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英
摘要:城市加速化的发展进程,带动了城市建筑专业的发展,很多学生选择建筑设计专业,相应的,高校也在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较强的建筑设计人才。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的设置也不能过于理论化和死板,然而目前在很多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中都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高。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变更教学方式,对应目前的发展改革教学措施,真正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本文概括了建筑设计专业中《建筑构成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实践应用。
Abstract: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Many students choose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alty. Correspondingly, the university is also trying to cultivate creative design talents with strong creative think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alty is strongly practical, so the curriculum can not be too theoretical and rigid.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in many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leading to students' weak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Therefore,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cor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eaching measures, and truly adapt to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in Architecture Design specialty.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curriculum teaching;reform;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62-03
1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以及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专业课程的现有教学方案中,理论分析课时较多,建筑设计至关重要的实践训练课程则相对较少。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各科之间的联系,各学科之间无交叉性和综合性。理论固然重要,这也是传统课程的意义所在,但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工程设计,还必须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下面以《建筑构成基础》这门课为例,对其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建筑构成基础》是建筑设计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课,是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奠基石,但其中内容多以赏析为主,用来提高学生对建筑的构图造型的审美能力,这种理论性和历史性的知识固然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但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建筑学的学生虽能按要求完成作业,但部分人对于建筑构成的概念和意义还是模糊不清,无法将美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建筑联系起来。
1.2 注重形式,学生缺乏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我国传统建筑教学课程一直受到学院派建筑体系的影响,单一强调图面效果,过于注重学生制图等基本技能[1]。而低年级学生由于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综合能力,单纯的手工技能训练使他们片面追求建筑形式而忽略建筑整体的空间、形态之间的联系,只会一味模仿当下流行的建筑构造。
1.3 创新意识薄弱
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惯性思维方式,经过专业的学习后,他们更倾向于对现有的案例进行模仿,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也不能全面考虑问题,难以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
2 《建筑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实践研究
教学模式涉及到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根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需要剔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应于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目前,关于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方法的探索
2.1.1 创设“模拟设计项目”教学场景
以“模拟设计项目”教学场景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将教学任务(理论、实践、作业和考核)以“虚拟设计项目”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之中,模拟设计实践过程或在模拟真实设计项目场景下怎样解决问题与创新。
①真实的竞标现场模拟。
传统的《建筑构成基础》课堂是单纯的填鸭式教育,只有老师作课堂演讲,课堂氛围并不活跃,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最终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而如果在课堂设置真实的建筑竞标现场模拟,则可以带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过去的作业讲评改成现场招标,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建筑方案,讲述他们的创意灵感和理念运用,包括设计的具体细节以及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都参与讨论,互相学习,由同学之间互相作出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在其中则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身份,最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做一个点评。这样的现场模拟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存在感,还能使现场气氛活跃,有助于集思广益。同时,作业题目的设计也要根据真实的招标要求,让学生提前习惯现实中的招标方案,养成时时考虑实际操作要求的习惯,这种课程模式不但能训练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设计能力,还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为其以后踏入社会投入真正的工作做好了铺垫。(见图1)
②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学反馈。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另一个缺陷就是不够注重教学反馈,现有的教学点评也大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教师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作教学调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2]。改革措施的一项要求就是根据专业特色,收集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展览,然后让学生自己评价,同时让同行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他们的客观评价模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得到更加精确的教学效果反馈。(见表1)
2.1.2 PBL教学与教务运行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①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教务管理运行模式对比(见表2)。
②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见表3)。
结论: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积累需要!
③教务运行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1)创建适应PBL教学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务管理运行模式。2)强调考核要以“教师与学生对学生现场实际能力表现”而定,建立“重能力、重过程”的新型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3)建立“着重考评教师组织引导掌控能力”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
④教务运行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
1)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考核知识,重在考评能力、态度。(社会化专业资格证书)2)定性与定量结合:学习过程定性考评,学习结果定量考核。3)主观与客观结合:学习过程主观评价,学习结果客观考核。4)过程与结果并重:PBL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考评体系。5)着重考核教师的课堂组织掌控能力。6)着重考核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促进能力。
2.1.3 教学、训练、生产、竞赛和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①教学:理论联系实践;②训练: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动手、创新能力等;③生产:教学成果;④竞赛:1)学生内部竞争;2)进行校内教学成果展竞赛,突出“应用型”学校的转型;⑤创新:设计思维、技法、材料的创新。
2.2 设计课题多样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传统教学中最大的一个缺陷,一般是全班甚至全年级共享一个课题,但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得部分学生对课题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缺乏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学改革之后,教师在进行课程题目的设计时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样化设计课题,从实际工程中选择课题,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平时的兴趣点和优势让他们自己提出课题,这样课题的多元化不仅可以打破以前课题方案千篇一律的情况,还能防止学生之间互相抄袭,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4]。(见图2)
教学改革后,课堂教学从以前的教师中心化变成今天的学生中心化,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重视,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见图3)
2.3 课程改革实践应用
2.3.1 学生实践作品成果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形成了许多作品与成果,进行了2013至2015级三届《建筑构成基础》学生成果展览,展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并在学校期刊、学校网站进行大力宣传,对学生起到了鼓励作用。(见图4)
2.3.2 设计实践——对老旧办公室的装饰装修
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积累,以2014级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为主体,对建筑设计教研室2#211老办公教学楼进行了装饰装修,同时对建筑设计专业教室也进行了墙体绘制(手绘DIY)等实践性活动,真正切切的从点、线、面、体、色彩、造型、材料和构图上诠释了《建筑构成基础》课程的实践性突破。(见图5)
3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课程教学改革,我国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较为现代化并更合理的教学模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践研究,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明显提高。此外,创新意识在学生中也越来越有突显,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具创新精神的课堂作品。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时代在不断变化,教育的发展永无止境,教学改革需要跟随时代的变迁作不断的调整,才能时时与当下的社会相适应。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国的教育改革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注:论文来源于2014年宁夏自治区级高等教学本科教学工程。
参考文献:
[1]袁铭,马怡红.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213-214.
[2]刘志峰,宣卫红.建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建筑设计4”研究性课程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267-269.
[3]刘培芳.能力培养下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山海经,2015,23:68.
[4]许娟.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