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发展、现状与保护传承

2017-01-11 22:10徐丽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徐丽娅

摘 要:柳琴戏是以徐州为中心流行于苏北鲁南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尽管首批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但是仍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通过对柳琴戏发展历史、文化变迁研究,剖析导致柳琴戏日渐式微的诸多现实因素以及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并针对柳琴戏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38-0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我国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所要研究的徐州柳琴戏就包含在其中。

二、柳琴戏简介

柳琴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一带,原与淮海戏、泗州戏、柳腔、茂腔等同属拉魂腔腔系,与泗州戏原本同一剧种,仅因新中国成立后,因流驻地不同而称谓不同。柳琴戏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曾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流传至今。后来由于流传地域的语音不同、吸收的音乐成分不同,加之区划及行政管理的原因,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才相继确立了各分支剧种的名称。1954年,当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汇演前夕,“拉魂腔”三个字作为剧种名称大家觉得不雅,经当时徐州文化主管部门提议,并与艺人商量,因主奏乐器为柳叶琴,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剧种名称改为“柳琴戏”。遂后鲁南、豫东的拉魂腔剧团相继应和,均改为“柳琴戏”。而安徽的剧团,据说因艺人多为泗州籍人而确定叫“泗州戏”。柳琴戏、泗州戏与淮海戏、柳腔、茂腔、五音戏不同,因为它们是拉魂腔系中相对独立的分支剧种,而柳琴戏、泗州戏则是同一分支中的同一剧种,只是所处地域不同而名称不同罢了。

三、柳琴戏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三百多个剧种中间,柳琴戏(包括泗州戏)类属中等偏大而又独具特色的一个地方戏,它活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从原始腔调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唱门子阶段

旧时连年的灾荒造成灾民不断地流动,灾民们年年以乞讨为生,他们在乞讨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家乡的民歌小调为手段乞讨,感觉这种方式比沿门喊叫着去乞讨容易的多,这种唱着乞讨的方式不仅能使施舍人减去些许厌烦,当然结果也比较容易得到施舍。至于当时这些难民唱的什么曲什么调,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我们只能以苏北、鲁南部分地区难民群代代相传的乞讨形式进行粗略推测。

(二)周姑子阶段

周姑子即是出家人,因为庙小,虽然不可能香火兴盛,也不会有晨钟暮鼓,但在长期以青灯黄卷为伴的修炼中,佛门诸课的唱念也应该粗知一二。这位周师太当沦落到以乞丐为伍的行列中,遂将佛门的一些音乐元素相融相汇后,拿来作为相随相伴的人群乞讨手段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因此,当周姑子介入后,柳琴戏的母体腔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表现在一是唱的曲调略有丰富,二是较原难民所唱的曲调也更动听了些,所以大家遂以习成,“周姑子”腔调也不但逐日丰富,还渐渐地向四方流传,民间也就有了“周姑子”的说法。

(三)分流阶段

柳琴戏的母体腔调随着难民逃荒必然也随之向四方扩展、流传,这些以唱周姑子为生的难民大多向临沂以南流动,与当地原有的“肘鼓子”相互融合吸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此时“肘鼓子”和“周姑子”虽然各自还保持自己的一些特殊个性,但是二者的从业人员和城乡百姓已渐渐将二者混为一谈,视为一体,这种局面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清代的康乾盛世至乾嘉时期已露出衰败端倪,各地叛乱不断,灾荒连年,许多戏曲和民间歌舞的生存条件也进一步恶化。此时长年挣扎在灾区的“肘鼓子”“周姑子”更难以维持生计。到了十九世纪的初期,终于从临沂地区形成了一次大的分流。

(四)对子戏阶段

在分流过程中,由于受到流传地区的民间说唱、语言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柳琴戏的原生状态通过两个渠道向戏曲形式的初级阶段——对子戏过渡。一是演唱形式开始从以乞讨为目的,受众为一人、一家的清唱慢慢向对口唱、说唱形式渐渐衍变到受众为多人的落地坐唱。二是演唱内容的转化,从唱门子阶段的简单上下两句腔,逐步过渡到周姑子阶段的小曲小调,在分流阶段又频繁吸纳各种曲艺说唱以及一些戏曲的唱法,到了对子戏阶段前,柳琴戏除唱腔外,又积累许多以修行劝善、伦理道德、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为内容的唱词。

为了丰富表演形式,艺人开始从单人说唱到二人对唱,后又因故事剧情叙述的需要又逐渐过渡到三至四人的组合,增加了服装道具等形式。

(五)班社阶段

柳琴戏有了对子戏后,零散艺人由版农半艺大部分就转化为以唱戏为生、为职业的艺人了。无论是灾荒之年还是年景尚好,这部分艺人也是四季以唱歌为业,不再是农闲出来,农忙回去。为了演一些故事情节较为完整的戏,以便扩大影响,增加收入,随之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艺人逐步过渡到两家、三家甚至再加上个别亲朋好友的较大组合,而这种组合的增多,必然引发互相间的攀比、竞争,因此也就诱导着柳琴戏的班社形式开始浮现。这个时期的班社演出,还主要是以农村为主,农忙的时候间或到一些较大乡镇短期演出。直到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才真正进入城市,这时也多在低档茶社、小舞台演出,稍后不久开始出现一些四五十人的大型戏班,为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管理的专业剧团做好了准备。

(六)舞台演出阶段

约在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演出形式大都进入茶棚或简易的剧场演出,演出中间(一折或一段后)由演员向观众“要零钱”,即讨钱。这时演出的剧目约比较丰富每个行当也有了一些代表性的剧目。如旦角中的闺门旦行的《四平山》、《八盘山》等;青衣行的《四告》、《点兵》等;老旦行的《断双钉》、《英台劝嫁》等。

由于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因此拉魂腔进入城市时,不少班社纷纷来徐州。这些班社都是柳琴戏中影响较大的班社,荟萃了许多柳琴戏的知名艺人,为日后建立的徐州市实验柳琴剧团乃至江苏省柳琴剧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江苏省柳琴剧团得天独厚,汇集了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许多代表艺人。

四、柳琴戏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瓶颈

虽然柳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仍然陷入了困境。

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区就云集了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荟萃了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著名艺人。当时徐州城内分布有同兴戏院、群乐戏院、民众戏院、和平戏院等十多家戏院,每日多达十台左右的戏竞相上演。但是,随着社会和观众对文化娱乐和精神产品需求上的改变,柳琴戏陷入了落魄萧条的境地。柳琴戏演员为了生计,不得不走上“自谋出路”的道路。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柳琴戏处于双重夹击中。一方面,观众戏曲艺术情感的不断淡化;另一方面,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给民间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另外,柳琴戏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断层,老一辈艺术家年纪都已经很大而新一代艺术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年轻人大多又都不愿从事这一表演。很多柳琴戏作品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内容题材创新较少,没有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不适应大众的口味。社会发展使人们的欣赏观念和娱乐方式也发生改变,大部分人的娱乐方式都是电影、电视和网络等较高媒体上进行。剧团不注重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年轻人对柳琴戏并不是很了解,有些甚至没有听过,没听过就直接导致了排斥感。政府对柳琴戏传承和发展也不够重视。

五、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一个民间戏种,柳琴戏的音乐影响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徐州柳琴戏是一个可以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且具有品牌潜力的地方文化资源。针对柳琴戏面临的现实生存境况,“博物馆式”的传承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我 们更愿意看到柳琴戏能够可持续的“活态传承”。然而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 政府、社会团体、演员、观众甚至是各行各业人员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

(一)保护好传承人

包括戏曲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研究人才,特别是对有特殊技艺和贡献的老艺术家,一定要予以特殊保护。对于优秀的新一代中青年艺术家也应予以保护和培养。我们要把老、中、青年演员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团队。

(二)柳琴戏在剧目创作、演员培养、表演形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应着力推出一代有地区影响乃至全国知名的优秀演员,要用一定的名人效应来拉动地方戏曲的发展和振兴。在表演形式上,要减少陈腐的套路,努力去追求一种在表演形式上的灵快多变,在演出内容上的鲜活生动,并在活用旧程式,使用新手段上有所创新。新一代观众,由于欣赏兴趣的改变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当代的中国传统戏曲无论是在表演内容,还是在表演形式,甚至在表演程式和声腔音乐上,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传统戏曲艺术基本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和探索,以迎合和满足当代新观众的审美情趣,也是我们争取新一代观众的必由之路。

(三)市场化运作,品牌宣传

重视柳琴戏的推广和普及。推广活动不仅可以在社会人员中展开,还可以在大中小学、专科院校展开。在培养广泛的观众的同时还能提升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柳琴戏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其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要振兴柳琴戏,就需要培养观众的热情,扩大观众群。可以通过送戏下乡、节日庆贺、广场文艺甚至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普及地方戏曲的文化创建活动。或者可以开展学术活动,举办讲座,普及柳琴戏知识,还能通过专家对群众技术的指导和点拨,从而培养群众的热情。当前,网络也成为了人们了解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现代网络无疑成为了一个信息的大平台。

我国柳琴戏当前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其了解较少,要想扩大其影响力,就必须要将其放在一个较大的信息平台上供人了解,因此,应当建立一个柳琴戏的相关网站,积极的利用网络这一传播平台加大宣传。

(四)政府应当予以一定的关注

徐州柳琴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不仅要在经济资助方面改变保护资金缺乏的局面,还要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发挥引导作用。可以要求专家和资深演员进行指导,对人才培养进行管理。只有在保存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时代的元素,柳琴戏才能重新展现出魅力。

目前,徐州柳琴戏的境况确实不尽如人意,柳琴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实令人担忧。当下我们应当对于柳琴戏这一古老的音乐文化形态如何保留下去,为传承和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尽微薄之力做出深刻的反思。

六、结语

柳琴戏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的地方剧种,在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加以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一道公共的、具有社会性的时代命题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实现柳琴戏可持续的传承,应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不断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以人为本,确立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广泛宣传、多方发动,整合社会力量,这份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必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一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2]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柳琴卷[M].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3]武爱苹,孙柏桦.柳琴戏音乐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4]李爱真,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5]闫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03).

[6]孔文.江苏省徐州地区柳琴戏的形成过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7]薛雷.徐州柳琴戏的生存现状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8]沈钰莹.徐州柳琴戏生态现状与保护传承[J].艺术品鉴,2016(08).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