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莹
【摘要】阅读教学之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自能”——培养学生的老师不讲,书能自读;老师不改,作文能写。“自能”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唱好三部曲——自我质疑,自主探究,自我检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我质疑;自主探究;自我检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的“自能”指的是在老师不讲、不改的前提下,学生自己可以阅读,自己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那么,怎样培养和实现学生的“自能”,关键在“自”上做文章。根据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模式,一般是设疑、解答和测试,那么,“自能”的培养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和设计。
一、自我质疑——培养质疑能力
“质疑”中的“质”是“利用证据而质问”之意,“疑”则是“疑问”,“质疑”简单说就是“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没有问题,何谈“质疑”?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是带领学生扫除生字词的障碍,划分段落,读读、背背的简单做法,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培养。对于阅读中的问题,一般是老师提出,大部分的问题也是老师代劳和包办,对于课后的检测题,更是组织学生简单思考和讨论,最后的正确性的定夺权还在老师手里。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个性得不到张扬,久而久之,被动学习逐渐养成。在质疑方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自主阅读课文
自主阅读是自主质疑的前提。一般情况让学生根据生词表,扫除阅读障碍;利用助读性的文字、资料等理解阅读材料,如课文的提示、注解等,加强对“重点”的记忆和理解,快速获得全文的概貌和整体印象,之后,再“研读”和“通读”。
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导,如在阅读中,善于使用笔来圈圈点点,善于在阅读课文中做标注、做读书笔记,对于文学常识,作者简介、主要作品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发现问题
对于发现问题这个环节,学生往往注意力放在阅读的表层,即使字词上,他们总是会问“这个字怎么读”“这个词什么意思”等,有的文章学生认为浅显易懂,没有发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领略表面平淡,实则独具匠心的妙趣。
如对于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诵的《悯农》,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精妙之处。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会“一”和“万”的对比,抓住“万颗”而“饿死”的主题深意。
(三)表述问题
“问题千千万,关键在一问”。面对问题,小学生往往不会问,即不会表述,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培养他们表述出来自己的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从说、写、改、评等几个方面着手。让他们会发现问题,也能表达出来问题,以和学生交流、讨论,从中受到启发。
二、自主探究——养成善思的习惯
自主探究疑难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发现问题后,独立思考,自己能正确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的习惯。再者是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将自己的问题呈现给小组成员,和组员们一起讨论,共同探讨答案。
如《二泉映月》的阅读中,学生们对“饱经风霜”一词理解不够,甚至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引导他们小组讨论,从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上下文联系,最后得出“形容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的意思。教师可以进一步给以拓展性的问题:这个词语写的是谁?谁饱经风霜?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样,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理解,而不是浮在问题的表面。
三、自我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课文的阅读,不是看一遍、背诵就完成任务的那么简单,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回顾,应善于迅速采用补救措施。在这点上,新课程标准倡导当堂检测,要求强化训练,重视阅读效果。同时,自我测试环节也是前两个环节的评价。“自我评价”应以教师设计的当堂训练为依据,通过当堂训练的练习的处理,巩固和深化知识。在当堂反馈的练习设计中,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这个环节应做好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拟题。拟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把问题以试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怎样拟题,教师应给以指导和示范。如《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方面的内容,问题可以设计为:
中秋之夜,在二泉边师父告诉阿炳要等他长大了才能听到泉水声。针对这一点,可以提出细节性的问题:事件发生的时间____;地点____;人物____;事件_____。对于阅读文章整体场景的描写,可以设计为:文章中共描写了___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对于阿炳形象的分析,可以设计思考题:阿炳是个怎样的人?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可以设计如下的比较题:他希望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和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是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拟题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更是对阅读文本的感悟和深入思考的结果展示的过程。
2.教师设计练习反馈题,或者学生自己拟题,都应该拟定分值,以备自我评分之用,也为学习评价打下基础。
3.组织学生合作、讨论答题,完成读后评价。这个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活跃课堂,答题可以采用变化的形式,如抢答式、抽签答题、辩论法等,突出学生的“自能”。当然,在答题过程中,学生的答题可能出现不足和错误,或者存在争得面红耳赤,辩得不可开交的情况,教师应适时点拨和善于驾驭课堂。
真正实现学生的“三自”,不可能急功近利,不能寄希望于一日之功,应长期积累,反复实践,注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训练到位。
参考文献
[1]周雪娟.小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4(34).
[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