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层财政工作者的责任与坚守
——记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财政所所长王晓梦

2017-01-12 05:33陈贵旭刘世会
财政监督 2016年3期
关键词:丹寨县财政群众

●陈贵旭 刘世会

一名基层财政工作者的责任与坚守
——记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财政所所长王晓梦

●陈贵旭 刘世会

王晓梦深入贵州省南皋乡九门村检查项目建设

他是一个农村娃,生于斯长于斯,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现在所做的工作总是与“三农”密不可分。

他是一个热爱“三农”工作的棒小伙,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本着“群众利益重如山”的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以“久久为功,功不在我”的坚韧意志,真心实意抓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成为全县参观建设的示范样板。

他是一个心系群众的基层干部,以“上善若水,理财若水”的良好心态对待每笔资金,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不触“高线”,严守“底线”,使国家每笔强农惠民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装进群众“口袋”中。

他就是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财政所所长王晓梦。

善于学习争做能手

2009年8月,一纸调令,在贵州省丹寨县第二中学当老师的王晓梦被调到丹寨县财政局工作。他服从组织安排,按时到财政局报到上班,就此成为财政战线的一名“新兵”。

原以为财政局工作要比中学教师轻松很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门外汉”到财政局办公室工作,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过桥资金”、“沉淀资金”等财政名词,他理解起来十分费力,更别说起草财政文件了,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财政文件常常让他感觉“有劲儿使不上”。

知难而上,不当逃兵。他从同事那里找来了《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业务书籍,利用休息时间孜孜不倦地“啃”起来,遇上专业名词做好记录,不懂的地方虚心向同事请教。“知之莫若行”,经过几年来的财政工作实践,王晓梦深感理论与实践仍有很大差距。一有时间,他就到各股室与同事探讨业务,下乡调研,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渐渐成为财政战线的一名“能手”。

由于善学、肯钻、爱写,他除了应对冗杂的日常事务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新闻稿件,在《中国财经报》、《贵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连年被丹寨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3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天道酬勤,机遇垂青。2013年9月,王晓梦被任命为丹寨县南皋乡财政所所长。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这是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机会,他更加自觉地用党赋予的权力为群众守财、管财。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作为财政所所长,不像在局机关工作那样简单。为了应对实打实的“操盘手”工作,他除了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之外,还积极向社会学、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努力补上自己的业务“短板”。

经过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王晓梦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财政工作驾轻就熟。他把财政所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账务处理得清清楚楚,还牵头组织对历年来的账务进行清理。与此同时,丹寨县财政局限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他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经常受到丹寨县财政局领导和各站股室的一致好评。局领导高兴地说:“凭着他那股不服输的拼劲、爱钻研的韧劲,转战于农村的‘新兵’终于历练成了‘老兵’。”

夯实基础拴心留人

在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各站股所中,南皋乡财政所的办公条件是最差的。办公楼因年久失修,群众办事都得经过锈迹斑斑的铁门方能进入。

“门难看”是给走马上任的财政所所长王晓梦的见面礼。办公条件差,很难留住人;即使留住人,也拴不住心。为改变这一现状,王晓梦首先从整治“门风”开始,他以乡镇财政所“两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并按照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大刀阔斧对财政所办公区域进行整治。

“难事不办事难办,难事急办事事成。”这句顺口溜是同事们对他雷厉风行工作作风的评价。整治办公区域,他及时向局机关领导报告,并争取得到维修改造资金,仅用半年时间,就给同事们创造了一个宽敞、明亮、干净、舒适,设施配备齐全的办公环境,并将办公楼门前50平方米空地规划建成便民服务大厅,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一名乡镇干部说,以前乡里安排到财政所工作的同志,去不到几个月,就要求回原单位,现在不同了,现在乡里各站股所的办公条件都比不上财政所!

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王晓梦以“效能建设”为载体,着力强化“首问窗口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扎实推行服务群众内容“一口清”,并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和挂账销号,确保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突破。同时,还积极推行“挂牌上岗”制,岗位监督牌不仅有工作人员照片,还包括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岗位职责等内容,既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又能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受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也让财政所的工作人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精打细算用心聚财

在工作中,王晓梦坚持一手抓理财,一手抓聚财。近两年来,该乡财政工作年年实现收支平衡。按照“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他坚持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保公平、优支出,以“上善若水,理财若水”的良好心态,统筹做好机构运转、人员工资和基本民生保障,“精打细算”过日子,并对每笔资金支出严格把关。

2013年,南皋乡投资200万元实施南皋河流域治理工程。按照本职要求,王晓梦可以据实拨付,但为了节省财政资金,他与审计部门人员反复测量,计算工程造价、所需人工费用等,经过反复核算,为政府投资项目节约资金8万元。

近两年来,随着财政所职能的转变,很多人认为财政所聚财的责任小了,但王晓梦不这样认为。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按照财经纪律制度管好家、理好财、聚好财,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乡镇财政管理、资金分配方案,着力推进乡镇财政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乡镇财政支出压力,确保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每年开展的农村低保工作,是他忙碌的起始点。王晓梦与乡民政部门一起参与农村低保的入户调查核实、评议审核等工作,做到不该享受一律不准享受,严防“人情保、关系保”等违规现象发生,保证每笔强农惠民资金都能发放到群众手中,装进百姓的“口袋”。

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是财政部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重大工程,也是村民乐意争取的项目。

每年项目申报,他都亲自深入村寨进行实地勘测;项目批复后,他又以务实作风抓实抓牢项目,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监督物资、水泥运送数量,努力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打造成为精品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这是他坚持抓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原则。对于群众积极性不高,不愿投工投劳建设的村寨,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村寨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说明利弊,陈述工程带来的好处,想方设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工程实施后,他深入项目实施地检查物资存放和工程质量。村民们见他如此认真,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分内事,都十分感动地说:“项目在我们村实施,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工程做好呀!”

清江村五组位于丹寨县南皋乡和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之间,属于人们所说的“三不管”地带。村民们都担心自己的子女生活在无人问津的偏远之地,组长田小华多次组织村民召开会议,讨论硬化通组公路、篮球场、步道等问题,但因担心路途遥远,未敢争取项目。在邻村了解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情况的王晓梦获悉清江村五组的情况后,第一时间驱车前往清江村五组。

村民见到有陌生人在村里到处转悠,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了组长田小华。当田小华火急火燎赶到“陌生人面前时,一看是王晓梦,心里暗自高兴:“这回村里的‘难事’好办了!”经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和了解具体情况,王晓梦及时将年度建设完成项目剩余物资,调运到清江村五组进行建设。当项目建成后,组长田小华高兴地说:“我们组远离村两委,五组只有我一个小组长在这里‘当家作主’,但‘官’太小,没人理会我,没有想到,王所长自己来到我们组,帮我们调运来水泥、沙石,使我们组的步道、通组路、篮球场都得到了硬化,真是想不到呀!”

项目获得效益,质量迎来了赞誉。近两年来,该乡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5个,其中交通类完成通组路硬化10600米、步道18900米、太阳能路灯426盏、排污沟7560米、风雨桥2座、凉亭7座、垃圾池96口、公厕2座、庭院硬化5600平方米、特色寨门2个、果皮箱505个等。项目实施覆盖全乡12个村寨3117户,受益群众1.1万人。南皋乡所实施的年度项目多次受到省、州、县领导的好评,也多次迎来其他县市财政部门参观学习。

王晓梦学习研究新《预算法》

敢于担当严守纪律

财政部门管理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成为大家都想吃的“唐僧肉”。一次,在乡党委政府班子联席会上讨论实施稻田养鱼工程,与会人员都同意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水泥调整到九门村作为修建稻田养鱼的物资。不料,会上征求王晓梦的意见时,他却唱起了反对票:“稻田养鱼所需物资应由农业部门负责,而财政奖补项目的物资必须用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划实施的项目点上。”

南皋乡距县城41公里,与凯里市舟溪镇情朗村接壤,管辖内的石桥村有全省100个旅游村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寨、古法造纸之乡的称号。为确保该村旅游开发项目的顺利建设,他及时调整项目匹配到石桥村、大簸箕苗寨两个旅游村寨,及时对两村的步道、通组公路、公厕、文化长廊、风雨桥等进行建设,并亲自蹲点参与项目实施,跟踪监督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石桥新村广场、接待楼、造纸坊、古村改造等项目的顺利实施,王晓梦和同事参加了所有工程地上附着物的清点丈量、数据核算、微机录入、补偿发放等工作。白天在现场忙,晚上回办公室加班,将各项工作处理得有板有眼,在整个街道拆迁过程中,从未因资金补偿发生信访维稳事件。

在项目申报、实施中,他总是身处一线参与规划设计,负责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在他的参与下,该村先后建成古纸文化体验园、苗族风雨桥、非遗文化长廊、民族商品展馆等建筑,并争取到投入民族发展资金15万元,完成了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产品生产线扩建项目和8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形成吃、住、游、体验“一条龙”的“农家乐”服务,“美丽乡村”衍生开发“彩纸、蜡染”等一系列旅游商品,延长了产业链。仅造纸一项收入,就为参与古纸制作的群众揽金400余万元。

在财政资金管理上,王晓梦总是牢记“两个务必”,唱着“黑脸”。为加强乡机关和乡直各单位的财务管理,他对每个单位或个人前来报账的原始凭证都严格审核、认真把关,能节约一分是一分,尽一切力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对村级运转经费、小学教育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都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村级干部工资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补贴资金,及时核对发放。一名机关干部与王晓梦很熟,到财政所报账,认为自己的票据都能顺利通过,不想却因一张票据与实际支出不相符而“卡壳”。事后,他三番五次找到王晓梦“通融”,王晓梦都始终坚持遵守财经纪律的底线不动摇。

而今,这位基层的乡镇财政所所长已经由一名初出茅庐的“门外汉”成长为财政战线的行家里手,然而工作上的驾轻就熟并没有让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获得无数肯定的王晓梦更加谨慎自律。“守土有责,造福一方”,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敢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财政工作者的抱负与担当,激情与梦想。■

猜你喜欢
丹寨县财政群众
闻稻香,赏科景
多让群众咧嘴笑
补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贵州丹寨县蓝莓种植适宜性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