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乐
摘 要: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是农学、食品及生物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文从授课内容、校企合作的系统化授课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校企合作系统化教学进行了阐述,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及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保鲜与加工;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45-02
The Discussion about“Edible Fungus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Course with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stematic Teaching Method
Niu Junle
(Baise University,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Edible fungus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n optional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agronomy,food science and biology. I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of s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feasible applicability.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formulate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curriculum significance,teaching content,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stematic teaching method and achievement examination,which could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bl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ies 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Edible fungus;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Applicable talent;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其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低热量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亲睐[1]。但由于食用菌组织脆嫩,含水量高,采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食用菌的商业价值;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也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食用菌消费的需求。因此,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已成为提高鲜食食用菌质量和丰富食用菌加工产品的关键技术环节。
1 课程改革的背景
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是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延伸课程,多数院校在继食用菌生产技术之后都会开设这门课程,但部分院校的教学方式仍是以教材内容组织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也是以知识体系为主。许多教师尝试着将实践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添加到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中来,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迫切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实行校企合作系统化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校企合作系统化教学模式探索
2.1 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要有系统化、工厂化的设计思路,要使学生在系统化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工厂化生产的思维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3]。教学目标:理解食用菌保鲜与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食用菌保鲜与加工的共性技术,了解各种食用菌保鲜与加工的具体技术及近年来的前沿新技术,培养具有应用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食用菌保鲜与加工人才。因此,教学改革的内容要建立在食用菌保鲜与加工工厂化生产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职业岗位能力和开发创新的高素质技能创新型人才,最终形成与工厂化生产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运行机制。该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应包括食用菌保鲜与加工的基本理论;食用菌保鲜与加工常规工厂化设备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食用菌的采收与保鲜;食用菌的干制、盐渍、糖制、罐制、有效成分提取等。
2.2 授课方法
2.2.1 推进校企融合 高校由于实验经费及场地的限制,不可能规模化的1∶1来复制食用菌加工工厂化生产的设备及环境,而在校企合作的情况下,学校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化问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综合及优化配制。推进校企融合,也就成了建设食用菌保鲜与加工首要问题。
2.2.2 建设“走出去”和“请进来”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走出去”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要深入企业,通过参与企业顶岗、企业生产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教师的技能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高校教师放平心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到把自身的专业理论联系到生产实际中来。“请进来”高校要优先聘任食用菌加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来承担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4]。对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培养出来的双师型人才,高校要制定出相应的激励监督管理办法,为建立真正的校企融合提供保障。校企融合将企业、工厂化的氛围和设施引入课堂,双师型教师的授课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操作运用及创新,改变了原来单一性的课堂教学,使得食用菌保鲜与加工这门课程焕然一新,改革前后授课方法的比较详见表1。
2.3 成绩考核 随着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的改变,课程的考核评价也随之发生变化。改革之前主要是以试卷形式的理论考核为主,改革后理论考核占20%,操作技能考核占60%,评价考核占20%,评价考核又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及企业评价4个部分,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3 结语
现代大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的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因此,只有通过对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找出一套适应于社会发展的授课体系。
参考文献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6.
[2]杨学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食用菌栽培与加工》课程开发与实施[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3):68-74.
[3]刘明广,龚雪梅,张新红,等.高职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面向工厂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380-381.
[4]张江萍.浅谈食用菌系统化课程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4):190-19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