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拼音教学中的几个按部就班说“不”!

2017-01-11 20:07谭培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口型元音音节

谭培霞

时下,一年级教学正值拼音学习时段,听课中发现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看似科学、扎实,实则效度不高,需要反思。老师,您的拼音教学会被击中了吗?

◎读音非要“科学”教授吗?

【现象一】一位教师在授课“ai ei ui”时,逐个教学都要在读音处悉心地引导学生练读“滑音”,怎么读由a滑到i,最后学生的发音结果就是“阿姨阿姨”。辛苦的孩子们怎么练习都是“阿姨”,无奈只能盲目地跟着老师这样练。

【反思】这样教学的老师不在少数,而且多数是好学的好老师。在教学之前查过一些资料,为了让自己的引导更为科学,按规律教学。在一段时间内,大家都觉得应该这样,虽然感觉课堂推进会艰涩,依然觉得这样科学,有依据。

百度一下:

iou[iou]发音时,由前高不圆唇元音i开始,舌位后移且降至后半高元音[o],然后再向后高圆唇元音u[u]的方向滑升。发音过程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前到后。唇形由不圆唇开始到后元音[o]时,逐渐圆唇。

uei[uei] 发音时,由后高圆唇元音u[u]开始,舌位向前向下滑到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e]的位置,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i的方向滑升。发音过程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后到前。唇形从最圆开始,随着舌位的前移,渐变为不圆唇。

这样的描述科学吧?的确,这是很科学的发音教材。这样教学也应该是科学的吧?未必!这完全可以当作教师在备课时的资源或中文系《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面对6岁左右的孩子是否过于生涩,如嚼天书呢?即便教师只取其一部分教授,过程依然艰涩。那么,复韵母的发音究竟应该把握到怎样的尺度呢?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形,即班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接受过一点儿学前拼音学习,且不在纯方言区长大。发音的问题不是难点,只不过,有的学生发音不饱满,不到位,不会认知到两个韵母结合发音的口型变化。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摆好第一个韵母a的口型,发ai 音,定型到i上,口型是发生了变化的,仔细听自己的发音,你会感受到是由a滑升到了i上。之后通过教师领读、指名读等方式练习(读的速度要放缓,让学生感受变化)。当三个复韵母练习好之后,教师可以表演哑剧,只动唇不出声,大家都看着老师的口型变化,猜猜老师发的是哪个复韵母的音,让大家写下来。读写之间,便将音与形结合在了一起。帮助学生通过口型变化记忆了形。这样一来,发音促进了记形,书写促进了发音,音形一体不割裂。

这个“度”的把握,我想应该比较适合吧?

◎这样的设计一定是由易到难吗?

【现象二】一位教师在教学ao ou iu复习课时,非常用心地将含有三个复韵母的17个音节书于黑板上,指名逐个拼读,学生拼读起来比较费劲,用时很长。之后又出示了12个两字词语的音节,只不过老师在音节下面书写了汉字,学生很顺畅地就拼读出了音节;之后又出示了编写的句子,有汉字也有音节,引导学生拼读,这次还没等教师开口,学生已经读出了句子。

【反思】在交流中,教师比较得意地介绍教学思路,认为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

◎真的是由易到难吗?

从学生的反应看,分明是后面的教学反而轻松,为什么教师却认为是由易到难呢?老师说,教材中的编排顺序就是这样的:由单音节到词到儿歌。那么,一定只能按部就班地从读音准、拼读单个音节、书写,再到读词、读儿歌吗?这个顺序是不可改变的吗?怎样的教学会更有效呢?

从课堂观察中分析一下,很容易地就知道:当学生有汉字的帮助时,拼读就会相对容易。连带对有生僻字的“鸟巢、鸟窝、收获、跳舞”等词语的拼读也容易了很多。为什么?

由单音节—双音节—句子,这是教师想当然的由易到难的过程,而在课堂上,恰恰相反!乃因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学习规律。学生不是零起点,是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因而简单的双音节词语和句子对学生反而容易,在个别汉字的提示下,学生的拼读容易了许多。拼音对于学生而言,本来就是抽象的,如若不能和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等联系起来,就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拼音始终会是抽象的符号。

假设教学过程改变一下顺序,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先分组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如含有同一个韵母的为一组),学生反复练读,然后擦掉汉字再读,之后再聚焦单个音节,并且打乱顺序读。这个过程对学生是有挑战的,才算由易到难吧?

这让我联系到了识字教学,教师常常认为由字→词→句,是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殊不知,单字的认读恰恰是比词语还要有难度的。因为有了语境,学生会根据经验猜读,就相当于有了猜的“扶手”。应该是一个道理吧!当然不是一概而论,特别生僻的内容除外!

我们常常认为的“难易”,真的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吗?这需要在课堂上检验!

◎拼音教学非要单打独斗吗?

教学中,会有一些教师“目标明确”,学拼音就是学拼音。每一个韵母都按部就班,照这样的顺序教学:情景图中引出复韵母,到四声朗读,到标调,到书写,到读两字音节,到找朋友练读。从初学到巩固,完全在拼音的王国里,拼读啊拼读,学生直拼读到麻木……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无论中心校还是边远校,当学生读到儿歌的时候,会很顺畅地读下来……

部编教材设置了情景图、词语、儿歌,其目的何在?

拼音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教材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而先安排了识字,幼小衔接,之后才安排拼音学习。缓冲之后呢?拼音教学依然是抽象生涩、枯燥乏味的。那么,怎么理解编者的意图,利用好教材呢?

从课堂观察中看,学生为什么到后来读儿歌时会轻松并且兴致盎然呢?因为易接受!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先让学生读一些带有这些字母的儿歌或词语,或者由教师、识字量大的孩子领读几遍。先整体读下来,然后再聚焦到含有“这个”的音节进行拼读,之后再拓展其他音节进行拼读呢?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拼音何尝不是?学生认识到学拼音能帮助我阅读的时候,兴趣自然会有。许多的儿歌就是生活中的画面,其中的故事或有趣或诙谐或奇怪,但是总归是有画面有情节的,这才是吸引孩子的东西!当孩子读下来时,头脑中已经有了“事物”“情节”,再与拼音对接,学拼读就不单纯是为了学拼音,是与阅读联系的,是与生活联系的,是与已有的经验联系的,学拼音不就相对简单了吗?

◎难道只是为了简单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改变——教学顺序的微调、教学内容的丰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先将抽象化为形象,在阅读中、生活中、情境中学拼音,再逐渐提升难度。儿歌或词语是给学生搭了一个架子,这样是否更加符合学生的建构学习呢?

由于孤陋寡闻,最近才看到韩兴娥老师编写的《学拼音儿歌77首》,韩老师将每一个字母编了一首儿歌,儿歌中含有本字母的内容反复出现,学生在朗读中,字母(音节)不断再现,教学时,教师引导强化拼读,学习拼音变得容易、有趣、好玩。由于是读儿歌,语言中有“故事”,学生兴致很高,不知不觉还积累了语言,真是一举多得!仔细琢磨韩老师的教材,始终遵循着一个规律:拼音不离字、不离词、不离句。只能在拼音中学拼音吗?儿歌只有安排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才合理吗?拼音教学一定是单打独斗来完成吗?

蹲下来看学生,我们的观念就面临着挑战,您的观念被击中了吗?

猜你喜欢
口型元音音节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轮胎挤出口型参数化设计与加工
MG动画中制作角色声画同步口型的研究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浅谈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与气息运用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