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许涛
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漯河 462000
10.3969/j.issn.1674-4616.2017.03.011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D-D水平变化的影响
李许涛
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漯河 462000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脑组织坏死,并伴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近年来的临床研究[1]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除神经功能损伤外,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高凝血状态等可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卒中”范畴,病因为风、火、痰、癖侵扰,致气血逆乱于脑,久则发病,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故应治以益气活血。临床已有研究[2]指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D-D水平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52±6.16)岁;并发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0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6例。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39±6.21)岁;并发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9例,高血压12例,冠心病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证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银杏达莫注射液或补阳还五汤过敏者;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以保护神经,稳定血压、血糖,降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516)治疗,20 ml/次,1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方组成为黄芪15 g,当归10 g,川芎10 g,桃仁10 g,赤芍10 g,地龙5 g,红花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临床疗效。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玉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血凝仪(南京希尔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血清hs-CRP、D-D水平。以NIHSS评分的减分率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18%;恶化:NIHSS评分无变化或增加,病死。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2.1 2组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n=38,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hs-CRP、D-D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2组hs-CRP、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hs-CRP、D-D水平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38,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急性脑梗死为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病因复杂。临床公认脑血管壁病变为急性脑梗死病理基础,而学者梁伟等[5]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脑血管壁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s-CRP为炎症标志物,可反映机体或局部炎症状态。此外,余清超[6]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屏障受损,导致脑组织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纤溶功能异常,患者D-D水平明显升高。因此,血清hs-CRP、D-D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中医理论中,急性脑梗死称为“卒中”,《内经》中所述“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本病表现极为相近,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弱,脑脉失养有关,如《景岳全书·非风》记载:“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此外,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劳倦内伤、饮酒饱食、忧思恼怒等诱因,而致痰热内蕴,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卒中。历代医家对本病治法论述颇多,清代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学说,并以补阳还五汤治之,方中黄芪具有补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虚体弱者,亦能防风邪,反胀满,与当归同用,补气之功加倍;川芎功专补血,能通肝经之脏,破症结宿血,祛头风甚神,与补气、补血之药合用,利大而功倍;桃仁、赤芍、地龙、红花等均有通络活血,散瘀止痛之功。现代药理[7]证明本方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液黏度,防止再灌注损伤。而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双嘧达莫及银杏叶提取物组成的复合制剂,双嘧达莫具有抗血栓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阻止脑血管阻塞;银杏黄酮是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可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及时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8]。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补阳还五汤联合使用,能抑制脑血管病变,减少血栓形成,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供,促进血脑屏障及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能降低hs-CRP、D-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清hs-CRP、D-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1] 付胜奇,张淑玲,史莉瑾,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0):40-42.
[2] 刘庆新,高向东,肖新兴,等.单次和分次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学报,2014,42(2):125-126.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6-62.
[5] 梁伟,刘光金,杨红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3):544-546.
[6] 余清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D-D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70-71.
[7] 丁凡,张倩茹,胡元佳,等.基于网络分析的补阳还五汤防治气虚血瘀型疾病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2):4418-4425.
[8] 李清华,包红.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4860-4862.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