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红茶”源流考

2017-01-12 14:42曹绪勇
中国茶叶 2017年5期
关键词:宜都精制红茶

曹绪勇

(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443300)

张新华

(湖北省鹤峰县茶叶局)

许爱国

(湖南省石门县茶叶产业办公室)

曹亦强

(中船重工集团第722研究所)

“宜红茶”源流考

曹绪勇

(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443300)

张新华

(湖北省鹤峰县茶叶局)

许爱国

(湖南省石门县茶叶产业办公室)

曹亦强

(中船重工集团第722研究所)

前 言

2015年8月,在湖北省图书馆有幸看到了民国十年版《湖北通志》,在二十二卷《物产》章节“茶类”中介绍了在湖北有名称、起源清楚、产地明确的27只茶和只有茶名没有产地和其他信息的近40只茶,其中没有找到“宜红茶”,只提到蒲圻、崇阳、长阳、五峰等地有红茶。2016年9月,五峰县研究古茶道的同仁们告诉笔者,他们查阅了保存在宜昌档案馆的“宜昌海关”自1877年设关到1940年6月活动停滞期间的资料,未查到宜红茶的相关资料,只在出口商品种类中查到有“茶”的记录。

以上两个史料证明“宜红茶”的起源与国内现广为流传的“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因1876年宜昌开埠通商后从宜昌出口的红茶叫宜红茶”的说法有较大出入。为弄清“宜红茶”的起源及发展的历史真相,笔者查阅了“宜都红茶厂”现保存在宜都市档案馆的历史资料,到湖北省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等单位查阅了湘鄂两省相关的史志类书籍,走访了宜红茶区老专家、老前辈以及老茶人后人,联合湖南省石门县茶叶办、湖北省鹤峰县茶叶局、五峰县茶叶局等单位,对各县(市)掌握的有关宜红茶和古茶道的资料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究。现将“宜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的历史资料整理出来,仅供同好者参考。

一、“宜红茶”的起源

1、红茶生产技术传入湖北

我国著名茶学家吴觉农(1897~1989)在《湖南茶业史话》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与外洋通商,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同治《巴宁县志》1872年版)”。“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同治《平江县志》1874年版)”。“可知‘广帮’来到内地试制红茶的时间应在‘五口通商’即道光22年(1842)以后,咸丰3年(1853)即‘太平天国’攻陷南京以前。”[1]我国著名茶学家和茶学教育家庄晚芳(1908~1996)在《Black Tea的词源考》一文中记有:“可见红茶之名起自1840年五口通商之后,因加工过程叶子发酵变红,被称为红茶。”[2]民国10年版《湖北通志》有鄂南开始生产红茶的记载:“道光季年,岁商群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煼,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茶箱,贮内裹薄锡,往外洋卖之,名红茶。”[3]巴宁县和平江县与湖北鄂南的通城、蒲圻相邻,红茶生产技术由福建、江西传到湖南的同时也可能就传到了鄂南。

2、鄂西开始生产红茶的时间

1985年出版的《湖北茶业贸易志》记有:“十九世纪以后,外贸有了较大发展,我省出口红茶贸易也随之兴旺起来。清道光(1821~1850)年间,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汉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1854)高炳三及光绪丙子年(1876)林紫宸、泰和合等茶商(均为广东帮)又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通过渔洋关运汉出口,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4]清光绪十一年(1885)续修本《鹤峰县志》在“物产”章节中记载:“邑自丙子年(1876),广商林紫宸来州(即鹤峰州),采办红茶。”[5]由此可知,鄂西的五峰、鹤峰等县开始生产红茶的时间应在道光末年(1842)至1876年之间。

3、“宜红茶”的诞生

笔者目前掌握的“宜红茶”起源方面的资料主要有:一是保存在宜都市档案馆的“宜红区收购处”和“宜都红茶厂”的档案资料:中南局农林部的石爽溪(1925~)等于1951年10月20日写成的《五峰长阳石门茶区概况调查报告》记载:“前清同治六七年间(1868年左右),有广东人卢某在湖南石门县泥沙镇设泰和合红茶号,专制红茶由英商转运俄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销售获利甚厚,宜红声誉亦渐著,是为宜红的发展期。”“本茶区(指石门)为宜红发祥地。”[6]《1951~1952年宜都红茶厂业务概况》记载:“宜红茶区远在六十余年前开始由广东人在石门、五峰、鹤峰边境较集中的白茶区里提倡做红茶。”[7]二是宜都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翁寿楠1962年5月采访宜昌县茶叶公司太平溪茶站技师宫美珊(1902~1970)“关于宜红茶历史”的笔记:“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商人卢次伦(1858~1929)于光绪元年(1875),最先在鹤峰县开矿业,因失利而改经营茶叶生意,在湖南石门泥沙最先创办泰和合茶商号,教茶农做红茶,此时宜昌红茶才开端。”[8]三是1993年出版的湖南省《石门县志》记载:“粤商卢次伦来石门泥沙开办‘泰和合’茶号,大量收购茶叶,加工精制‘宜红茶’,年出口量达15万公斤(3000担),畅销英国等地。”[9]四是吴恭亮先生著,台湾出版刊行的《卢次伦传》[10]。五是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门县壶瓶山镇的“泰和合茶号”主楼。

收集到的其他“宜红茶”起源方面的资料在此不赘述。

综合以上收集到的资料,作者认为“宜红茶”起源的时间、地点、人物、事项等应以《卢次伦传》中的记录为准。《卢次伦传》由原“泰和合茶号”大内总管吴习斋旅居台湾的儿子吴恭亮写成,1961年4月初版刊行,1988年4月吴先生回乡省亲扫墓时馈赠亲友,2012年4月石门县政协文史委翻印,内部发行。

《卢次伦传》记载:“宜红茶”由清末民初的广东籍实业家卢次伦于1892年在湖南省石门县宜市,以石门、鹤峰、五峰、长阳四县的毛红茶为原料,在“泰和合茶号”精制加工而成,并定名。

宜市,《湖南省石门县地名录》称泥沙、泥市,现为壶瓶山镇。座落在古镇上的“宜沙老街”青石牌坊说明此地还称宜沙;清朝初年大文学家、戏曲家顾彩(江苏人,1650~1718)从枝江县衙(今宜都市枝城镇)到容美(今鹤峰县)“考察”,途经石门县泥沙,逗留7天,所作的三首诗均称“宜沙”[11]。是因“泥”和“宜”为谐音字,还是“宜”比“泥”文雅、吉利?不得而知,但泥沙、泥市在当地又称宜沙、宜市确是不争的事实。

宜市地处石门、鹤峰、五峰两省三县交界之地,距五峰县渔洋关120里,距鹤峰县走马110里,距长阳县星岩坪(现属五峰)190里,距石门县城220里。有渫水河可行小帆船通澧水过石门到津市入洞庭出长江,渫水河在宜市上则无法行舟。因此宜市在不通公路的时代一直是湘鄂西货物集散和人员来往的重镇。

卢次伦在宜市,人称月池公或月公,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1858年8月出生,是国父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堂兄。1887年他受同乡林紫宸之邀来湖南石门,在与湖北鹤峰交界的九台山铜矿任司账,后因地界产权纠纷失利,同事返乡,他独留宜市。1889年春,独具慧眼的他认为将宜市及周边五峰、鹤峰的白茶改制成红茶,做出口生意应是富国裕民的好途径。遂回乡筹资1000两银元,聘请安徽祁红的师傅,于1890年在宜市周边茶区改制毛红茶4000斤,水路运汉口,损失三分之一,但仍获利丰厚。1891年生产毛红茶1万斤左右,仍然卖汉口。

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1892年卢次伦在宜市的松柏坪盖起制茶工厂,大门框石柱的两边都雕刻有花纹,“大门口做上柳字体煌煌巨制的金字招牌”,名叫“泰和合茶号”,下分管事、工厂管理、文书、司账、管钱、运输、总务、研讨、赈济、分庄等10个管理部门,以湖北鹤峰、五峰、长阳和湖南石门四县为毛红茶原料区,在湖南津市设津庄,在汉口设汉庄。茶号所购条形毛红茶经过秤、碎茶、筛分、风选、拣剔、焙烘、官堆、装箱、验收、品题等工艺精制后成为“黝黑而光彩”“颗颗般大的米茶”。成品茶依质量高低分为“天、地、玄、黄”四个等级。正式定名为“宜红”,其意义:“一为制造地在宜市,另一则有宜呼其红也的意味”。“一张淡绿色的纸上,印有龙凤相对,中间出现一个椭圆,椭圆中出现端庄的‘宜红’,两旁印有广东泰和合红茶号及某年某月某日制的字样,这便是宜红的身份证——商标。”

卢先生以惊人的胆识和谋略成就了中国一大茶叶品牌。泰和合茶号自成立后,宜红茶产量逐年上升,由茶号成立1892年的5万斤上升到1899年接近30万斤,达到鼎盛时期。从业人员6000余人,仰其生息者逾万人,运输的船只百余艘,骡马千余匹。其盛况真是“天地交泰,中和万物,六合同春”的景象。“宜红茶”在汉庄首经英商怡和洋行出名买办品鉴后,列为中国红茶第二位,从此名扬海外,海国流芬,享誉百余年。

民国初年,由于土匪横行、豪劣侵蚀和同行竞争,严重影响了宜红茶生产、运输;再加上英国扶持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大量生产红茶抢占中国红茶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宜红茶的外销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917年10月年近60周岁的卢次伦遂将运行25年的泰和合茶号关闭歇业,将工厂及全部设备的保管权托付给他最器重的宜市人吴习斋,把所有地产权交由覃氏土司大族,所市人覃鸿钧负责处理,将全部分庄转让给手下门生,自己回广东故里,研究佛学,颐养天年。1929年冬因病去世,享年71岁。

二、“宜红茶”的发展

从1917年泰和合茶号歇业至1949年建国以前的30余年时间里,因社会动荡、出口不畅,宜红茶处在艰难的徘徊发展时期。

1.沿用“宜红茶”品牌的茶庄遍及“宜红”茶区

宜市卢次伦的“泰和合茶号”歇业后,遍布在“宜红茶”产区的二三十个分庄,多由茶号原“买手”低价盘得,沿用“宜红茶”品牌继续经营茶叶,使“宜红茶”得以在五峰、鹤峰、石门和长阳四县产区的民间继承和发展。

(1)鹤峰的张佐臣。张佐臣(1863~1938),汉族,鹤峰县容美镇人。张早期先学屠宰,后到“泰和合茶号”当“买手”,背秤串乡收购红茶,以机敏干练受到卢公赏识,成为茶号的红人。1917年他盘得“泰和合”鹤峰分庄后,改名“圣记张永顺茶号”,开鹤峰人自设茶号先例,张除垄断经营鹤峰红茶外,还拥有上百个田庄,万余亩土地,人称“张百万”。他在鹤峰城关开骡马店,在宜都设布庄,在汉口开旅社,广聚钱财,十年暴富,“大红大紫二十年。”[12]

(2)石门的鹤顺昌红茶号。1928年鹤峰成为贺龙领导的湘鄂边苏区的中心,张佐臣成为鹤峰的首要打击对象,于是他外逃到石门的所市,联合原泰和合茶号内管家吴习斋和江西茶商熊纯臣、刘嘉吉等成立了“鹤顺昌红茶号”,由地方武装头目罗致英负责保安,共生产宜红茶5000箱,运汉口出卖,获利数倍。

(3)民生茶号的刘祥兴。泰和合茶号的高级管事刘祥兴从石门县宜市迁徙到五峰渔洋关,开办了民生茶号,后聘请渔洋关当地人黄足三(1911~1999)为大包头(大师傅),1937年首次制作“香艳”牌精品“宜红茶”成为汉口洋行的抢手货。

(4)宜市的豫丰益茶号。石门人刘受荣在宜市开设豫丰益茶号,经营几年,后来销声匿迹。还有人在泰和合茶号原址打出了股份制的公益、荣益、合荣茶号,制作精品红茶出口,只是未能恢复“泰和合”的往日光景。

2.渔洋关因“宜红茶”而繁荣

渔洋关地处鄂西腹地,五峰县东部,“东出宜都长江码头,西扼湘鄂西数县要径,南北流客汇聚,历为湘鄂山地通向江汉平原必经之道。”因此在前清道光年间,广东茶商即带来大批江西籍的制茶技术工人,到此地开设茶号,精制红茶。第一个设立茶号的为钧大福,次为高炳三、林紫宸、泰和合等4家广东帮,再次为本省人开的义成生、人华、志成等3家,到民国初年,本地人陆续设厂制茶的又有源泰、源泰恒、忠信昌等15家,前后共22家。渔洋关茶庄所请的“大包头”多为江西修水人,少数为湖南人,熟练工人也以江西、湖南、安徽和本省的鄂南为主,当地人一般为临时性的季节工。渔洋关的红茶生产在1920年前后达到最盛时期。“因茶叶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原来不足100户的小集镇,很快发展到200余户商号、作坊,特别是茶叶生产高峰期,茶工增至万余人,昼夜制作不息,数里之外,茶香扑鼻,人声鼎沸。1000多匹骡马和近100只小木帆船以及成群结队的‘背脚佬’”[13],将大量的毛红茶或简单精制品运到渔洋关各茶庄,又将精制的宜红茶水、旱运到宜都,再水运汉口转销出口,畅销国外。渔洋关素有“小汉口”之称。

在渔洋关开设茶号精制“宜红茶”的最大茶号是源泰茶庄,由当地富户宫圣修(字敬臣、号福泰,1858~1922)于清末创建,在鹤峰的燕子坪、走马坪、五峰的采花、长茂司等地设立分号“渔关·源泰红茶庄”或“宫福泰茶号”,收购毛红茶,鼎盛期年加工精制红茶5000箱以上。宫圣修有9个儿子,其中5个都从事茶叶业务。建国后1950年初“宜红区收购处”成立时,宫氏家族中的宫达山、宫直澄、宫美珊叔伯三兄弟和在源泰茶庄学过精制红茶手艺的黄足三、胡康民等最先被录用,后成为宜都红茶厂的业务骨干[14]。

3.“宜红茶”发展为公共品牌

1933年前后,湖北省银行多次带领江西、浙江、汉阳等地的茶商和制茶技工,来渔洋关开设茶号,并将红茶定名为宜红茶。尽管上世纪30年代中国红茶的国际销路并不好,但因有国家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加上宜红茶区四县的茶叶自然品质好,所以来渔洋关设庄收制红茶的茶号和年精制量又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开张茶号达9家,年产精制红茶在7000箱上下,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

在渔洋关精制加工的宜红茶由小木帆船通过渔洋河走水路运到宜都县城关陆城;若雨量不丰,水路不畅时,也用骡马驮运和人工肩挑背驮,经马料坡、凉水井、栗树垴、潘家湾、到熊渡,再沿河下行经聂家河、庙滩子、大麻林、小麻林、和尚岩、香客岩、过路滩到宜都县城中转、集并,加上陆城精制的少量红茶,用火轮或大帆船运汉口,都冠“宜红茶”销售。“其中顶好的精制米红茶,由英国的怡和、太平、杜德、天祥四洋行,美国美丰银行,德国兴成洋行分别订购;次等的红茶及花香片末,最初由苏联私营的顺丰、兴太、埠昌、源泰等四洋行订购,以后由国营的中央消费协会订购运销国外;再次等初老红茶则销内外蒙古及西北各省。”[15]“宜红茶”公共品牌就此形成。

因精制宜红茶的原料——毛红茶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初制工艺,还要经过筛分、切轧、风选、拣剔、烘焙、拼配等精制过程,颇费工夫,故又称“宜红工夫茶”,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在清末民初时成为中国工夫红茶的三大品牌(宁红1821~1850年间在江西宁州创制,祁红1875年前后由余干臣等在安徽祁门创制,宜红1892由卢次伦在湖南石门宜市创制)之一。

4.抗战胜利后宜红茶恢复缓慢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宜红茶市场有所复苏,一些精英人士尝试组建大公司如“湖北民生茶叶公司”“天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恢复生产经营宜红茶,因内战影响,均未达到预期效果,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宜红茶区四县年产毛红茶不足万担。

三、“宜红茶”的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市场的需求给宜红茶的恢复、发展带来了机遇,1950年2月“宜红区收购处”的成立标志着宜红茶进入到一个兴盛期。

1.宜红区毛红茶收购、精制的体系建设

根据1950年4月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的《中苏贸易协定》,我国向苏联及东欧各国出口红茶,并且数量年年增加,由此宜红茶的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发展。

(1)宜红区收购处成立。1950年2月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派时任中南商业部外贸局总务科长的李治平(1916~1996)等四人到五峰县渔洋关考察宜红茶区情况,在接管湖北民生茶叶公司五峰水尽司、鹤峰留驾司茶厂和渔洋关茶叶精制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宜红区收购处”,解放军一个整建制排的部队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在宜都城关成立转运站,在五峰县的五峰城、水尽司、采花台、富足溪、岗坪,鹤峰县的鹤峰城、留驾司、五里坪,石门县的宜市、深溪河,长阳县的城五河、星岩坪、都镇湾设立了13个工作站。在茶区普遍举办各种贷款,大批的粮食、土布、川盐输入茶区,解决茶农的灾荒,适应茶农的需要,广泛宣传开垦荒芜茶园,提倡中耕施肥除草,大力扶助指导茶农制红茶等一系列培植复兴工作[16]。

宜红区收购处收购毛红茶,分特字、天字、地字、元字、黄字等五级。1950年收购毛红茶12768担,调运汉口并派遣150名工人经一个多月完成精制加工,精制率55%,共生产宜红茶7000余担,恢复到了抗战胜利后的最好水平。

(2)宜都红茶厂的建立。为适应红茶快速生产发展的需要,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决定将原宜红区收购处改建为“宜都红茶厂”,1月经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批复同意,任命李治平、贺发绪为宜都红茶厂正副厂长,3月在宜都县城关奠基开始建厂,5月“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正式挂牌成立,宜都红茶厂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594平方米,车间安装有少数的简易加工机械,实行机械加手工的生产方式,年加工能力3000担,9月正式投产。

1951年4月经中茶公司同意,在宜红茶的传统生产区湖南省石门县宜市原泰和合茶号成立“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泥沙手工厂”,作为宜都红茶厂的一个分厂,由宜都茶厂领导,全手工精制。

(3)宜都红茶厂的组织机构。宜都红茶厂成立后,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紧密配合下,遍布宜红茶产区毛红茶的生产服务、收购运输的体系也日臻完备,所产的毛红茶全部由宜都红茶厂统一收购、精制、上调汉口外销,产区无其他任何一家收购毛红茶精制加工的商号。茶厂下设计划、工务、业务、财务、人事、秘书共6个股,设恩施、五峰、渔关、鹤峰、泥沙5个一级站(处),在恩施收购处下设巴东、庆羊坝、朱砂溪、五峰山、建始、茅坝、芭蕉7个工作站,在五峰城中心站下设水尽司、楠木桥、富足溪、星岩坪、城五河、采花台6个工作站,在渔洋关仓库转运兼工作站下设深溪河、曲溪、都镇湾3个工作站,在鹤峰城中心站下设走马坪、百顺桥、南渡江、五里坪、留驾司、北佳坪、王家山7个工作站,在泥沙手工厂兼工作站下设沿头河、三峰头、罗家坪、石门垭4个工作站,在宜昌县的乐天溪、邓村、古城设3个工作站,全厂共设30个基层工作(收购)站和宜昌营业处。

宜红茶区生产毛红茶的区域地壤湖北、湖南两省三个专区十六个县,即宜昌专区的五峰、长阳、宜昌、秭归、兴山、宜都,恩施专区的建始、利川、恩施、巴东、宣恩、鹤峰,常德专区的石门、慈利、桑植、大庸。涉及到种茶农户5万户,计25万余人。

宜红茶产区的恩施茶区毛红茶从陆路到巴东,再走水路到宜都;部分鹤峰、长阳茶区和全五峰茶区经陆路到渔洋关,再走水路到宜都;部分长阳茶区经水路到宜都;宜昌县及周边茶区走陆路到长江边再经水路到宜都。在宜都集中的毛红茶由宜都红茶厂精制加工后装船运汉口;泥沙手工厂负责精制常德地区和部分鹤峰茶区生产的红茶经水路也运汉口,统一交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均以“宜红茶”报关出口,主要销往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

由于国家及时组建了宜红区毛红茶的服务、收购、精制体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红茶生产措施,宜红茶的生产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宜都红茶厂1952年收购毛茶26277担,加上泥沙手工厂的收购量,宜红茶区的茶叶产量已恢复到1920年3.5万担的历史最好水平。

2.辉煌的宜都茶厂

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宜红茶出口需求,1954年湖北省政府决定扩大宜红茶的生产,在宜昌、恩施两地区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扩建新茶园,大力推广初制机械化,将原生产绿茶和白(青)茶的区域改制成红茶,同时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通过一系列扩大出口红茶货源的工作部署与落实,宜红茶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50年代末达到了历史最盛期。

随着宜红茶的出口需求不断扩大,毛红茶产量的不断提高,宜都红茶厂也迎来了她最辉煌时期。

(1)宜红茶成为宜都的代名词。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55年7月原宜都红茶厂更名为“湖北省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机器更新,到1957年底精制毛红茶的生产能力超过4万担,1959年精制出口宜红茶达到37866担,创历史最好水平。宜都成为宜红茶的精制加工出口基地,外地人士因宜红茶才知道有宜都,宜红茶也成为宜都、宜昌乃至湖北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些业界人士还将宜红茶简单理解为宜都(昌)加工的红茶。

(2)宜都茶厂促进了宜都的繁荣。在20世纪50年代,宜都茶厂除有正式固定工600多名外,一到生产季节,赶茶的临时工有近2000人,解决了当时城镇及周边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每天上下班时的人群成为宜都城关的一道风景。同时宜都茶厂成为当时宜昌地区外销出口及创利税大户,每年上缴的大量税收和利润可基本满足一个小县的地方财政支出,极大地促进了宜都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苏联高级专家三次光顾。宜都茶厂创建后一直是中国红茶对苏出口的主要货源基地,1955年4月、1957年11月、1960年5月先后三次接待了苏联高级专家和官员奥列尼科夫、格尔纳色夫、基尔纳沙夫的考察访问与指导。苏联专家多次访问宜红茶区,极大地促进了宜红茶的发展。

(4)四大红茶齐名。1955年至1957年间,宜红茶区先后在宜昌的邓村、五峰的采花、宜都的夏家湾以及鹤峰等茶区发现宜红茶汤有“冷后浑”现象,在一些山区还发现有清幽的兰花高香型红茶,这些茶外形黝黑多金毫,汤色红艳有金边,滋味浓醇回甘长。经冯绍裘(1900~1987)总技师和苏联茶叶专家奥列尼柯夫品鉴,认为这种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多,是高品质宜红茶的典型特征。宜红工夫茶品质名列全国第三。“上级红茶,与祁、宁媲美。”[17]宜都红茶厂成立后的十余年间,宜红与祁红、宁红和云南的滇红(1939年由冯绍裘在凤庆创造)在数量和质量上占中国红茶出口排名前4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3.宜红茶品牌

(1)宜红茶精制厂的兴起。由于宜红茶在生产经营中既解决了当地人们的就业,又为地方财政提供了丰厚的税收和利润,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各地纷纷办起红茶精制厂。首先是恩施分厂,位于恩施市中心,1958年开始筹建,1961年正式开工生产,年加工能力3万担。其次是1960年6月鹤峰茶厂动工兴建,当年投产生产宜红茶1700担,后产量逐年增加。后来宜昌、五峰、宣恩、建始等县都先后办厂,精制宜红茶,成品交由省茶叶公司统一出口。

(2)宜都茶厂的下放及市场的萎缩。1953年10月宜都红茶厂改属湖北省茶叶公司,1955年7月更名为宜都茶厂,1977年3月改属宜昌地区供销社,1982年再改属宜都县人民政府领导,1998年4月改制成立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

1953年10月泥沙手工厂划归湖北省茶叶公司管理,1956年8月交湖南省采购厅,“1958年茶厂迁石门县城,1959年建成投产,改‘宜红茶’为‘湘红茶’。”[18]从此湖南省不再生产宜红茶。

20世纪60年代,因中国和苏联交恶,宜红茶的出口规模大幅下降,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初,年出口量仅维持在1万~2万担之间,后办的红茶精制厂纷纷倒闭、转产,只有宜都茶厂一家仍在困难中坚守,以生产销售宜红茶为己任,承担着加工出口任务,从未间断。

(3)宜红茶的现状。进入21世纪,随着高端红茶市场看好和茶文化的兴起,宜红茶的内、外销量大幅增加,生产规模也随之增长,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3年12月1日实施的《湖北宜红茶》省级地方标准规定:湖北宜红茶是以湖北宜昌、恩施及周边生态环境相近地区茶树鲜叶生产加工而成的红茶产品,包括大宗宜红工夫茶和宜红名优茶。

目前宜红茶主要生产区域为湖北省的宜昌市和恩施州的所属县(市、区),核心县市有宜都市、五峰县、长阳县、夷陵区、鹤峰县、宣恩县、来凤县、恩施市、利川县、建始县、巴东县等十多个县,这些产茶区能初制毛红茶的茶厂(场、公司)有几百家,能精制加工大宗宜红工夫茶的企业有3~5家,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宜红名优茶以销往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为主,大宗宜红工夫茶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宜红茶作为宜昌和恩施产茶区的公共品牌,得到区域内的茶农、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这些区域出产的红茶均叫宜红茶,市场上的宜红茶只是各自的商标标识和生产厂家有所不同。宜红茶核心区的五峰和宜都还分别申报并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宜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宜红茶产区目前专做宜红茶的企业只有“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在宜都市陆城、红花套和恩施芭蕉建有3座大型现代化的宜红茶精制加工厂,年加工量超过1万吨,年出口宜红工夫茶7000吨,销售额超过2亿元。公司质量管理通过ISO9001和HACCP体系认证,具备自营出口权,红茶加工出口在全国长期排在前3位,“宜”牌宜红工夫茶及公司于2014年获“湖北老字号”称号。

备注:本文记录时间跨度100多年,其计量单位变化较多,故均以担(100斤)、箱(装茶等级不同,重量不等,平均以50斤计)、斤(500克)、里(500米)、尺(1米等于3尺)、亩(667平方米)等表示。因作者的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文中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在从事宜红茶史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宜都市政协的石明章、档案局的鄢辉尧、史志办的夏友生和明建中、农业局的孔祥亭,五峰县政协的叶厚全、茶叶局的徐坤寿,鹤峰县茶叶局的田智仁,石门县政协的唐明哲、茶叶办的马进福、档案局的陈朝栋等领导、同仁、专家们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在此成文之际特别表示感谢。

注释:

[1]中国茶叶学会:吴觉农选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41~342页。

[2]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27页。

[3]湖北通志[O],卷二十二。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民国十年版,786页,湖北省图书馆收藏。季年,意为晚年或末年。煼:音chǎo ,古同“炒”、“熏”。

[4]湖北省茶麻分公司:湖北茶叶贸易志[M]。内部发行,1985:18页。

[5]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鹤峰县志[O]。1884:70页。鹤峰县档案馆收藏。

[6]宜都茶厂档案。五峰长阳石门茶区概况调查报告[B]。陆城:宜都市档案馆,1951:1、5页。调查人石爽溪(1925~),湖南省双峰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退休。

[7]宜都茶厂档案。1951~1952年宜都红茶厂业务概况[B]。陆城:宜都市档案馆,1952:1页。

[8]宫美珊是五峰县渔洋关源泰茶庄老板宫圣修的二弟宫圣学的儿子,1950年3月任宜红区收购处泥沙工作站站长,后调宜昌太平溪茶站任评审技师。该笔记本现由翁寿楠保存。

[9]石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石门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138~139页。

[10]湖南省石门县政协文史委翻印。吴恭亮:卢次伦传[M]。2012。

[11]高润身、高敬菊:“容美纪游”评注[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6:37~51页。

[12]唐明哲:古镇秘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三明作家文丛),2012:5页。

[13]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贸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800页。

[14]渔洋关“源泰茶庄”老板宫圣修的谪孙,现居住在渔洋关镇水田街的宫自信口述。

[15]宜都茶厂档案。1950年宜红茶区情况总结[B]。陆城:宜都市档案馆,1950:4页。

[16]宜都红茶厂档案。宜红区收购处195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B]。陆城:宜都市档案馆,1950:1~2页。

[17]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阳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190页。

[18]石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石门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186页。

猜你喜欢
宜都精制红茶
宜都市温州蜜柑春季管理技术探究
花生替代精制谷物或有益心血管健康
蜜香红茶
古董鉴定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无人机监测林业有害生物初探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