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理念在神经内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017-01-12 20:46王湘庆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研究生

王湘庆

转化医学理念在神经内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王湘庆

转化医学是将医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的一类新兴科研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探究机制和解决方法,并将科研成果尽快用于临床实践。 目前,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系统疾病更为局限。 因此,在培养神经内科研究生过程中,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研究生教学中,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浅谈强化转化医学理念在神经内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神经内科;研究生

转化医学是将医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新兴科研思路,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重要枢纽。 目前,临床医生多重视临床技能的培训和临床诊疗工作,容易忽视基础研究在临床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了解不充分、滞后甚至错误理念,将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相对于其他系统疾病更为局限。 因此,在培养神经内科研究生过程中,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教学中、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非常重要。为积极推进转化医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普及,作者浅谈强化转化医学理念在神经内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1 转化医学的概念

1992 年美国 Science 杂志由 Choi[1]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 B to B) ” 的概念;1996 年在 The Lancet 杂志第 1 次出现“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词[2],国内习惯称“ 转化医学” 。 转化医学的提出源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来自社会的压力。 在 21 世纪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 200 多亿美元,但美国人却在质疑,发明了这么多的新技术、积累了这么多新知识、发表了那么多高质量论文,为什么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旨在让基础研究能够迅速地向临床治疗转化,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目前,转化医学价值及意义已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各国也开始制定实施各种计划[3-4],鼓励发展转化医学,并已初见成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积极作用[5]。

转化医学是多学科融合的新领域,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同时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基础研究者,指导其研究方向,缩短从实验室到病床的程序和过程,最终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解决患者健康问题[6]。

2 转化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过程的意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极其复杂,包括血管性、代谢性、炎症性、感染性、中毒性、遗传性和肿瘤性疾病等;各类疾病之间、同一类疾病的不同病种之间的临床表现相互重叠,诊断的复杂性远超过其他系统疾病;疾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治疗作用靶点等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对神经内科医生而言,探讨疾病机制的科研工作也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转化医学理念在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7],包括对神经系统变性病[8]、癫痫[9]、偏头痛[10]、脑外伤[11]、睡眠障碍等[12]。 如对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成功的通过临床到基础的紧密合作、阐明机制、确定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存活和生活治疗的实事[13]。对儿童神经纤维瘤病 2 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证实 NF2 为常染色体22q12.1 的 NF2 基因变异,通过离体和动物研究目前可以通过生物靶向治疗,从而获得使多个肿瘤萎缩变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可喜临床效果[14]。 对抗炎小分子治疗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基础研究提出调解癫痫脑免疫过程的新观点、新发现,可以指导临床开展对抗痫性发作和癫痫的新的抗免疫治疗[15]。 动物实验对热水癫痫(hot-water epilepsy) 的研究进步,对其病因有了新的认识,将其归为“热惊厥”的一个独立类型;基因体温调节变异和共同存在的环境因素可能是其发病机制,间断应用氯巴占的预防效果较持续应用其他传统型抗癫痫药物更好[16]。

科研工作包括临床和基础 2个方面,临床科研工作多为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危险因素的评估、治疗效果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等。基础研究则涉及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改变、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 科研工作贯穿在医疗过程之中,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工作并非只为多几篇《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作为晋升的基石,更多的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仅依赖临床经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尤其是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等需要结合临床、基础研究进行探讨。 因此,强化转化医学理念在培养神经内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3 熟悉掌握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培养研究生的转化医学意识

开展转化医学首先要保证基础研究的科学性,合格的动物、可靠的实验技术是重要环节,这是开展转化医学的前提。积极引导研究生重视基础科研能力培训,充分熟悉掌握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将基础科研课程、临床及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避免研究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会加速知识的掌握。

也只有充分掌握了最基本的基础研究方法,之后才有可能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建立起直接关联。 因此,在基础教程中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掌握基础技能非常关键。

4 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研究生教学,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

研究生学习阶段,对于知识和理念的形成远不能仅采用强输、硬灌的方法,除导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外,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将转化医学观念潜移默化地融合到学生的科研培养过程中。如角色转化,不再仅由导师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可以给研究生分配任务,由他们自己对某一问题检索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进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展望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并通过学术讲课或交流会向导师及参与人员阐述清楚上述问题,从而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一切的科研临床行为都是服务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临床患者的具体诊治经验的获得都是要经过漫长的道路、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克服无数的障碍才能实现。首先要做好临床工作,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鉴别诊断。 神经内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更多,因为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多、多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差。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和质疑,往往单纯凭借既往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很难回答,正如王辰院士所言“只有经过科学方法验证过的直接经验,才能形成高级的经验,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改变临床实践”[17]。 这就要求不断地、持续地学习,向有经验的老专家和老教授请教,检索相关文献了解进展,在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对疾病病因机制的探讨研究的渴望和需求,也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基础实验知识。 因此,研究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研究技能同时,应在患者旁边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诊治患者的同时发现问题、寻找思路和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从临床到基础、再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单纯以发表论文为目的,科研成果除了烧钱外毫无应用价值的弊端。在研究生培训阶段形成的这种临床—基础的良性循环,会使得研究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形成扎实的科研能力。

5 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多学科联合做科研

为了培养神经内科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可以鼓励其积极参与申报各类基金项目。研究生申报项目过程中需要首先发现问题、寻找感兴趣点、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方向,建立恰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预期结果对科研、临床及社会带来的益处等,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逐渐发展为合格的转化医学人才。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基础研究;同时,可以申报各省、市、医院设立的针对年轻人的科研启动基金,使其中较为优秀并具有一定潜质的项目获得资助,能在研究生阶段得到科学研究锻炼和成长。

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和单一专业的研究者已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多采用多学科联合,共同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预后判断和危险因素评估。 如癫痫这一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因癫痫病因诊断、治疗的复杂性,同时需要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国内外领先领域的癫痫中心均为多学科联合、协作、一体化模式运行,比如药物治疗为癫痫内科治疗根基,儿童期癫痫与老年性癫痫既有联系又差别显著,同时需要儿科、成年神经内科、老年神经内科专长的医生,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合适药物;药物难治性癫痫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神经内科、外科、电生理专家、影像学专家共同探讨决策,以达到精准定位;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受患者个体药物代谢类型、基因类型影响,需要药理学专家进行相关评估、指导个体化治疗;癫痫患者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在抗癫痫治疗过程中常需要物理康复及心理疏导支持,有助于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工作。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就要树立多学科联合会诊、联合科研的观念,不能闭关自守、闭门造车,集多学科之力,联合申报课题,开展临床、基础研究,才能将转化医学理念用到极致,真正达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和宗旨,推动医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研工作贯穿在医疗过程之中,基础研究并不是高不可攀。 在我国,虽然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发展迅速。 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注重强化转化医学理念,多角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申报各项科研基金项目,坚持多学科联合做科研,充分运用和发展转化医学理念,打破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为研究生的迅速成长奠定基础。

[1]Choi DW.Bench to bedside: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 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2]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3]Colombo CJ,Baer S,Blake L,et al.A departmental initiative for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J].J Investig Med,2016,64(5):1001-1005.

[4]McGinn AP,Lee LS, Baez A,et al.Mentoring in clinicaltranslational research:a study of participants in Master’s degree programs[J].Clin Transl Sci,2015,8(6):746-753.

[5]Gillman J,Pillinger M,Plottel CS,et al.Teaching translational research to medical students: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 Master’s of science in clinical investigation dual-degree program[J].Clin Transl Sci,2015,8(6):734-739.

[6]Shortell SM, Swartzberg J.The physician as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 in the 21st century[J].JAMA, 2008, 300: 2916-2918.

[7]Rochkind S.Laser photobiomodulation in neuroscience: from bench to bedside[J].Photomed Laser Surg,2016,34 (12):585-586.

[8]Bhat SA, Kamal MA, Ashraf GM.Synopsis on managing strategie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challenges from bench to bedside in successful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J].Curr Top Med Chem,2016[Epub ahead of print].

[9]Patino GA,Parent J.Rational therapy from bench to bedside for a rare epilepsy[J].Epilepsy Curr,2014,14(5):286-288.

[10]Goadsby PJ.Bench to bedside adva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for primary headache disorders:migraine treatments for migraine patients[J].Brain,2016,139(Pt 10):2571-2577.

[11]Hu Q,Manaenko A,Xu T,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bench-to-bedside[J].Med Gas Res,2016,6(2):102-110.

[12]Fung CH, Vitiello MV, Alessi CA, et al.Report and research agenda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and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bedside-to-bench conference on sleep,circadian rhythms, and aging:new avenues for improving brain health,physical health,and functioning[J].J Am Geriatr Soc,2016,64(12):e238-e247.

[13]Weese-Mayer DE,Rand CM,Zhou A,et al.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a bedside-to-bench success story for advancing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improved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J].Pediatr Res, 2016 [Epub ahead of print].

[14]Ruggieri M,Praticò AD,Serra A,et al.Childhood 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and related disorders:from bench to bedside and biologically targeted therapies[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2016,36(5):345-367.

[15]Dey A,Kang X,Qiu J,et al.Anti-inflammatory small molecules to treat seizures and epilepsy:from bench to bedside [J].Trends Pharmacol Sci,2016,37(6):463-484.

[16]Satishchandra P,Sinha S.Hot-water epilepsy:from bench to bedside[J].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3,16(2):137-143.

[17] 王辰.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天命[J].转化医学杂志,2015,4(2):65-68.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dea in training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s

WANG Xiangq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China)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an emerging new research area comprisin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from basic science to medical application rapidly.It includes two-way road, Bench-to-Bedside and Bedside-to-Bench, to complement testing of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humans with feedback understanding of how human react to the treatment.The understanding about mechanism is relatively limited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compared with other system diseases.Therefore, a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neurologic departmen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echanism.How to use the idea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o develop the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ing ability, we focus on the useful of th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dea in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eurology; Graduate student

R192;R74

A

2095-3097(2017)01-0036-03

10.3969/j.issn.2095-3097.2017.01.010

2016-12-12 本文编辑:徐海琴)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癫痫研究生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