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上党地区炎帝信仰与地域文化生成
——以高平炎帝庙碑刻资料为中心

2017-01-12 19:45卫才华李文平
关键词:高平炎帝庙宇

卫才华, 李文平

(山西大学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古上党地区炎帝信仰与地域文化生成
——以高平炎帝庙碑刻资料为中心

卫才华, 李文平

(山西大学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整体考察了高平地区的炎帝庙, 在现存约84通炎帝庙碑刻基础上, 结合地方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 展现了明清以来炎帝庙的概况与特点, 并试图勾勒山西古上党地区炎帝信仰与地域文化生成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脉络。

上党; 碑刻 ; 高平; 炎帝庙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 因其四面群山包围、 中间相对平坦得名, 是中国上古文明发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高平市保存着大量的炎帝遗迹, 以羊头山为中心散布于周围的村庄, 留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炎帝庙, 形成了丰富的炎帝文化圈。 近几年, 炎帝研究主要集中在陕西宝鸡、 湖南株洲、 湖北随州, 对山西高平为中心的炎帝庙研究较少。[1-6]因此, 本文主要整体考察高平地区的炎帝庙, 在分析所存碑刻资料的基础上, 勾勒以明清时期炎帝庙为中心的上党地区社会历史面貌。

1 高平炎帝庙的分布概况及特点

高平东与陵川接壤, 西与沁水为邻, 南与泽州毗连, 北与长治、 长子相接, 是晋城市的北大门。 高平市现有9个镇, 4个乡, 3个街道办事处, 共 690个村。 9个镇分别是: 河西镇、 马村镇、 米山镇、 寺庄镇、 陈区镇、 野川镇、 三甲镇、 北诗镇、 神农镇。 4个乡分别是: 建宁乡、 石末乡、 原村乡、 永录乡。 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 东城街街道办事处、 南城街街道办事处、 北城街街道办事处。 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 晋东南古上党地区留存有大量炎帝庙与炎帝遗址。[7-9]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高平炎帝庙主要分布在神农镇、 三甲镇、 寺庄镇、 野川镇、 河西镇、 陈区镇、 北诗镇、 南城办事处、 东城办事处、 永禄乡, 即有7个镇、 2个办事处、 1个乡, 共31个村, 几乎各村都建有炎帝庙。[8]其中, 神农镇7座, 三甲镇6座, 寺庄镇4座, 野川镇2座, 河西镇3座, 陈区镇1座, 北诗镇1座, 南城办事处4座, 东城办事处2座, 永禄乡1座。 很多乡村的炎帝庙的始建年代无法考证, 仅存庙宇遗迹, 碑刻所见最早的有关炎帝的记载是羊头山西主峰的炎帝神农庙内的北齐天保二年(551年)的残碑, 碑名为《羊头山□□寺□□碑》*注: 文中□表示碑文缺失文字。, 碑文记有“神农, 圣灵所托, 远瞩太行”的字样。 高平现存炎帝庙宇共32座, 3座已不存, 仅存遗址, 这些炎帝庙宇中存有大量碑刻, 数量多、 分布广, 历史悠久, 是晋东南古上党地区炎帝信仰形成和传播的有力证据。

羊头山是高平、 长治、 长子三县交界地, 山上有大块的平地, 气候温润, 林木葱郁, 相传是炎帝种五谷的地方。[10]95这些炎帝庙分布在高平羊头山周边, 以神农、 三甲、 寺庄镇为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分布, 在野川镇、 河西镇、 南城办事处等地零散分布, 形成了一个以羊头山为中心的圆形辐射区, 并且多数位于高平市城北, 整体沿着丹河与小东仓河河流走向呈南北方向分布。

明清以来的高平炎帝庙数量多、 分布广, 这是上党地区炎帝信仰的重要特征。 这些庙宇所在村庄不同, 大多被称为“炎帝庙”, 其中有28座庙被明确称为“炎帝庙”, 如神农镇的“团西村炎帝庙”、 三甲镇的“邢村炎帝庙”。 此外, 由于炎帝与神农的历史渊源以及炎帝功绩等原因, 神农镇的羊头山、 故关村、 庄里村的炎帝庙分别被称之为“神农庙” “炎帝行宫” “五谷庙”。 在庄里村, “五谷庙”又称为“神农祠”[11]15。当地村民口头习惯称炎帝庙为“大庙”, 例如神农镇下台村炎帝中庙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炎帝庙暨村中诸神殿碑记》载: “当经维首等, 皆集大庙, 公同商议, 蓄积工资, 立意兴筑补葺, 述其先事。”同样, 该村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大庙并合村堂阁殿宇表颂碑记》又记: “村北大庙, 乃合村龙脉托落之地, 群神会聚之所。”[8]70-71

这些炎帝庙多修建在村子的北面, 或者是西北和东北方向的高地上, 少数位于村中央与南面。 这表明庙宇建筑依地势而筑, 因为村子地势多数是北高南低, 把炎帝庙建在高地上, 一方面减少了洪灾发生后庙宇被淹的危险; 另一方面体现出炎帝庙作为主庙在村落格局中的位置。

高平建有炎帝庙的村庄大多把炎帝庙当做主庙。 炎帝庙一般建有正殿、 配殿、 耳房等, 正殿供奉炎帝或其家人, 炎帝多是作为主祀神进行祭祀的, 正殿之外供奉的是配祀神。 例如贾村炎帝庙的配殿是牛王殿、 奶奶殿; 长沟村炎帝庙还供奉关公、 蚕王等神灵; 团西村炎帝庙庙内正殿是炎帝殿, 其东西耳殿和配殿分别祀奉玄帝、 三蚕、 高禖、 关帝、 马王、 牛王等诸神。 此外, 河西镇双井村的炎帝庙正殿分别塑有炎帝和神农两尊神像。 村中有中华民国四年《补修炎帝庙碑记》半截残碑。 其实在先秦历史上, 炎帝与神农氏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创世神, 西汉时才被合二为一, 并为后世所公认, 该村炎帝庙是高平唯一一座把神农、 炎帝分别作为供祀神的庙宇。[12]南城办事处的桥北村炎帝庙东配殿供奉黄帝, 这也是同时供奉炎黄二帝的唯一一座庙院。 一庙多祀之制, 体现了当地居民多种祭神需求, 这在当地民间庙宇实例中比比皆是。 正因为神灵供奉的单一性, 也更加确定了炎帝的主神地位, 在晋东南其他地区如长治壶关东长井村, 就有主神炎帝享香三炷, 而其他配神只享有一炷香的习俗。[10]95此外, 在这些庙宇中, 建筑方面特别的是团西村炎帝庙后殿建有炎帝寝宫, 这是高平唯一一处前堂后宫的建筑格局, 元、 明、 清屡有修葺, 始成现在规制。

在晋东南, 尤其是羊头山、 百谷山周边的高平、 长治、 长子等县区中, 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炎帝庙。 这些庙宇建筑中不少规模宏大, 布局庄严, 建筑雕刻讲究, 也有一些炎帝庙规模较小, 如各个乡村修筑的简单的小型庙宇。 可以说, 相比于陕西宝鸡、 湖南炎陵、 湖北隋州, 这些密集而丰富的炎帝庙宇群落是晋东南炎帝信仰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这些庙宇都坐落于村中, 有的是多个村庄共奉一个炎帝庙。 如现存神农镇团西村炎帝庙的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两廊碑记》[8]76记载了团西村村民集资重修两廊的情况。 神农镇西沙院村炎帝庙的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修戏室碑记》[8]98也记录了西沙院村集资修戏室的事情。 村落庙宇大多是在社首的带领下, 由本村普通村民集体捐资修建, 很少有外来人员参与。 还有的炎帝庙是宗族捐修的。 例如明宣德元年(1426年)三甲镇刑村炎帝庙的一通无题碑上记述了高平县刑村居人郭钦自己维修太子祠的事迹, 其捐修目的是祈求父亲身体能够痊愈。 还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596年)三甲镇三甲北村炎帝庙无题碑上记载了家族出资建阁的事情, 其碑文曰: “往者不唯谓一家安宁。”特别是在明代“大礼仪之争”后, 地区宗族组织逐渐强化, 家庙式的祠堂普及化, 老百姓纷纷仿照官方家庙形制, 修建宗族祠堂蔚然成风, 因此在这一时期很多地方庙宇和祠堂得到修建, 有大量庙宇碑刻遗存, 当地村民借重修炎帝庙旧址, 行家族祭祀之实。 当然, 有些炎帝庙的修建和旧时晋东南商户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如神农镇中庙村炎帝中庙清道光年间《募化外域布施功德碑》[8]68就记述了陕西西安府、 河南府、 亳州等商户捐资的字号与捐资银两。 炎帝中庙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大庙并合村堂阁殿宇表颂碑记》也有“外域乐输之项”的内容。[8]72现存三甲镇朱家山村的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炎帝庙碑记》记录了朱家山村村民会同邻村及异乡客商捐资重修炎帝庙的过程。[8]132

2 高平炎帝庙的碑刻资料

在高平的32座炎帝庙中, 碑刻共84通, 以明清时期的碑刻居多, 其中明代17通, 清代51通。 现存最早与炎帝相关的一通碑刻是北齐天保二年(551年)的《羊头山清□寺□□碑》, 此碑原立羊头山清化寺, 现存羊头山神农庙。[13]1511这些碑刻资料对我们了解当地炎帝信仰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碑刻构造和材质来看, 高平炎帝庙碑刻多由碑首、 碑身、 碑座构成, 如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立于五谷庙中的《炎帝陵碑》[8]26、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炎帝行宫里的《重修炎帝行宫碑》[8]44。 这些碑刻以石灰岩为载体, 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上, 然后镌刻而成。 碑刻多数是长方形, 只有少量题为《墓志铭》的碑形状是方形。 例如神农庙中的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唐故浩府君墓志铭并序》[8]16与唐天佑七年(910年)《唐故毕府君夫人赵氏墓志铭并序》。[8]14

从碑文行文的一般特征来看, 高平炎帝庙的碑文多数为楷体竖书, 大多是士绅所撰写, 有庠生、 信士、 教员等。 如清咸丰八年(1858年)炎帝陵碑刻《重修西陪房碑记》[8]36就是故关村庠生申履中撰文, 庠生申履芳书单。 现存于民国三年(1914年)贾村炎帝庙《重修炎帝庙暨诸庙碑记》是由当时高平县初等小学校教员师范传习所毕业泮沟村王承元撰并书。[8]146

高平炎帝庙碑文含有大量重要信息, 记录有炎帝遗迹、 炎帝与布施人功绩、 墓志铭、 修庙等。 其中关于修庙的碑文数量最多, 约占总体数量的四分之三, 并且都集中在明清时期, 其中明代17通碑中有14通是修庙, 清代51通碑有45通与修庙有关。[8]在这里, 修庙中的“修”指在前人基础上的重修、 补修、 续修、 改修、 彩绘, 也有的在明清时才创修。 “庙”包括整个庙宇或者其中的一部分, 如东西配房、 演奇楼等。 不少撰文者在所撰碑文中, 详细地记述了炎帝庙的修建原因, 或因庙宇空间狭窄需要扩大, 或因春祈秋报。 有的还简单记述了家族和捐资者的情况。 在碑文的书写上, 长短不一, 字数最少的一通碑就是明万历三十九年立于炎帝陵的《炎帝陵》碑, 其碑文如下:

“万历三十九年(1611)孟夏吉旦

炎帝陵

生员申道统立”[8]26

很多炎帝庙碑文从修庙者的身份到其家人姓名、 所捐资材以及修庙原因等都详细地列述出来, 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个家族一起出资修庙。 如现存明宣德元年(1426年)刑村炎帝庙《无题碑》记录了此村村民郭钦为父亲祷祝病痊, 从而出资修建太子祠, 具体碑文如下:

“高平县刑村居民郭钦, 伊父景昭遘疾日沉, 朝不保夕, 钦思罔极之恩, 何以补报?仰天叩地, 无所控告。 于炎帝神农之祠, 焚香祷祝, 愿父病瘥, 于自建太子祠□座。 既而神昭灵贶, 如祷病痊, 父寿七十余岁而天年考终, 皆神之保佑之惠也。 今建祠既完, 恭酬前愿。 如此则神有所栖, 人有所瞻也。”[8]102

在此则碑文中, 较为完整地说明了村民修建炎帝太子祠的原因。 太子祠是祭祀炎帝子孙的处所, 村民通过修建太子祠供奉炎帝子孙, 让炎帝的子孙也有栖息的地方, 同时把炎帝视为能治百病的医药神。 正如碑文所说: “神有所栖, 人有所瞻也。”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贾村炎帝庙《贾村补休庙碑记》载:“有功德于民则祀之。 帝之为民祀也, 故宜。”[8]144碑文中几乎所有的建庙缘由都会提到: “神有所栖, 人有所瞻也。”民众信仰的对象是炎帝还是其他神灵都无关紧要, 他们所看重的,是在信奉由自己建造的祖先祠庙的过程中, 能够满足自己的世俗愿望。 正如王守恩《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中所说: “就信仰主体而言, 民众之所以崇拜某神, 是因为该神具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 民间信仰有着世俗功利的动机, 拜神必有所求, 而其根本用意不外求吉避凶、 祈福禳灾。 民众不去追求神圣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的高尚升华,而是执着于物质生活的改善、 满足和精神的慰藉、 愉悦。 他们对神的选择以实用、 灵验为标准, 有用则近, 无用则疏, 有灵则祭, 不灵则弃。 在其心目中, 神灵的等级、 来历等并不重要, 具有并能履行满足世俗需求的职能才是关键所在。”[14]75

由于明清时期高平炎帝庙碑刻内容多与庙宇的修建有关, 所以在这里重点分析明清时期与修庙有关的碑刻。 这些碑刻内容大体一致, 目前所见最早一通修庙碑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中庙村炎帝中庙无梁殿内的《创建神农太子祠并子孙殿记》, 碑文内容包括撰文者、 修庙背景、 修庙缘由、 修庙者、 修庙过程、 捐资者。 碑文在开头交代庙宇的地理位置和修建原因, 如“泫西野川西里, 有神农炎帝庙, 在常家沟之西北隅, 东接金峰生气, 西印汤帝神明。 垣墉故址, 其来久矣。 前亦时修时止, 而风凌雨剥, 更岁月久, 不修且坏”[8]170; “吾泫有上、 中、 下三庙。 在换马者为上; 在县治东关者为下; 而余乡则其中也。 奉敕建立, 其来远矣, 而创兴之始, 杳不可考。 重修则于至元之年, 及余之身三百余载, 不独风雨倾圮, 彩泽弗耀”[8]66等等。 这两段文字表面上是说炎帝庙历经风雨侵蚀, 年久失修, 所以需要重修, 但这背后的原因与民众赋予炎帝的理想色彩有关。 就信仰主体而言, 民众之所以崇拜某神, 是因为该神具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14]在当地民众眼中, 炎帝是他们的保护神、 祈雨神、 医药神、 农业神, 祖先神等, 许多不同的神职功能都归到炎帝神农的身上, 使得炎帝神农成为“箭垛式”的人物。[15]自从炎帝被列入国家祀典, 他就成了一个代表正统思想的象征, 因而被视为正祀之神, 受到民众的供奉。

高平炎帝庙碑刻内容以农业神特点居多。 古典文献中多有记载炎帝教民稼穑的情景, 《管子》云:“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 九州之民, 乃知食谷, 而天下化之。”《管子·形势》云:“神农教耕生谷, 以至民利。”[16]传说炎帝在上党地区建立省国, 带领古民完成了从游居到定居, 从渔猎到农耕的转变。 因此炎帝被当地人誉为农业神。 高平地处太行山区, 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 旱象频现, 所以百姓把求雨的愿望也寄托在炎帝身上。

炎帝作为雨神的碑刻记载出自康熙九年下台村炎帝庙的《祈雨碑》。 清康熙九年(1670年)神农镇中庙村一直干旱无雨, 民众四处祈雨但是仍然未见旱情缓解, 于是商议去炎帝庙祈雨, 结果很快应验, 此后三次都很灵验, 并在清康熙九年《重修炎帝庙并各祠殿碑记》中记载了这件事:

“岁值戊申, 六七月之间雨泽愆其, 乡人向余而言曰: ‘今者旱魃为虐, 亢旸滋甚, 远近居民之祈雨者, 几遍山川、 设坛而弗应, 秋成其无望乎?吾侪士民曷不就本庙而虔告焉?’爰同耆众, 斋肃从事, 不崇朝而滂沱沾足。 越旬日, 复祷复应。 又越旬日亦然。 自夏徂秋, 祷者三而应者三。”[8]66

这是炎帝首次在高平地区被当做雨神进行祭祀, 在清乾隆年以后, 高平地区向炎帝祈雨的现象逐渐增多, 已经出现专门招待祈雨人的民俗活动, 现存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团池村的《团池村待朴村祈雨人等饭食碑记》载:

“高邑风俗, 天旱祷雨名曰: 旱雨, 又名官水。 旱水者, 因旱祷雨; 官水者, 奉官祷雨也。 邑内旱水有五, 朴村其一。 大旱之岁, 遵邑令文票, 往羊头山祷雨, 路过团池村, 旧有待饭之规。 乃是父老传言, 实无考据。 五十六年岁则大旱, 适朴村祷雨于羊头山, 七月初十日夜宿三角村, 十一日早晨到团池炎帝庙。 村中公议, 待以水、 米粥饭一顿。 社首、 乡地恐年远日久, 再有此举。 伊或任意求索物件, 吾村中亦不知有待饭之规, 易欲滋事, 故勒石以告来者。 若伊自为祷雨, 非奉邑官文票, 路经此地, 并无待饭之规。 是为记。”[8]78

从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老百姓到炎帝所居的羊头山求雨是历代相传的。 自然条件下老百姓靠天吃饭, 对村民来讲有两种结果, 一是出现了人们希冀的风调雨顺的年景, 二是自然灾害持续发生。 从碑刻资料来分析, 当第一种年景出现时, 村民会认为是祈祷神明显灵庇佑的结果, 为了感恩神明的庇佑, 会出现庙宇不断被重修与创建。[17]明清炎帝的祭祀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自明代中后期炎帝神农祭祀在高平地区兴起以来, 不管是神农庙还是先农坛等庙宇, 其神职功能主要是保佑风调雨顺、 农业丰收。 明清时期的碑刻内容云: “在碑之人, 举家各求平安、 福利, 每岁田蚕茂盛, 普降一方, 风调雨顺。 苦雨不生, 人民康泰, 五谷丰收。”[8]28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庄镇掘山村炎帝庙的《补修炎帝庙序》就提到: “自古□昔以迄今, 兹务本者, 受农桑之赐; 逐末者, 享货值之利, 莫不立庙社, 塑圣像以承祀焉。 务本者, 思报始为耒耜之功德; 逐末者, 思□□日中为市之功德。”[8]152

高平炎帝庙除了保佑农业丰收, 生活平安, 碑文中还处处体现商人的影子。 高平木匠每年腊月二十敬鲁班祖师。 据说, 木匠用的锯子、 锛、 铇、 斧等工具是鲁班发明的。 而做犁的工匠虽然干的是木工活, 但信仰对象却不是鲁班, 而是炎帝。 据做犁的工匠说, 犁地的犁是炎帝老爷发明的。 另外, 这些做犁的手艺, 传子不传女, 所以, 做犁的人数很少, 每个地区只有一两个。 这些工匠无论是姓崔还是姓申, 大家都认姜姓为祖先。[18]

3 修庙人角色与炎帝庙的社会史意义

明清时期的炎帝庙碑刻中, 从所记叙的修庙者身份情况来看, 几乎每一次建庙祭祀活动都是民间的集体行为, 多是社首或者村中善人带头, 村民集体捐资修建, 特别是明嘉靖年之后, 官方参与很少出现在碑文中, 这与陕西祭祀炎帝的三种模式有所不同。[2]捐资者中同姓家族居多, 比较常见的是炎帝庙的宗族化、 村庄化。 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焦河村《重修炎帝神农庙碑记》载:

“泫邑南乡村名焦家河, 旧有神农庙一区, 肇创于金明昌元年, 在村西北隅, 峻岭崎岖, 人苦陟降。 迄至我朝嘉靖乙酉岁, 乡耆佥谋, 遂迁于村北古道之左, 殿宇楹廊, 故址犹存, 但历越既久, 栋圮榱败, 垣墉倾塌, 英灵何所栖焉。 □人往往视之, 漫不关心, 莫肯殚意修葺, 以妥厥灵。 □久废之秋者, 有村居耆士焦元道、 焦良卿、 焦元德、 焦朝光、 焦承秋、 焦承光、 焦国安、 焦满敖、 焦朝甫、 焦时享、 焦荣贵、 袁世海、 赵孟鹤, 谒庙瞻顾, 见其楹桷摧挠, 风凌雨剥, 神像不□, 禋祀无所, 触目伤心, 辄欲革旧宇而建新之, 谋诸阖乡而语曰: “吾辈得遂饱暖之欲, 无夭折之患, 祷应□于影响者, 皆帝所尸(施)也。 今愿为兴废之举, 何如?”众□然应曰: “其盛事也, 敢不协力以赞成乎!”于是元道等鸠工聚财, □率课成, □□经□□而修复, 照地亩以捐财, 量家资以施舍。 凡财皆敛散, 必置簿以稽查, 力作惰勤恒, 随时以省视。 以□人心激动, 砖瓦木石, 靡靳所有, □度筑削, 咸□其劳, 循序而兴工, 袭故而鼎建。 重修正殿五楹, 东翼殿三楹, 西翼殿三楹, 东廊庑五楹, 西廊庑五楹, 五道殿三楹, 牛王殿二楹, 舞楼三间, 山门楼五间。 复村西北, 创修汤王庙三楹并西廊房, 结架牢密, 盘基坚固。 由是, 殿宇岿峨, 廊庑森列, 金碧翚□, 制度邃严, 凡崇阶之甃砌, 垣壁之墁□, 咸称宏丽。 且也, 复各塑神像于其中, 视旧观□杰多矣。 是举也, 经始于万历二十九年春月念日, 落成于本年七月末旬。 鸣呼!庙貌既成, 则神有居。 凡秋冬报赛, 水旱祈祷, 咸履斯地矣。 今事告竣, 众思砻磨贞石, 丐予以言, 以纪不朽。 予惟神农, 号炎帝, 以火德王, 都于陈。 因天时, 相地利, 揉木为耒, 斫木为耜, 教民树艺, 躬亲垄亩。 然天时寒燠不常, 黎民疾病难免, 乃味百草之滋, 以疗斯民之疾。 是以民食已足, 民生已全, 泽及当时, 恩垂后世。 则夫今日重修殿宇, 正以报□世救民之功耳。 □□祠□心哉, 又岂为徼福之计哉。 兹缘庙制甫成, □录之于石, 而输财姓名, 亦勒于碑阴之后也。 姑为俚语, 以为记云。

赐进士通议大夫南京太常寺卿邑人郭东撰文

邑庠增广生员袁逊慧书丹并篆额

玉工: 李邦光 刊

住持僧人: 始池、 兴楚

石工: 李朝安

时皇明万历三十三年岁次乙巳秋月吉旦勒石”[8]188

从中可以看出, 该碑文系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对炎帝庙进行重修时撰写, 碑文首先追叙了焦河村炎帝庙创修的时间和炎帝庙迁建村北的缘由。 自明嘉靖四年(1525年)至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已经有80多年, “历越既久, 栋圯榱败、 垣墉倾塌, 神灵何所栖, 而其他人又漫不经心。 有村民耆士焦元道、 焦良卿、 焦元德、 焦朝光、 焦承秋、 焦承光、 焦国安、 焦满敖、 焦朝甫、 焦时享、 焦容贵、 袁世梅、 赵孟鹤等见庙貌损毁, 意欲革旧宇而建新之”, 村民响应, 对整个庙院予以重修, 并复塑各殿神像。 工程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告竣, “殿宇岿峨, 廊庑森列, 金碧翚□, 制度邃严”, 故称壮观宏丽。 明万历年炎帝庙修建是由12位焦姓村民发起。 此前, 明嘉靖炎帝庙碑记中有10位焦姓纠首与2位董姓纠首, 到万历年则全部为焦姓村民维修。 科大卫的研究认为, 在明嘉靖年间制定出有关祭祖和建立家庙的礼制规定后, 修建家庙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19]从此之后, 同一家族修建庙宇的活动越来越多, 人们拜祭炎帝的仪式, 在观念上还是在家庙的规制下举行的。 所以这次建庙很有可能是将炎帝庙扩充为家族祭祀的“家庙”, 这和明代“大礼仪”之后民间家庙祭祀的兴盛有关, 当地村民借重修炎帝神农庙址, 行焦河村焦姓家族祭祀之实。

同时, 在一些碑文中发现有的家族在同一庙宇的修建过程中不断重复出现, 如炎帝陵(五谷庙)7通明清时期的修庙碑文中, 申姓家族反复出现, 这反映出炎帝塑像在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状况。 再如炎帝陵现存最早的明嘉靖五年(1536年)《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煖宫记》云: “炎帝神农氏陵庙, 历代相传, 载在祀典, 其形势嵯峨, 林木深阻久矣。”[8]24其捐资人: 申得□、 申铎、 □□庄、 申智粟、 申允□、 申惟、 申守其、 申艮、 申彦举、 申□□; 明万历三十九年的炎帝陵碑也是生员申道统立[8]26; 明天启七年(1627年)《补修神农炎帝庙三嵕殿碑记》记录了本里乡约申朝卿、 信士郭岱等捐资修葺殿宇、 彩绘神像的过程及捐施者、 维首人等。[8]28其中, 社首申崇修这个名字在明代炎帝庙太子殿和清代神像地补修上出现了两次。

五谷庙的申氏家族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建炎帝庙呢?

明嘉靖五年《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煖宫记》记载了庄里村炎帝陵庙载在祀典等情况, 历朝历代朝廷派祭官代表官府到炎帝陵祭祀。 碑文最后提到: “坐之像, 其俯仰趋跄, 不能无孔子次乘之丑意以为渎, 难以瞻礼。 吾民有咨嗟不满之心, 非政之得也。”村民见到炎帝坐像, 俯仰趋跄, 有亵渎孔子之意, 所以才去重修。 这段碑文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首先, 炎帝陵庙早在嘉靖之前就载入国家祀典, 炎帝成为正祀之神; 其次, 炎帝庙兴修和发展与儒家思想的确立有紧密地联系。 从汉代开始, 炎黄文化就逐步渗透进儒学中, 发展成为儒学的一部分, 并借助儒学的思想文化主导地位, 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国家一般通过赐额或赐号的方式, 将地方信仰纳入国家正祀体系, 平衡民间信仰与官方正祀、 宗法制度的关系, 统治者将炎帝庙的祭祀列入国家祀典, 也是在推行正统的儒家思想, 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样, 儒学就为上层政治地运作与基层社会的治理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 儒家的“政治性”获取了自己在上层和民间的合法地位, 而随着其“政治性”在近代的弱化, 其合法性地位逐渐发生动摇并趋于消失。 儒学在宋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地域化”的过程, 我们注意到, 当上层政治结构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儒学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冲突策略之后, 下层社会中反而会仍残存着一些“儒学地域化”的碎片形态, 并或隐或现地发挥着制约作用, 焦姓和申姓家族自觉修建庙宇的行为就验证了此现象的存在, 这也说明儒学的部分文化基因可能恰恰是以“地域化”的形式而非上层意识形态的方式得以存留下来, 并仍艰难地发挥着影响。[20]因此, 在明清一代, 历经金元异族统治之后, 地方乡村社首在思想上追寻华夏正统, 因此在信仰塑造和道德教化方面, 他们通过频繁修建炎黄和尧帝庙宇, 不断树立汉族儒家文化思想正统。 乡约、 信士对炎帝庙的参与, 主要是维护儒家正祀礼仪传统, 引导百姓精神生活, 提升庙宇与国家治理的文化认同。

纵观明代到清代的碑刻, 人们修建的对象大多是整个炎帝庙或其某部分建筑, 也有炎帝夫人及子嗣和一些地方神, 如高禖、 关帝等。 这体现出这一时期炎帝信仰逐渐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炎帝夫人与子嗣的庙宇建筑表明明清时期上党地区已把炎帝信仰“故事化”。 此外, 在当地还流传关于炎帝家族的传说与故事, 民众将各种祈愿与庙堂化信仰结合起来。*如现存神农镇庄里村五谷庙的明嘉靖五年(1536年)《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煖宫记》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创修子孙祠碑记》。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故关村炎帝行宫有一通碑名为《创修演奇楼碑记》[8]46, 清代碑刻中也发现《中村重修舞楼碑记》 《增修炎帝庙舞楼记》等内容。 为什么明代的炎帝庙逐步增加了舞楼等建筑呢?这也同儒学地域化进程有关。 在儒家看来, 祭祀仪式只有通过音乐、 歌舞的演出, 才能完成礼的程序并实现礼的传播; 认为礼以节人, 乐以乐人, 无乐不成其礼, 无礼则乐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戏曲成为礼乐的一员时, 便可以说是无戏不成其礼了。[21]自宋金时期起, 祠庙建筑中开始出现露台、 舞亭等为满足祭祀献礼的功能需要而新修的建筑, 到明清时期, 戏剧已经发展成熟, 戏台建筑成为神庙建筑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2]

人们相信神庙是“祈福禳灾, 有祷即应”的, 因此, 建殿宇以妥神, 修戏楼以娱神, 二者均不可偏废。 演戏酬神, 一方面通过戏曲演出娱己、 娱神;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借助宗教祭祀礼仪, 强化人伦关系, 规范人的道德与行为。 将娱人和娱神相结合, 将舞楼冠以各种雅致、 绮丽的独特名称, 始于明代, 各地以此来突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追求。[23]所以在炎帝行宫将舞楼称为演奇楼, 在山西各县, 有名称之舞楼还有不少, 一般神庙戏台或称舞楼、 舞厅、 舞庭、 舞亭, 或称乐庭、 乐亭、 乐楼等。 通常在修建庙宇的同时也会注重舞楼的修建。

除了祭祀炎帝, 高平当地百姓还供奉其他神仙。 最早记载修建炎帝与其他神祇殿宇的碑刻是清顺治八年(1651年)永禄乡永禄村炎帝庙《□妆诸神碑记》, 其碑文记录了当地村民金妆炎帝、 观音诸神像的事情, 观音与炎帝同在炎帝庙中。[8]此外, 清康熙五年(1666年)中庙村炎帝中庙《重修高禖祠并太尉殿碑记》也记录了村民在炎帝庙中修建高禖祠、 太尉殿并金妆二神之像的事迹。[8]64清代高平地区的炎帝庙从殿堂结构、 奉祀神灵都呈现出三教融合的文化风貌。 宋代以后, 三教融合的观念由上层意识形态渗透到民间社会, 晋东南民祠在历代兴废的过程中逐渐由最初的小庙扩展成大庙, 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 殿堂屋舍、 配祀神灵也愈多愈丰富, 后来出现了容纳三教诸神的全神庙。[24]祀神有主次之分, 如炎帝庙的主神为炎帝, 配祀神为其它地方神灵, 他们都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这些炎帝庙碑文分析, 我们发现古上党地区炎帝庙所展现的地域文化生成中, 官祀与民祀、 儒学地域化、 村社与民间宗族力量的崛起等观念, 主导了“上古贤君”类型的炎帝信仰在基层农业社会的扎根和传播。 这其中裹挟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信息, 远非表层的信仰和祭祀仪式所能涵盖, 因此审视高平炎帝庙,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标志性地域文化”生成的历史脉络, 而且有益于我们对现代地方文化建设作深入地探讨。

[1]赵翠翠, 李向平. “仪式承包者”与民间信仰类型的建构——以陕西炎帝信仰及其精英关系为例[J]. 世界宗教研究, 2014(3): 33-45.

[2]赵翠翠, 李向平. 信仰类型及其社会建构——以陕西宝鸡地区的炎帝信仰为例[J]. 民俗研究, 2014(1): 144-151.

[3]李佐棠. 神农炎帝是中华文明的先祖[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0(1): 101-104.

[4]盛磊. 随州炎帝神农祭祀及其灵验故事调查[J]. 民间文化论坛, 2012(2): 88-92.

[5]刘守华. 炎帝神农传说在湖北的口头传承[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3(4): 15-17.

[6]汪多维. 随州的炎帝神农信仰[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9.

[7]高平金石志编纂委员会. 高平金石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8]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 炎帝古庙[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1.

[9]李玉明, 王雅安. 三晋石刻大全[M]. 太原: 三晋出版社, 2014.

[10]刘毓庆. 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1]谷峰. 神农乡纪[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12]姚剑. 关于高平炎帝陵[N]. 山西晚报, 2011-12(B26).

[13]《高平县志》编委会. 高平县志[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2.

[14]王守恩. 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J]. 世界宗教研究, 2009(4): 72-80.

[15]张舒. 民间信仰与村落秩序——以高平市庄里村五谷庙为例[D].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2013.

[16]高婧. 山西东南部地区炎帝传说与文化初探[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17]郭春梅. 从清代山西碑刻看地方社会信仰性规约[J]. 中国地方志, 2014(12): 53-58.

[18]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 典故由来: 做犁的不敬鲁班敬炎帝[J]. 炎帝文化, 2009(9).

[19]科大卫. 祠堂与家庙——从宋末到明中叶宗族礼仪的演变[J]. 历史人类学学刊, 2003, 1(2): 1-20.

[20]杨念群. “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兼谈儒学道德实践的若干形态[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3): 5-33.

[21]樊淑敏. 高平故关村炎帝行宫及演剧考[J]. 运城学院学报, 2003, 21(6): 42-43.

[22]郭华瞻. 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以明清山西为中心[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1.

[23]王福才. 高平炎帝陵及其行宫演奇楼考[J]. 中华戏曲, 2002(1): 98-110.

[24]张君梅. 从民间祠祀的变迁看三教融合的文化影响——以晋东南村庙为考察中心[J]. 文化遗产, 2011(3): 121-127.

Yan Emperor’s Beliefs an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Ancient Shangdang Area of Shanxi——Taking the Yan Temple’s Inscriptions in Gaoping Area as an Example

WEI Caihua, LI Wenp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the Yan Temple in Gaoping area from an overall view. Based on 84 pieces of inscription kept in the Yan Temple and other literatures, this paper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profi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Yan Temp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eanwhile, this paper hop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Emperor’s beliefs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ancient Shangdang area, and its historical context.

Shangdang area; inscriptions; Gaoping; Yan Temple

1673-1646(2017)03-0088-07

2017-02-09

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民俗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卫才华(1979-), 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 从事专业: 民俗学与社会发展.

K203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3.019

猜你喜欢
高平炎帝庙宇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千年古建看高平
祭拜炎帝 世界华人的信仰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炎帝: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