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萍
摘 要: 教师的教学经历是由若干堂课组合起来的,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课堂成了教书育人的场所。如何让课堂精彩起来,让学生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哲理呢?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在备课中,关键词是磨课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
(1)反复推敲教材,确定教学方案。备课之前,反复研读教材,掌握课堂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有目标,让课堂价值最大化。
(2)精心备课,考虑周详,注重预设与生成。在备课过程中,多思考,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是活的,特别对于青年教师老师,要学会预设,一个问题下去,学生可能有什么样的回答,你应该如何应对,多几个预设,你的课堂结构会更流畅。
二、在教学过程中,关键词是试课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促进的过程,还是一个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寻找教学的真谛。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方法开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利用交通宣传海报引出Word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等制作小报一课。
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上,这些导入模式已经是家常便饭,每堂课都能看到这些导入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2.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进行教学。
(1)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被大家认可,但是有的时候,任务驱动法也没有其真实价值,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仅仅当做是一种纯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忽视利用它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信息素养。
(2)做好“合作学习”这篇文章
在课堂上,新课程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彻底的变化,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信息技术课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做好这篇文章。
科学分组。实行“帮带结合”,小组内有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也有掌握情况较不理想的学生。合作学习,不仅能真正实现各尽其能、各显神通的合作,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信息交流的能力,体现学科特色。
分工明确。例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主题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比较合适,但是合作学习一个关键问题是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主题要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集成性(即具有合作的价值)。
3.重视学生信息反馈,以学促教。
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忌讳的现象是教师无事可做。新基础提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就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内信息反馈。“以学促教”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
4.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促进教师教学机智的养成。
例如在我教学logo《重复图形的嵌套》这一课时,让学生完成20个六边形旋转一圈的图案,设置小乌龟的起点不同,命令使用就不同。我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及时反馈,同样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因此,教师应对每一节课精心预设,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自主性,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再不能充当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要配合好学生的学习。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在教学反思中,关键词是改课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
善于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还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助措施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发现又出现新问题,谨慎地追问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他的改进措施。
课,在不断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重建——修改备课——上课”中循环往复,作为教师,我们孜孜不倦地在课的路上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所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的一辈子都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