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梅县区梅南镇九龙村九里岌。1913年建成。平房,土木结构灰瓦面,合杠式客家民居建筑。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1927年10月,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简称10团),郑兴为团长兼军委主席,蔡若愚为政治委员,张泰元为副团长兼军委副主席。团司令部设在九里岌黄屋。10团的建立,为建立巩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红军干部学校旧址—星拱楼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平房,分上下两层,二横上下堂,灰瓦面,夯墙,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1929年6月中旬,闽西红四军前委派政治部主任陈毅来东江特委。随后,根据中央军委和省委指示,在梅南水美星拱楼成立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古大存任总指挥,下属五个团和一个教导队。与此同时,在此举办红军干部学校,培养训练军事人才。红军干部学校原设在丰顺马图,1929年11月迁往梅南水美一带。共举办3期,每期约半年,第三期因敌剿山停办,先后培养了政治军事干部200多人。
朱德军长及军部驻地—同怀别墅
位于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建于1920年。建筑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
1929年10月中旬,红四军离开闽西苏区分三路进军粤东北,向梅县松源进军,在松源停留了四五天。朱德军长及军部驻地设在金星村同怀别墅。期间,朱德在松源老圩坪召开群众大会,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五星桥战役旧址
位于梅县区松源镇五星村。五星桥为石拱桥。建于1808年。建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1929年10月中旬,红四军三个纵队离开闽西苏区分三路进军东江。其中第一纵队由纵队长林彪、党代表熊寿祺率领进入梅县松源。19日凌晨,一纵队分三路包围在松源的陈维远部十三团1个营的驻军。上午8时许,红四军发起攻击,敌退守五星桥。此战红四军取得大捷,其中毙敌营长1人,连长2人,下级官兵百余人,缴得机关枪1挺,步枪78支,俘敌甚众。
梅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松三排罗屋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顺里村。梅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平房,夯墙,土木结构,灰瓦面。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
1930年春,梅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梅南顺里召开,到会代表200余人。大会宣布成立梅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光。县苏维埃政府下设军事部、财政部、文教部、卫生部、总务部和经济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及人民法院等部门。
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大岗顶,2015年秋为纪念当年牺牲的302名红军烈士而建造。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纪念碑由碑座和碑身两部分组成,碑座宽19米,碑身宽16米,高10.1米。
烽火年月,红军在九龙嶂区域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各类反动武装先后进行了200多次大小殊死战役,战绩辉煌,阵亡和被捕杀害牺牲红军将士共302名。
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九龙村。2015年9月新建,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陈列面积100平方米,保护面积2000平方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以九龙嶂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是历次革命战争领导指挥粤东北地区的大本营,被史学界誉为“粤东的井冈山”。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人民无私无畏支持革命,为根据地建设和梅州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