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之火,燎燃长阳一县

2017-01-11 16:57刘婷张丽琴山娜贺欢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长阳高山蔬菜

刘婷+++张丽琴+++山娜+++贺欢

“天时、地利、人和”不仅是孟子所言的作战制胜关键,也是长阳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制胜的法宝。首先是“天时”,8~9月因蔬菜生产茬口交替和夏季高温干旱及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为害,常出现夏秋蔬菜供应淡季,品种单调、供应量少,而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可缓解夏秋蔬菜供应淡季,弥补市场空缺。

其次“地利”,长阳以其独特的立体型气候而著名,全县海拔48.7~2 259.1 m,中山(海拔500~

1 200 m)地区为典型的温带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海拔1200 m以上)地区为典型的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夏季温凉,温凉的高山气候使其出产的农产品都有反季节的特性,“火烧坪球白菜”就是利用高山独特的气候特点生产的反季节蔬菜。此外高山立体气温差异明显,境内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70%以上,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使种植的蔬菜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甚佳、品质上乘。

最后“人和”,为抓好全县高山蔬菜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蔬菜办公室和高山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实和完善了高山蔬菜科研机构——长阳高山蔬菜研究所,同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建了湖北省高山蔬菜试验站,引进了龙头企业——火烧坪高山蔬菜集团公司,有力保障了高山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同时,大力改善产区内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电力、通讯、灌溉等基础设施,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为高山蔬菜的发展奠定基础,确保了高山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才孕育了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长阳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阳秀龙蔬菜专业合作社、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蔬菜企业之星。

保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

服务是保障,质量是灵魂,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就像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混乱以至于缺乏安全感,得不到信任和支持。因此,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为此,企业不断摸索,最终寻找到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一是不断加强无公害生产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途径积极组织并开展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发展无公害生产的意识,真正做到每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提高农民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自觉性。

二是严格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大力整顿和规范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开展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严格查处销售违禁农药的违法行为,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禁止有机磷单剂农药在蔬菜产区销售和使用,真正做到从源头上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严把投入品准入关。

三是加强蔬菜产品的检验、检测。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职能,在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集中上市时间,组织大量技术人员,大力开展对各地区蔬菜产品的检验、检测,确保进入市场销售的蔬菜产品农残不超标,严把市场准出关,使长阳高山蔬菜直供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畅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宜昌市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为契机,在全县高山蔬菜重点产区探索建立了蔬菜安全追溯制度,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找到冷库业主、生产农户等信息,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可控可管。

恰逢高山蔬菜上市旺季,于2001年成立的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宜昌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产蔬菜量超过400 t。为了在庞大产量中保证产品的统一品质,公司从2012年把食品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既设立质检部专司农产品检测,还在宜昌市农业局的支持下率先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成为宜昌市首批试点单位。大家只需扫描二维码标签,所有蔬菜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质检、采收、销售等信息一目了然。2016年8月,全程可视化追溯系统正式开启,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实时了解公司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

抓住机遇,创高山蔬菜品牌

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品牌的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走出长阳,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为此,长阳县加大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的工作力度,积极申报了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努力培植高山蔬菜品牌。湖北长阳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乘着长阳高山蔬菜发展巨浪而成立,如今在榔坪镇4个村建立了番茄、辣椒等蔬菜基地200 hm2,注册品牌商标“憨哥”,并获得了A级绿色食品认证。于此同时,憨哥牌商品番茄于2015年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福建等9个大中城市,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颇具竞争优势。长阳秀龙蔬菜专业合作社,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乐园秀龙”,乐园秀龙牌蔬菜远销长沙、南昌、武汉、福州、上海等地,年销售量约8 000 t左右,年创产值1 600多万元。这足以验证品牌的力量及重要性,打造特色高山蔬菜品牌,无论于企业发展还是整个长阳县蔬菜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

深山加工,延伸销售市场

目前,全县高山蔬菜已有冷库67座,112台机组,224个库门,总库容量48 867 m3,预冷量可达

1 200 t左右;有蔬菜生产合作社105家,其中有55家合作社在蔬菜生产区资丘、渔峡口、榔坪、贺家坪、火烧坪,引领6 100户农民走合作经营道路,实行规模化生产,年种植蔬菜12 000 hm2,生产量达54万t,年产值达5.1亿元;全县有蔬菜深加工企业4家,包装生产企业4家,其中生产加工能力较强的是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宜昌巴楚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集包装生产、蔬菜预冷、加工物流于一体,年生产包装箱200万个,预冷销售蔬菜4万t,在贺家坪镇紫台村建有133.3 hm2避雨设施栽培大棚,有效解决了番茄遇雨灾、冷冻等灾害天气染病的实际生产难题,并延长了采收期,667 m2增产达1 500 kg以上,增收达15 000元以上。高山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冷藏、包装、加工业的不断兴起,大力延伸了高山蔬菜销售市场,带动了蔬菜价格的稳步提高,促进了高山菜农的增收。

立足现实,重视发展忧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享受高山蔬菜发展硕果累累喜悦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背后存在的忧患。其一,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蔬菜产区农民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思想,加上长期选用单一品种,导致当地土壤结构恶化。此外长阳县高山蔬菜产业每年产生尾(废弃)菜20万t以上,虽多年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尾菜,但收效甚微,80%以上尾(废弃)菜仍然是乱扔乱放,严重污染环境,成为病虫害的孳生源,尤其是在火烧坪乡等高山蔬菜主产区已成为影响环境的顽疾。

其二,品种结构调整不够。长阳县高山蔬菜由最初20世纪80年代的番茄和甘蓝已发展到目前的大白菜、辣椒、白萝卜、菜豆等,但精细菜如莴苣、芫荽、芹菜、小香葱、红菜薹等发展面积较少,导致蔬菜上市时间集中、同类产品销售过剩、价格不稳,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其三,信息化程度低。蔬菜产业现代化就是产业信息化、技术科技化。信息化、科技化对蔬菜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而农村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相对欠缺,蔬菜产业发展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低,严重阻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科技创新,健全蔬菜技术研究和推广队伍,充实蔬菜产业科技人员,形成县、乡、村三级蔬菜技术服务网络。

忧患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进一步减少忧患,促进蔬菜产业发展,长阳县政府和百姓齐心协力进行调整。针对生态环境问题,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业经济等综合治理;企业与宜昌市环境保护检测站、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启动“高山蔬菜废尾菜循环利用”项目,将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发酵生产有机肥;为调整蔬菜结构,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资丘镇柳松坪村设立了20多hm2精细菜基地,试种红南瓜、有机花菜、菜薹、豌豆、芫荽,还投资建设67 700 m2大棚,尝试番茄避雨栽培;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和高等院校、农科院所的技术合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材料等;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先进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积极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推动全县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长阳高高的山头,远望如瀑布般倾斜而下的蔬菜地,棵棵肥硕而不失美观、居高却不胆怯的蔬菜,用翠绿而整齐的盎然生机,宣誓着坚守大山的无畏,表达着致富农人的无私,点燃着高山蔬菜产业的星星之火,同时也昭告着未来必将走得更高更远的决心!

猜你喜欢
长阳高山蔬菜
高山茶
奇怪的蔬菜
蔬菜
高山从何而来?
长阳“十三五”规划若干重点问题的思考
湖北长阳“田家新屋”传奇
高山台防雷实践
湖北长阳一村庄“微信群”捐款救人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