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泽志
摘 要: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领会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是当前数学教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作者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应在教学方法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新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一、利用新教材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在内容上深入浅出、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可接受性较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如,在七年级数学教材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实际物体出发,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改不了老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惧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作为教授的主导者,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授数学“几何体”部分时,可以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或制作教材中涉及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当学生寻找或制作的模型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就会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教学内容,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形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而是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利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喜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欲望。
2.利用新教材中一题多解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过程。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最终上升到万变不离其宗的高度。如第三章“a能表示什么”一节中,有一题是通过火柴棒摆正方形研究正方形个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分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答案虽然一样,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提出相关问题,创设具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教师就教材内容进行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多地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逐步使学生学会将数学问题转化成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并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讲到“可能性”这一节时,可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彩票中奖概率进行探究,比较各种形式的彩票中奖率的高低。
4.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给出评价,在班级做一个小型的数学报告会,通过这种开放性活动,让学生既提高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新知识,增强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精确把握新课改的精髓
教学中,改变传统模式下由“知识传授”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激励式、探究式、发现式、情趣式等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9).
[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