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口腔癌痛患者治疗体会

2017-01-12 19:58:24张留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腔癌吗啡癌痛

张留勋,

(襄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许昌 461700)

37例口腔癌痛患者治疗体会

张留勋,侯爱云

(襄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许昌 461700)

目的总结口腔癌患者晚期癌痛的临床特点、治痛效果及风险。方法对37例口腔癌痛患者临床特征、心理特点、疼痛程度、院前治疗状况、亲属依从性等进行总结分析,对其采用个体化三阶梯用药、疼痛滴定原则并辅以抗焦虑治疗。结果全组37例患者中,疼痛缓解有效率100.0%,其中优点91.9%,良占8.1%。全组3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伴随的精神症状明显改善;无因镇痛而出现呼吸抑制患者;6例用药依从性较差患者镇痛药物缺乏时疼痛加重,情绪波明显。结论个体化三阶梯用药原则辅以抗焦虑治疗用于口腔癌的晚期癌痛患者,能有效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不增加临床风险。

口腔癌;癌痛;三阶梯用药;阿片类药物

剧烈疼痛是晚期口腔癌常伴的临床症状,患者不但疼痛,而且饮食受限很早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疼痛是口腔癌晚期姑息治疗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作者对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门诊收治的37例口腔癌晚期癌痛患者的癌痛临床特点、镇痛效果、风险性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门诊收治的37例口腔癌晚期癌痛患者,年龄45~83岁;男21例,女16例;从接诊开始存活时间3~69个月。所有患者均已进行反复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放弃针对肿瘤的治疗,进行姑息治疗。恶性肿瘤原发器官:舌癌6例,牙龈癌4例,口底癌3例,腮腺癌7例,颌骨恶性肿瘤3例,颊癌7例,其他部位者7例;颅内转移者5例,肝部及肺部转移者12例,骨转移者9例,局部复发者11例。37例患者中院前未使用止痛药物者5例,曾使用非阿片类药物者11例,弱阿片类药物者7例,强阿片类14例。患者身体状况:7例患者精神状态可、可进食和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26例仅能少量流质饮食并持续2~3个月、完全卧床,4例已不能进食、仅依靠输液增加营养维持生命;主诉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要求开具和使用麻醉药品缓解疼痛;28例患者可清楚指出疼痛部位或疼痛原因,9例则全身疼痛、活动时加重;31例亲属协同用药依从性强,6例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

1.2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1]:用0~10来描述疼痛的强度,0分:表示无痛;10分: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指出数字,即为疼痛的量。37例中,3~5分5例伴焦虑、失眠;5~7分7例,因疼痛睡眠受到干扰,伴焦虑;7~10分25例,夜间无法入眠伴烦躁、焦虑、自杀念头。

1.3治疗方法根据NRS评分和WHO三阶梯用药原则[2]:3~5分患者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曲马多,5~7分则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小剂量强阿片类,7~10分使用大剂量强阿片类药物+精神类药物。所有患者均辅以多虑平25 mg,每天2~3次。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注射剂有吗啡、氢吗啡酮、苯巴比妥等。治疗原则:满足患者缓解疼痛需要、因人而异,足量用药、目标达到疼痛缓解至NRS评分在3分以下,随时根据疼痛程度进行药物剂量滴定[3],调整药物剂量;此类患者就诊特点为亲属前来取药,医生对患者情况掌握不全、无法及时对疼痛进行评估和药物滴定,要详细告知代理人药物的调整方法、注意事项;吗啡缓释片最大剂量达到360 mg·d-1、羟考酮缓释片最大剂量达到500 mg·d-1、吗啡针剂达到120 mg·d-1。疾病终末期,部分患者不能进食,不能口服用药,采用皮下注射吗啡和苯巴比妥、或持续自控静脉泵入阿片类药物或芬太尼贴剂。

1.4疗效评定标准优:治疗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情绪稳定,NRS评分0~3分。良: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睡眠、情绪改善,NRS评分3~5分。差:治疗后疼痛较前无明显减轻,NRS评分6~9分。以优+良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全组37例患者中,疼痛缓解有效率100.0%,其中优占91.9%(34/37),良占8.1%(3/37)。规律用药期间,有爆发痛者使用注射剂缓解疼痛。3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伴随的烦操、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也随之明显改善;无因镇痛而出现呼吸抑制患者;6例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患者,镇痛药物缺乏时,疼痛加重,情绪波动明显。

3 讨论

剧烈疼痛是口腔癌患者晚期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因躯体的疼痛折磨,对疾病、死亡的恐惧,对人生、家庭、经济的顾虑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失眠、焦虑、消极情绪,部分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终末期患者特别是身体衰弱、长期卧床,感觉疼痛不适的位置并非一处而为多处或全身疼痛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患者均接受晚期癌痛的姑息治疗,追求好的生活质量(无痛)就成为其最高标准,这也是姑息治疗和终末期治疗的最终目的。本组患者根据NRS评分、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及药物滴定原则,个体化使用以强阿片类药物为主的方案使患者的疼痛及相关症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居家治疗的患者多为预期生存时间有限,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不考虑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或可能引起的神经毒性,目的在于能有效消除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辅以抗焦虑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还可提高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晚期时患者身体状况极差、已到终末期,单纯严格按照三阶梯治疗,药无不良反应较大、不能耐受,易发生呼吸抑制并发症;疾病晚期,患者身体状况下降、患者不能进食,不能口服用药,采用皮下注射吗啡和苯巴比妥,持续自控泵入阿片类药物或芬太尼贴剂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生存期身体无痛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患者居家用药,要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评估疼痛、治疗效果,纠正不正确的用药方法,指导家属基本护理常识、心理舒缓技巧、防压疮及饮食调整等来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全社会晚期癌痛患者根据NRS评分、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及药物滴定原则,个体化使用强阿片类、抗焦虑药物能满足患者止痛需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不增加临床风险,是居家癌痛治疗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1]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1-32.

[2] 张锦丰,杨权烈,吴国武,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的近期疗效比较[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 27(3):243-244.

[3] 陈淑萍,苏东峰,何苗苗.盐酸吗啡剂量滴定在中重度癌痛治疗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 27(6):524-525.

张留勋(196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及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癌痛治疗工作。E-mail:z408356244@sina.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4.024

R79.8;R730.6

B

1673-5412(2017)04-0351-02

2016-10-23)

猜你喜欢
口腔癌吗啡癌痛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勘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4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医药前沿(2020年23期)2020-12-03 04:08:05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18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