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 叶玉昌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武汉 430000
10.3969/j.issn.1674-4616.2017.03.013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781869749@qq.com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研究进展
陈 敏 叶玉昌△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武汉 430000
有数据[1]表明,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即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为CI重要病因之一,遗传和环境因素参与了AS的发生与发展。而高脂血症是AS形成的主导因素。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具有多态性,参与脂蛋白的代谢与转化过程,与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硬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现就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poE是一种多态性蛋白,参与脂蛋白的转化与代谢过程,在胆固醇(Ch)的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poE基因编码ApoE蛋白,ApoE是由2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富含精氨酸的碱性蛋白,位于第19对染色体长臂上,E2、E3、E4等位基因中,E3被认为是野生型,E2、E4被认为是突变型。在全部人群中,E3占50%~90%,E4占5%~35%,E2占1%~15%。ApoE主要存在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血浆的乳糜微粒(CM)及其β-VLDL和残粒中,还有一部分ApoE在血液中与ApoAⅡ形成复合体。有研究[2]显示,ApoE-/-大鼠予以高脂饮食饲养并予以AngⅡ刺激,可成功造成大鼠AS模型。AS的发生、发展及个体血脂水平变化均由ApoE基因多态性决定,血脂中脂蛋白的代谢与ApoE紧密相联,因为它既是肝脏细胞中CM残粒受体的配体,也是LDL受体的配体。以往研究发现ApoE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最近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卵巢颗粒细胞、肾、肾上腺、骨骼及大脑都能参与合成ApoE,在脑中,ApoE主要由星形细胞合成,其mRNA表达量占肝脏的1/3,因此,ApoE与神经组织的修复、再生及免疫调节有关。
1975年,Uterm Ann等人首先观察到ApoE多态性,利用电泳和SDS-PAGE确认ApoE的多态性,Zannis于1981年根据ApoE表型提出ApoE基因模型,认为ApoE共有6种不同基因型,3种纯合型(E2/E2、E3/E3、E4/E4)和3种杂合型(E2/E3、E2/E4、E3/FA)[3]。目前认为,ApoE基因通过影响血清中Ch和脂质的代谢来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刘国栋等[4]通过收集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进行基因测序,其中,ApoE基因表型E2型、E3型、E4型,分别占16.31%、64.52%、19.35%。通常E2表型患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低,总胆固醇(TC)较高[5-6],E4表型患者血液中LDL-C、TC均较高[7]。有研究[4]中3组基因表型三酰甘油(TG)浓度均值大小依次为E3 AS多发生在大中型弹力血管、动脉管壁内膜及内膜下,主要病理变化为脂质沉积、内膜增厚,并形成粥样或纤维脂质斑块。斑块中Ch主要来自血浆脂蛋白,LDL可增加动脉壁内Ch的内流和脂蛋白的沉积,是致AS的因素;而ApoE是血浆脂蛋白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在调节血浆Ch水平中起重要作用,是高脂血症、AS等发生的重要分子靶标。ApoE能调控血浆中脂蛋白的脂解与清除,并调控VLDL和TG的产量,对Ch和脂蛋白代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途径和非LDLR途径发挥清除血脂的作用。实验提示2等位基因既有致AS作用又有抗AS作用,ApoE具有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ApoE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激活NO合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T淋巴细胞活化,抑制白介素2产生。最重要的是,ApoE可抑制脂蛋白氧化,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而泡沫细胞正是AS主要病理改变之一。研究发现[9]ApoE基因多态性也有参与到AS的炎性反应中,Apo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发生AS的始动环节与血管外膜的炎性细胞有密切关系。血管外膜炎症可能是,如血管损伤后会有巨噬细胞出现在损伤部位,除分泌其他物质以外,还可分泌少量ApoE,内皮细胞受到刺激释放出NO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应,通过以上作用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ApoE与脂质抗原结合后,通过LDLR黏附到抗原提呈细胞上,完成提呈脂质抗原后再被相关物质吞噬,后续的炎性反应促使AS的发生和脂质的清除[10]。 马洪胜等[11]通过实验发现E2、E4等位基因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在冠心病患者中,E4/2、E4/4基因型和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E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因子。E2等位基因的作用与之相反。研究中发现,ApoE基因与HDL-C水平关系呈现E4/4、E4/3、E3/3、E2/4、E3/2型依次递增的趋势,亦证实E2等位基因为疾病保护因子。 孙赞等[12]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和15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水平和载脂蛋白基因,结果发现健康组中E3、E4等位基因携带者TC、LDL-C水平明显高于E2等位基因携带者。而冠心病组E2、E3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E4等位基因携带者。魏法权等[13]通过对Apo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的Meta分析,发现E2等位基因携带者LDL-C、TC水平下降最多,而HDL-C显著升高,提示E2等位基因降脂效果更佳,通过降低血脂水平起到保护作用。黄跃斌等[14]对94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CHD组E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下降(P<0.01),E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05)。提示E4等位基因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E2等位基因为其保护因子。健康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密切相关,ApoE2、ApoE4均能升高血脂中的TG,ApoE2则起到降低血脂中TC的作用。 目前,关于ApoE基因多态性与CI的关系,国内外进行大量的研究,但结果尚存在较大争议。Khan等[15]通过41项有关缺血性卒中与ApoE基因型关系的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ApoE基因型与CI相关。Gu等[16]进行Meta分析也发现,ApoE E4基因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关于E3、E4等位基因,周正艳等[17]研究发现CI组E3/4基因型、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E4是黎族CI的一种遗传易感因子。王秀娟等[18]研究发现ApoE E3/3基因型与E3等位基因是CI的保护因素,ApoE E3/4、ApoE4/4基因型及E4等位基因是CI的危险及易感因素。相同的,张斌等[19]Meta分析显示,E4等位基因是CI的危险因素,E3等位基因是CI的保护因子,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李学军等[20]研究发现E4等位基因是CI的危险因子,并未发现E3等位基因对CI的保护作用,而卢红艳等[21]研究也认为ApoE E4是AS性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因子,未发现E3等位基因对CI的保护作用。赵志全等[22]研究认为E3/4基因型可能是CI患者脑AS的危险因素,尚不能明确E3、E4等位基因与CI的关系。有学者对转基因鼠CI的研究发现,携带E4等位基因者较携带E3者病灶大,病情重。关于E2等位基因与CI的关系,许多研究也分歧较大。Anuurad等[23]认为携带E4和E2基因型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病危险均呈上升变化。刘红娟等[24]研究中E2等位基因在CI组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认为E2等位基因是CI的保护因子。王永卿等[25]研究认为E2/2对CI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兰翠霞[26]研究表示,ApoE与颅内AS狭窄及狭窄程度密切相关,E4等位基因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E2具有保护作用。而赵欣等[27]研究发现E2等位基因与CI之间无明显关系,提示E4等位基因是CI的危险因素,E3等位基因是CI的保护因子。然而Kokubo等[28]认为脑卒中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存在争议,可能是脑卒中分类不明确和年龄的划分不同所致,其研究认为E2是血栓形成和心源性栓塞的危险因素,E2与脑卒中的关系在>70岁的人群中减弱,年龄和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均影响脑卒中的发生。 综上所述,ApoE基因多态性与CI的关系研究中,一些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研究样本的大小、种族、年龄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这有待于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不久的将来,ApoE基因可作为卒中易感性基因预测标记,对卒中的复发提供独立及新的预测遗传因素,还为卒中的前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 [1] 王陇德,王金环,彭斌,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4):217-224. [2] 徐敏,韦舒杰,张彦,等.ApoE缺陷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1):78-82. [3] 容春莉,姚文静,陈学锋,等.高血压子代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相关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5):547-550. [4] 刘国栋,王桦,汪琦,等.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相关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2):267-270. [5] ZENDE PD,BANKAR MP,KAMBLE PS,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e polymorphism and its effect on plasma lipids in arteriosclerosis[J].J Clin Diagn Res,2013,7(10):2149-2152. [6] SCARABINO D,BROGGIO E,GAMBINA G,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s and plasma level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version to Alzheimer’s disease:A follow-up study[J].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16,171(8):1131-1138. [7] CHAUDHARY R,LIKIDLILID A,PEERAPATDIT T,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e polymorphism:effects on plasma lipid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ardiovasc Diabetol,2012,doi:10.1186/1475-2840-11-36. [8] 张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814-815. [9] 张晓明,杨继红.ApoE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ApoE基因敲除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S1):169-172. [10] BISOENDIAL RJ,BOEKHOLDT SM,VERGEER M,et al.C-reactive protein is a mediato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Eur Heart J,2010,31(17):2087-2091. [11] 马洪胜,李峰,管立学.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4):257-260. [12] 孙赞,李玲,马庆宏.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的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08,22(1):7-11. [13] 魏法权,王帅,刘学谦,等.中国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5,30(5):486-491. [14] 黄跃斌,何印蕾.ApoE基因多态性、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2009,29(22):2864-2866. [15] KHAN TA,SHAH T,PRIETO D,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and risk of strok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4,015 stroke cases and pooled analysis of primary biomarker data from up to 60,883 individuals[J].Int J Epidemiol,2013,42(2):475-492. [16] GU L,SU L,CHEN Q,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apolipoprotein E gene polymorphism and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populations:New data and meta-analysis[J].Exp Ther Med,2013,5(3):853-859. [17] 周正艳,符喜南,苏庆杰,等.海南黎族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重庆医学,2009,38(22):2822-2824. [18] 王秀娟,王彦,王静.保定市中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12):46-48. [19] 张斌,李蔚,徐芳,等.中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21-23. [20] 李学军,郭大英,曾碧映.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2012,32(18):3920-3921. [21] 卢红艳,田桂玲,程焱,等.3种类型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J].天津医药,2008,36(10):759-761. [22] 赵志全,穆俊霞,杨丰斌,等.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病人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175-177. [23] ANUURAD E,YAMASAKI M,SHACHTER N,et al.ApoE and ApoC-Ⅰ polymorphism:association of genotype with cardrovascular disease phenotype in African Americans[J].J Lipid Res,2009,50(7):1472-1478. [24] 刘红娟,汪青松,管叶明,等.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3):195-198. [25] 王永卿,吴婵娟,姚敏,等.黎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4):308-310. [26] 兰翠霞.载脂蛋白E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7] 赵欣.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8] KOKUBO Y,CHOWDHURY AH,DATE C,et al.Age-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s with stroke subtypes in a Japanese rural population[J].Stroke,2000,31(6):1299-1306. 2017-04-23)3 ApoE、ApoE基因多态性与AS
4 ApoE基因多态性与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