門服務,定時幫助他們進行餐點安排,購買物資與衛生打掃。目前政府已經制定與執行《獨居長者連網支援計劃》,透過長者服務機構的義工,上門探訪機構屬下的獨居長者或年長夫婦,從而建立社區支援網絡,提升長者在社區生活的能力。這項計劃一共有21間長者服務機構參與,機構各自組織義工隊伍,定期關懷和慰問社區上的獨居老人或年長夫婦。他們一般每周會致電長者,每月進行家居探訪;此外,亦會透過專項活動,加強長者之間的聯繫及支援。因為是義工組織,第一,成效如何,目前尚無評估。第二,根據媒體報道,在北區仍然存在一些獨居老人艱難生活的個案,未來我們在思考金錢補助的同時,是否要積極思考如何幫助他們有尊嚴地度過晚年,更通過出行工具等設施的協助讓他們進一步走入社會,打開自己實現價值。

蝸居與危居

蝸居的流行起源於內地的一部電視劇,反映了居住、社會與人性等多個問題,繼而在兩岸四地流行開來,用於形容房屋狹小。在土地供應先天缺少的前提下,過去的澳門因為本土人口常年維持穩定,一直以來房屋的建造規格基本維持在兩房、三房的基礎上,近十多年來隨著原有社區的老化,舊區改造進展緩慢,房屋老化帶來危機重重,新建社屋的戶型也逐漸縮小,經屋也出現一室一廳的房型等,而在一些老舊樓宇中亦出現非法搭建類似香港劏房屋,蝸居近年來在澳門越來越顯現,未來我們是否繼續在充滿安全隱患的狹窄空間對生活充滿無奈,提心吊膽居住,這樣的正義何人能夠給他?

一個尋求“福利、正義”的社會必須要直面這些爭議,才可能兼顧公平與正義,盡可能地實現社會和諧。當澳門社會不斷從宏觀、微觀入手,不斷化解爭議之時,才會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正義社會,在居者適其屋的氛圍中,讓澳門成為各地的典範。

猜你喜欢
機構社區服務
彩色笔动起来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外資享「國民待遇」大陸支付行業全面開放
社区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