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评价与核心竞争力
——专访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主任詹姆斯·麦甘博士

2017-01-12 08:41唐果媛李芳栾瑞英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智库期刊报告

■ 本刊记者 唐果媛 李芳 栾瑞英

智库评价与核心竞争力
——专访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主任詹姆斯·麦甘博士

■ 本刊记者 唐果媛 李芳 栾瑞英

编者按:对智库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促进智库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有利于了解智库对政策制定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智库发展,提升智库服务决策的能力,对凝聚智库发展共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6月6日,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主办“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之际,本刊编辑部有幸采访了出席此次峰会的詹姆斯·麦甘博士,就智库评价报告的指标构建、智库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简短访谈,以期为我国智库评价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访谈专家简介】

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主任,费城对外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致力于研究各国智库在政府决策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提升智库影响力。自2006年以来,主持发布了9份全球智库研究报告。出版Think Tanks and SDGs Catalysts for Analysis,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2015)等多部专著。

1 中、美智库评价报告

问:今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布的《2015全球智库报告》(2015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在指标选取、评价榜单等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何不同?是基于什么原因进行这样的调整?

答:排名每年都会进行调整,我们在一月份宣布排名结果(ranking)。从3月底开始,会要求所有相关个人和机构提供反馈意见,在排名方面哪些应该变化和调整;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是否应该添加新指标(categories)或进行调整;是否需要改变标准(criteria)或进行更新。这些建议中一部分由于财政原因难以实施,或是本身不切实际,但是大部分是可行的。基于关注排名的5万多人的建议,我们对指标进行调整。比如,10年前刚开始做排名时,我们并不关注社交媒体,但是现在它变得非常重要,目前有28条标准关注智库参与社交媒体(脸书、领英或微博等)的能力。

问:您是否关注中国发布的智库排名报告,比如: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智库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

答:是的,我不仅很关注,还与多个中国机构进行合作。当我们的《全球智库报告》发布时,合作机构会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发布会,将英文报告翻译成中文。可以说我们彼此关注。我认为他们发布智库排名报告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这对于帮助理解中国智库、评估智库所做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新竞争环境下的智库核心竞争力

问:在您写的《智库之路 不创新即灭亡》(ForThink Tanks, It’s Either Innovate or Die)一文中,您谈到智库面临多方面的竞争。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和功能定位应该是什么?答: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持续发展,让信息更容易获取,也为智库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个人和机构更具有与智库竞争的能力。这一现实促使智库要做出积极回应,以适应新的环境,否则就会像恐龙那样面临灭绝的危险。

关于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和功能定位,我认为有很多要素:首先,智库要招聘有智慧、高技术的年轻人;其次,智库要懂得筹集资金来支持机构运转。资金来源包括政府、各个部委、公司以及个人等,筹集资金是很关键的部分;再次,智库要有影响力地进行战略性交流。战略性交流是指能了解你面对的受众,并谨慎、战略性地选择你要交流的对象;最后,确保智库拥有产品,并将产品有效地传播给你所选择的受众。

问:在此文中,您还提到“‘研究问题、撰写报告,自有人前来阅读’的智库范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否具体说明一下此观点?

答:过去,学者们没有太多竞争压力。因为那时没有互联网,信息也不是无处不在,学者们针对一个问题开展研究,然后写一本书来发表研究成果,决策者们会主动想来阅读它。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我之前所说,决策者们每天可能只会阅读半小时,而且也不看书籍或期刊。当然,也不是不阅读,只是不读印本,而是在网上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不读书的时代,智库该如何传播信息。我有意让这个观点带有一定挑衅的感觉,根本意图是想让智库理解这一现实,并能选择通过移动设备传递信息,保证这些信息适合移动端的发布形式。在这个信息移动获取时代,智库应该如此。

问:在新媒体与大数据环境下,智库该如何面对和利用新信息技术来做出更好的产品?美国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答:确实,我在演讲中提到了这一点。大数据可以用来收集数据,但是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析,这些数据也是无用的。拥有大数据,并用它来观察诸如健康、交通(根据地面行人数量判断)等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大数据便会成为一项强大的技术。有效驾驭这一技术,将会大大提升智库的作用和影响力,这是问题的核心。由此看来,智库可以运用一系列工具来帮助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关键问题。

3 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建议

问:当前,中国的智库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中国智库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答:正如我今天在演讲(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中提到的,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值得称赞,因为他充分了解在提供应对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思路和支持方面,智库所能发挥的价值。他曾提到,在帮助中国推进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智库具有首要或中心地位。同样,作为智库研究的一份子,我认为智库需要作为催化剂,来促进自身机构的改革和现代化,进而达到与整个社会和世界的同步现代化。

4 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问:《智库理论与实践》今年新创刊,目前已出版两期。您对它有何期待?作为学术期刊,应该如何体现它的定位和价值?

答:我认为这种形式很有价值,可以成为讨论智库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论坛。坦率地说,我不会中文,因此对这本刊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尽管我曾说过期刊和书籍已经死了,然而期刊还是可以存在的,但是需要有相应的数字版本。在人们越来越少阅读纸本的时代,期刊可以更多地采用信息图像(infographics)等多媒体方式进行发布。我希望这本期刊可以成为关于如何改善中国智库社区的思想和行动的催化剂。

本文责任编辑:吕青

猜你喜欢
智库期刊报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报告
微智库
微智库
报告
报告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