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飚 成君
·主编寄语·
加强结核病实施性研究促进“终止结核病”目标实现
徐飚 成君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提出了“终止结核病策略”(End-TB),其目标是2035年在全球终止结核病流行。而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结核病治疗和预防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支持系统,以及加强研究与创新是实现这一最新策略的三大重要支柱。
研究,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政策和策略措施,并通过评价和逐步实施来使政策和策略得以发展、完善和落实,使政策与结核病防治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发挥其对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施性研究是卫生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评价卫生政策、卫生服务和卫生行动的实施过程、效果和可行性,提供实证信息来改善项目的实施,制定干预措施,识别项目实施中影响质量、效用和效果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化的策略和服务。因此,实施性研究是确保政策落实、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是为从研究到政策、从政策到实施提供保障的科学平台。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也是受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威胁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政府已正式承诺响应国际社会倡议,努力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为贯彻执行《“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简称《规划》)提供了政策保障。尽管过去20余年来,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已经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但大量的研究证据提示,按照目前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要在2035年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是巨大的挑战,必须在政策和策略上开展创新,并及时转化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适宜技术和最佳实践,我国才有可能在2035年达到结核病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和消除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所承担的灾难性费用这三项具体目标。
国家和各省、地(市)和县(区)级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政策落地的第一线,也是开展结核病实施性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基地。过去的10余年里,在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实施性研究,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部分成果已转化为政策和策略,并应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践。但随着结核病疫情特征的变化、防治技术的发展和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转型,中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已发生变化,当务之急是要识别新形势下结核病实施性研究的优先领域,及时有效地开展实施性研究。2017年2月,由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结核病实施性研究专家研讨会”,就中国结核病实施性研究的需求和优先领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结核病防治专家Nobu Nishikiori博士、国家和部分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交流和研讨。
为充分发挥《规划》对中国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的纲领性作用,中国的结核病防治实施性研究应紧密围绕《规划》所指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开展,包括完善防治服务体系、多途径发现患者、规范诊疗行为、加强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医疗保险筹资支付和关怀救助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保障抗结核药物的供应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8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均应立足于对国家和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现况和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预期目标,结合和整合现有资源,确定适合于本地区的结核病实施性研究清单和优先层级。
对应于“终止结核病策略”中强有力的政策和支持系统这一支柱,实施性研究应优先考虑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管理模式创新,并开展系统性的风险评估,重点关注脆弱人群的卫生筹资、支付和关怀救助,要在当前基本医疗全覆盖(universal health care coverage)的国家卫生政策大方向下,从影响健康和医疗服务公平性的社会决定因素入手,评估现行医疗保险(简称“医保”)政策对结核病患者医疗服务公平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加强结核病诊疗和管理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能力建设和人群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公平可及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同时,通过加强就诊人群中患者发现力度、采用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和多途径及时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等手段,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阻断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为了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结核病治疗和预防服务,实施性研究应重点关注结核病实验室诊断质量的提高和结核病诊疗规范的实施,探索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的实施路径和方案,规范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诊疗和管理,关注儿童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完善和落实,加强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研究可以结合患者诊疗及时性、治疗效果、患者管理率和满意度等指标,评价不同策略和措施下的结核病诊疗和预防效果及服务质量。在患者的诊疗服务中,应同时关注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药物供应保障机制和药物使用合理性、与现有项目相结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社会支持对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转归的作用和意义。要建立友好、简便、高效的结核病监测系统,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登记报告质量,充分利用和挖掘监测平台信息来及时评价国家和地区结核病疫情及控制策略实施的效果。
实施性研究离不开第一线结核病防控人员的实证经验,更需要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理念和工作方式。要建立与政府各部门如财政、医保、民政、劳动、教育、司法等的联动机制,同时,也要探索疾病控制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间有效的沟通合作工作机制。各研究机构在实施性研究方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加大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共同厘清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践的关键环节和所需的适宜技术,为提高研究的科学性、评价其可推广性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性研究成果的展示更加离不开学术期刊平台的支持。《中国防痨杂志》是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学术平台,应发挥专家云集、读者众多、传播广泛的优势,将传播实施性研究的结果和实证经验作为首要任务,支持实施性研究结果的传播,为政策和策略的完善发展、为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的总目标做出贡献。
(本文编辑:李敬文)
10.3969/j.issn.1000-6621.2017.05.001
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君)
徐飚,Email: bxu@shmu.edu.cn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