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程守勤
医联体建设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我国关于医联体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正轨。各地医院在医联体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层出不穷。
日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疗集团在其医联体内部成员间推行“私人定制”模式,让医联体建设工作展现出了独有的魅力。
每周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王西华主任医师、儿科主任乔立兴等6位不同专科的主任,都会准时出现中大医院医疗集团宿迁市泗阳县中医院,开展门诊、会诊、手术以及教学查房和培训等。正是中大医院打造医联体“私人订制”的魅力,让建在泗阳县中医院呼吸科、儿科、泌尿外科、骨科、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6个专科诊疗分中心,用1年多的时间,一跃成为泗阳当地百姓认可的品牌科室。
中大医院医疗集团的院长滕皋军教授说,专科诊疗分中心只是中大医院医联体合作的一种方式,该院还推出了院区、分院、分中心、著名专家工作站、派驻专家人才等多种形式,医联体之间还分融合型、紧密型、松散型等。截至目前,中大医院已向48家集团医院派驻院长、业务副院长7人,临床科主任8人,护理部主任4人;建立专科诊疗分中心91个,专家工作站13个,紧密型合作科室49个、松散型合作科室207个;有院府合作模式,也有院院合作模式,其中,中大医院与南京市化工园区政府、无锡市锡山区政府、南京市溧水区政府等院府合作模式,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大医院医联体建设运用“私人订制”模式,因此,每一家医联体合作形式都不雷同,而“私人订制”的原则是以需求为导向。
秉承着“我们的都是你们的,你们的还是你们的”理念,中大医院将自己作为“985”高校附属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资源平台全面开放给集团内部兄弟医院,双方根据切实的需求,在建分中心、派专家、挂牌工作站、进修学习、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管理输出等全方位“自选菜单”上选择合作项目。
为此,中大医院打破了一系列惯例:免费接收各集团成员的医务人员来院进修;打破过去春秋两季招生,改为进修时间弹性管理,提早一周申请即可,学习时间不限制长短;将中大医院每月1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向集团医院同步转播;免费邀请集团医院人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和专科学术活动;邀请集团医院共同参与中大医院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撰写;优先接收集团医院的规培医师等,为48家集团医院提升水平大开绿灯。
中大医院副院长陈明报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中大医院共接收集团医院进修学习人员1200多人次,开展新技术167项目,指导并成功申报各级重点专科15个,在集团医院举办专题讲座161场,查房4435余次,联合举办继续教育项目11场,联合或帮助集团医院申报科研课题24项,指导或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举办学术会议80余场,集团医院参会人员达4000余人次。
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影像中心主任刘斌,是中大医院派驻滨海的集团医院放射科专家,刘斌和丁宏主任没到滨海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之前,该科不仅医生少,连正常出报告都很困难,当地病人不得不到盐城、南京等地就诊。如今该县人民医院的影像中心蓬勃发展,一支属地化的高水平医生团队带了起来,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中大医院本部实现了PACS系统实时联网,疑难复杂片子可以随时联系到上级医院医生会诊读片。著名医学影像与介入医学专家滕皋军教授工作站落户滨海后,滕皋军教授团队全面带动该院影像中心、介入科发展,2016年仅介入手术就突破100例,其中大部分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都可以在县人民医院完成。
中大医院院长助理徐冰告诉记者,为实现各集团成员与中大医院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中大医院分三步推进集团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所有医院基本开通了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疑难病例讨论及双向转诊系统;2/3的集团医院建立了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开通医院已占1/6;第三步希望集团成员与中大医院本部之间HIS系统全面对接。
除了让信息多跑路,中大医院还想办法让双向转诊的患者少跑路。为方便上下转诊,中大医院专门成立了集团办和双向转诊办公室,同时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建立了电话、微信、转诊单、网络转诊等多途径的转诊平台,有专人为上转患者提供全程服务,同时协调患者在中大医院治疗后的下转问题,实现了集团各医院与中大医院上下转诊患者的无缝对接。仅2017年1月~7月,集团医院实现上转危急重症住院病人6372人次。同时,能在基层医院解决的患者或手术后康复患者,转回所在地的集团医院。以泗阳县中医院为例,2016年,上转中大医院危急重症患者251人次,中大医院同期下转住院康复病人及门诊病人约300人次。今年1月~8月,泗阳上转病人199人次,下转康复病人及门诊病人约160余人。
“我们医院在县里算好的,但和苏南大医院相比,在人才和技术上还有很大距离,对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渴望已久。”盱眙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卫东说。
2015年,张卫东从中大医院医联体合作菜单上,自选了几道“菜”:点中了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教授担任盱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普外科主任,中大医院妇产科蔡云朗主任任盱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重症医学科杨从山主任担任急诊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3位专家到任后,整章建制、规范培训、严把质量、创新技术,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年来,县人民医院的普外、妇产、重症医学科,需要上转的病人大量减少,几乎95%的病人都留在当地治疗,一批批临床骨干人才成长起来。重症医学科主任杨从山介绍,目前,盱眙县人民医院的ICU病床已从4张增加到20张,医生也从4人增加到10余人,救治病种类型及成功率均得到大幅提高,一跃成为该县及周边地区名牌科室。
张卫东说,该院与中大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后,医疗技术上有专家长期派驻指导,人才培育上有弹性进修制度,学科建设上有统筹规划设计。全方位的整合发展发挥着单病会诊无法比拟的作用,令这个二级医院通过“顶层设计”“流程再造”,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瞄准三级医院定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基地落户该院,更是对医联体带动医、教、研全面发展最好的诠释。
家住宿迁市泗阳县城的李先生同样深有体会。以往做气管镜检查,都要到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如今在泗阳县中医院当地医生就可完成。该院院长薛伟介绍,仅2016年,泗阳县中医院就独立开展气管镜手术170余例,肺穿刺手术3例。而今年1月~8月,气管镜手术已达180例,一个原本技术薄弱的呼吸科,很快成为该县最具影响力的呼吸专科,病人留下来了,病床使用率也由原来的30%左右增长到近100%,分级诊疗的格局明显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