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刘泉民
宽容,给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张坤刘泉民
孩子无论成绩好坏,无论性格内向活泼,他们都是单纯而善良的,他们都渴望爱与公正。
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时候,我的邻居,一位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教师就提醒我说:“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起初,我对这句话不以为意,觉得这简直是危言耸听,是老师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但是在工作中当我遇到这两个学生时,我渐渐体会到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应秀秀是我们班一个内向而文静的女孩,学习成绩上等,我一向很喜欢她。尤其是她写的作文特别好,我时常在班内朗读她的作文。有一次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她的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便当范文在班上讲评。“这篇文章是抄来的!我前几天才在一本作文杂志上读过!”我刚读完作文,一位学生举起手大声说,全班哗然,目光齐刷刷地扫向应秀秀。
这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扶了扶眼镜,定了定神,并偷偷地朝应秀秀看去,只见她满脸绯红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突然地变故,我知道如果我直接询问她这篇作文是不是抄的,这对于一个内向的女孩意味着什么,于是我停顿了一下,转过话头问大家:“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那就请同学谈谈好在哪里。”结果,大家高度评价了这篇文章。我接着说:“同学们,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的可不多,可能同学们读的也不多。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在班上宣读,你们看一看如何?”大家一致赞成。我趁热打铁:“那么,对今天第一个给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应该怎么办?”“谢谢!”“非常感谢!”此时,同学们对我的用意已心领神会。“从今天起,每一周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全班同学轮流推荐。可以拿原文来读,也可以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不过别忘记写上作者和出处。”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应秀秀也舒心地笑了。
课后,应秀秀怯生生的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我的书桌上放下一张字条转身就跑开了。我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几行清秀的小字:“老师,谢谢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知道以后要如何面对同学们。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有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所以说,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让人获得意外的收获!
我们班与应秀秀同学性格完全不同的是王朋,这小家伙别看他人长得瘦小,可“露脸”的事没少做,什么打架斗殴、欺负同学、上树捣鸟窝、下河洗澡等。为了改变他,我鼓励过,批评过,也叫过几次家长,费尽了口舌,但他仍然是“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一次下午上学,因为他到校很早,无所事事,他居然爬上房把身子倒悬空中,把教室外墙上挂着的电铃用纸塞住,为的是听听它还会不会发声。要是一个不小心翻下去,那可就是生死攸关了。我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把他拉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为此事专门请了家长。当我看着他年迈的奶奶背着小孙女站在我面前时,我不禁心软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家要做农活儿,还要照顾两个小孩。王朋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老人知道自己的孙子调皮捣蛋,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都不管用。老人激动地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家王朋确实不听话,他在学校犯了错误,你给我使劲地打,我们做家长的不会怪罪你的。”送走老人,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对于这样的学生,真的就应该使劲地打吗?打了,就真的能有所改变吗?除了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我想王朋虽然与应秀秀性格不同,但芸芸众生,各有所长,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也是极其重要的。想明白这些,我开始反思自己,决定用宽容和爱心打动王朋,让他改变。
打定主意之后,我开始格外关注王朋。有一次,他和王林打架了,其他同学来告状。听了这些,我并没有马上火冒三丈,而是把王朋和王林叫到一旁,询问打架的原因。原来,下课后王林上完厕所拦住一位一年级小朋友要钱,不然就不让走。王朋看到了,就走过去劝王林,让他不要为难这位小朋友。谁知王林根本不听,还一把把王朋推倒,吼道:“你少管这样的闲事,小心我揍你!”王朋实在气不过,就和他扭打在一起。
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感到很欣慰,虽然王朋违反纪律打架了,可他也是出于义愤,也算是情有可原。我温和地对王朋说:“孩子,你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老师很喜欢你。”我观察到,他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打架还会得表扬吧。我又接着说:“可是,讲正义是需要方法的。你看警察叔叔抓坏人的时候,是不是一上来就开打啊?遇到同学做错了事,你应该劝告他,相信经过你的耐心劝告,他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会继续错下去的。保持你的善良和正义感,用对方法,你就是一个令老师骄傲的孩子!”听了我的这些话,王朋的眼内闪烁着一团小火苗。我问:“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能做好吗?”他扬起头,响亮地回答:“老师,我能!”这以后,我感觉到王朋变了。班上有工作要做时,我吩咐一声,他总是第一个抢上来做的人;遇到同学有困难,不再像以前一样冷嘲热讽,而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下课有的同学在教室打架,他不再像以前一样起哄,而是及时上前劝阻;就连同桌有时把他的东西碰到地上,他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火冒三丈,对同桌又打又骂……一学期下来,王朋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奶奶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孩子无论成绩好坏,无论性格内向活泼,他们都是单纯而善良的,他们都渴望爱与公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而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用平视的眼光与学生交流,努力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他们。
(责编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