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用户体验的共生设计研究

2017-01-11 19:56余君平
价值工程 2016年36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产品设计

余君平

摘要: 通过对用户体验的定义和体验层次的分析,提出了用户体验的目标是使用户在使用产品及服务过程感受到愉悦和满足。在对共生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消费者与产品的共生的本质是一种结合方式和关系。产品随着消费者个人的参与和创造而不断进化,这样的产品变得独特,并且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价值,通过共生设计实现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从设计、制造、使用过程的角度,重点论述了以提升产品用户体验为目的共生设计策略。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user experience and the level of experience, the goal of user experience is to use the product and service process to make the user feel pleasure and satisfa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laboration of the symbiosis concep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nature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er and the product is a way and a relationship of combination. Products will evolve continually with the individual's participation and creation of consumers, and such products become unique, and bear the emotional value of individuals, and symbiotic design can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the product. Finally, from the view of design, manufacture and use proc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ymbiotic design strategy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user experience of the product.

关键词: 用户体验;产品设计;共生设计

Key words: user experience;product design;symbiot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04-03

0 引言

用户体验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感受,它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吸引更多客户,进一步拓展商品的生存空间。当前,因技术、顾客喜好等因素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使产品成为短暂性的消费品,人与物品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少,这导致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的情感缺失,忽视了用户体验。共生设计强调消费者和产品之间要相互依存,通过共生设计可实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使产品具有消费者个人特质,从而使产品能引起用户情感共鸣,以达到提升户体验质量的目的。

1 用户体验的内涵

用户在体验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过程中,用户是整个体验过程的主体,是产品和相关服务的受益者。体验过程应该使用户直观且充分的了解产品功能和使用方式,并且给用户带来情感体验。正如唐纳德·A·诺曼所言“我们所依恋的实在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与物品的关系及物品代表的意义和情感”。

1.1 用户体验的定义

用户体验是用户的内心状况(倾向、期望、需求、动机、心情等)和具有一定特点的系统(复杂性、目的性、可用性、功能性等)在特定交互环境下产生的结果[1]。该定义强调用户在特定环境中使用一个产品(服务)时所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

1.2 用户体验的层次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人们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领域,可将用户体验需求分为基本功能性需求、可用性需求、易用性的需求、愉悦的情感需求这四个层次。愉悦的情感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用户体验。

1.3 情感需求的目标

作为一种高级的用户体验需求,愉悦的情感目标在于创造难忘的回忆,使用户在使用产品及服务过程感受到愉悦和满足。产品本身并不存在情感因素,但是如果与人建立情感联系,就会有生命[2]。设计产品时必须准确把握人的情感变化规律,尽量根据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产品的功能和结构,如此设计出的产品才能与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才可能给消费者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2 共生设计理念

2.1 共生概念

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共生的概念,他指出共生就是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共生”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的状态,两者互利共生,如果分开,则双方受到削弱。共生关系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核心在于不同的两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2.2 消费者与产品的共生

产品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的实体,而是随着消费者个人的参与和创造不断进化,这样的产品不仅是独特的,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个人的情感价值,因而使人与物的关系更为持久。离开了人,产品变得毫无特点,同样,离开了产品,人的情感价值将失去载体,无法得到体现。“人”造“物”,“物”造福于“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消费者与产品共生的本质是一种结合方式和关系,是人与物交流的高级形式。

2.3 共生设计

共生思想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目的是协调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共生设计实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共生,这种和谐共生关系,是以人参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使产品具有消费者个人特质,同时产品满足人的功能需求、情感需求。使产品可用、易用、好用且能引起用户情感共鸣。在设计时,除了要注重物质、科学、技术等因素,还有时刻以提升户体验为目标,要将愉悦的情感需求作为其设计的重点。将用户的情感需求与设计元素融合,通过建立用户主观情感感受和感知设计要素的关系,找出对用户情感体验有效的设计要素[3]。

3 面向用户体验的共生设计

3.1 设计过程中人与产品的共生设计

在产品设计阶段,共生设计主要体现在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过程。在网络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大数据时代,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过程已成为现实。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时时关注产品设计思路,并提出个性化建议。目前用户参与物品的设计过程,其产品定制是最可行的方式。产品定制是用户购买物品前,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产品的材质、颜色和尺寸,企业再按照用户的选项快速设计出对应的产品。快速设计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已有的产品族设计进行产品配置,将标准模块组合得到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其二,在模块组合方式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时,基于现有产品模型和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变型设计,运用动态产品模型快速实现产品配置,或是按照用户的要求改变产品的结构、功能等参数,以此得到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消费者在有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参与设计,这种方式不仅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物品独一无二性的需求,还为顾客创造了全方位的体验,让用户零距离感受设计的乐趣,以实现在一定时间或空间环境中人与物的共生,使产品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3.2 制造过程中的人与产品的共生设计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亲手制作物品,从而形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开,设计与制作也分开,造成产品的体验价值比较低。同时设计、制造与使用的分离,扼杀了人们对物品的感知力。随着“以人为本”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生产者已经开始从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让消费者参与到物品的制作中来,其目的强调物品在制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显示出制作者的意志的趋向以及个性。人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3.2.1 用户购买所需的零部件,制作相应的物品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都有严重的同质化趋势,为了得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物品,许多人萌生出动手做的想法。做你需要的,做你想要的,做市场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的作品,成为更高层次的需求。用户自行购买零件,按设计图自行组装成符合各自需求的物品。在组装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而且能锻炼动手实践能力,DIY便成为个性化的象征。比如自己DIY家具,这就代表了一种精神,即自己去做,自己体验,挑战自我,享受其中的快乐。

3.2.2 用户参与物品制作并决定形态,心手合一的快乐

动手制作能够培养制作者的感知思维和创造力,制作的过程也是充分体验参与乐趣的过程,而且动手制作“包含了劳作过程中的自尊与道德”[4],经由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的物品更有现实意义。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人拿到原始材料时会有一种动手的冲动,根据自己构想的产品的结构、形态进行制作或拼装,最后达到的结果其实没有体验制作过程所带来的乐趣重要。试想,一个孩子在过教师节时第一次动手做贺卡的场景,虽然制作过程不太“美丽”,但他制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也体验着其中的乐趣,他对于成果的期待,对于老师看到时惊讶表情的预想,都要比直接买一张成品贺卡更有意义。

用户自己决定产品的形态,并自己制造出来,使整个过程成为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也很好在使用者与物品间建立起独特联系。如意大利艾维里互动设计学院学生设计的可食用面包灯(见图1),消费者从店里把面粉和灯买回家,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各异的可食用的面包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心手合一的快乐。

3.3 使用过程中的人与产品的共生设计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征,在使用物品时,物品对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反馈,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共生状态。在用过程中,用户与产品的共生设计有以下3种方式:

3.3.1 使用过程中产品反应人的情感

产品通过感应使用者的脑电波、皮肤、心率等生理指标,以不同的色彩、形态展现人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感通过表情,姿态,语音等表达出来,产品通过传感器对这些信息进行接收,再经过处理器解码,以能被人感知的方式体现出来。

日本电子公司Neurowear最近发明了一幅“猫耳朵”(见图2),戴上以后便可以实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猫耳朵”与头巾连在一起,只要箍在额头上即可监视脑电波,之后,有一台小电脑会分析观察到的脑电波表达了何种情绪,“猫耳朵”随之相应作出表示性动作。佩戴者心情悲伤时,耳朵会耷拉下来;集中精力时,耳朵会竖起来;心情愉快时,耳朵会来回摆动。

产品反应出使用者的情感,就像人与人交互过程中对情感的感知,使得人与物的交流过程增添了感性成分,使人与物品的交流更为和谐自然。

3.3.2 使用过程中产品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

通过设计使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留下个人使用的记忆,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记录个人的使用习惯和偏好,并能方便使用者以后的使用。在物品设计中可能通过使用可记录的材料将这种使用习惯记录或者表现出来,进而使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无论是穿戴式产品,还是家电、家居产品,智能化设计让产品去感知或者预测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并能记录、学习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并可以更改产品自身的运行逻辑、参数和运行时间等。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先记录人的使用习惯,并通过数据分析,调整自身的各种属性,以适应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这种人物共生状态,将带给人非常愉悦的情感体验。

3.3.3 使用过程中产品体现用户的状态

产品以可视的方式显示用户某些方面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的可视,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设计师Fiona Carswell设计的这款健康夹克(见图3),直观的展示了吸烟是如何有害健康的:该夹克正面有两个像真肺的透明塑料肺,衣领处有进气口;如图3所示,当你抽烟时,将吐出来的烟吐到进气孔,这时塑胶肺中的材料渐渐地从鲜红色变为暗褐色,吸烟夹克通过吸烟所发生的变化正与人吸烟所引起的肺的变化一样,促使人反思吸烟的行为。

4 总结

用户参与到物品的定制、制作、使用等生命过程中,用户在有限制的条件下进行参与定制设计,自己决定产品的形态,并自己制造出来,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征,同时物品能对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反馈,这就形成了个人与物共生的一个标志,产品与人彼此受益,实现了人与物的共生。因为人的参与,使得产品具有独特个性以外,还承载了用户的感情,其结果就是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密感[5]。由此可见,共生设计提高了产品的用户情感体验价值。

参考文献:

[1]Hassenzahl M,Tractinsky N.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agenda[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6,25(2):91-97.

[2]陈为.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5):29.

[3]Jiao J R,Zhang Y,Helander M.A Kanseimining system for affective design[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6,30(4):658-673.

[4]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8,215.

[5]黄准,聂璐. 试论艺术设计中“人—物”的共生关系[J].大众文艺,2012(21):100.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
色彩渐变之美与极简产品设计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