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美术,快乐之旅

2017-01-11 11:08张雪婷
好家长 2016年1期
关键词:童心美术游戏

文 张雪婷

游戏美术,快乐之旅

文 张雪婷

教师要遵循幼儿爱游戏的天性来组织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谋求游戏乐趣,使幼儿获得游戏体验。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亦玩亦学,玩转美术』的教育理念,从创设游戏化环境、选择游戏化内容、开展游戏化教学、进行游戏化评价四方面实施幼儿美术教育,使幼儿爱玩、好玩、敢玩、善玩。

游戏化 美术教育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所体现的是幼儿内心的自由、愉悦、创造和真美。在幼儿眼中,美术也是一种充满神奇力量的游戏,绘画是幼儿一种轻松快乐的思想放飞。孩子用天真的眼睛看世界,用快乐的心亲吻世界,毕加索用毕生的努力去追求儿童画的纯真,童画里的每一笔每一色都是孩子性情和才智的流露。把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的形式来组织童心美术教育,使游戏与美术相互融合,在实施过程中谋求游戏乐趣,让幼儿获得游戏体验,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解放幼儿天性,回归幼儿童心。

一、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无游戏化的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的实施以“说明美术活动的主题——师生问答——幻灯片展示——教师讲解及演示——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评作品”的流程开展,以教师讲幼儿听,幼儿模仿练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幼儿凭借幻灯片展示或者教师的讲解示范来完成美术活动。在目标上,教师把教会幼儿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这是没有游戏的美术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难于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和感受。

(二)美术教学与游戏相分离

把游戏作为增加趣味性的一种手段,玩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活跃气氛。教师以“邀请部分孩子来玩游戏”的个别参与来开展游戏,邀请的也是积极活跃表现力强的孩子,而由于时间的限制,大部分幼儿被忽略,没有参与游戏的机会。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和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失去了游戏的意义。

二、亦玩亦学,玩转美术

美术教育的游戏化,是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自主的。在美术课程实施中,运用游戏化手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摆脱传统式的“依样画葫芦”的方式,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解放幼儿天性,回归幼儿童心。

(一)游戏化的环境,感知美术童趣

环境作为一位“无声”的老师在美术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适宜的游戏环境是激发幼儿美术创想,开展美术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创设游戏化美术环境的过程中,用美的色彩来满足幼儿审美的需求。如:在门厅、走廊、大厅布置各种艺术品,名画;在过道、转角处、教室外的墙壁上呈现幼儿的美术作品,使幼儿在色彩美好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美。让自然界中清新的花草、别致的花盆、可爱的小贝壳、形态各异的小石头走进幼儿的生活,烘托游戏氛围。游戏化的环境让幼儿感知美术童趣,唤起童心,使幼儿爱玩,乐玩。

(二)游戏化的内容,会意美术童真

游戏化的美术内容需要教师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出发,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才能让美术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生动有趣。它需要教师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

1.从幼儿的身边选择教材

枯枝、碎布、纽扣、小石头、纸杯、小勺……富有游戏元素的材料为幼儿所熟悉:枯枝制作美丽的树花,碎布做成拼贴画,捡来的小石头绘上有趣的图案,纸杯大变身成为萝卜丝菊花,小勺做成勺子娃娃,边玩边学,玩中有学,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让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幼儿的一件件艺术品。

2.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教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利用生活中的事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获得新经验。如:下雨天,孩子们穿着雨鞋撑着小伞,踏过水塘,开心地来上学。教师抓住这生活场景,和幼儿说说雨滴在伞上的声音、雨落在水塘里的变化,尝试着脚趟过雨的飞溅,感受在雨中的惬意、画出在雨中的快乐,一次《下雨了》的美术活动应运而生。这样的美术内容使幼儿敢说敢画,激活了幼儿的表达欲望和自我创作的热情,帮助幼儿积累表现的方式,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3.从幼儿喜欢的游戏中寻找教材

在一日活动中,游戏贯穿着全过程,在游戏中也暗藏着许多美术内容。如:“丢手帕”“跳皮筋”“拍皮球”等耳熟能详的体育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各种动态,使他们亦玩亦学,对于绘画的内容自然而然有了自己的理解,在绘画时就得心应手。又如:在音乐游戏“八只小狗抬花轿”中,蕴含着“小狗抬花轿,老虎神气活现”“小狗摔跤,老虎霸道不讲理”“小狗合力把老虎摔一跤”等生动有趣的画面,以音乐游戏为呈现形式与美术活动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想象拓展,在创作时就如鱼得水,富有乐趣。

(三)游戏化的内容,舒展美术童心

游戏的种类丰富多样,游戏化教学是指根据美术教育的内容灵活设计,运用合适的游戏方式来实施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愉悦与满足。

1.小区角,大精彩

区角游戏都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所设,主体化的美术游戏为幼儿的美术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如:在“美容美发店”里,幼儿在废旧纸盒或者是铁皮圆罐上用彩带、卡纸等材料设计立体发型,供顾客选择。“小饭店”里的厨师们设计“今日菜谱”,画上鸡鸭鱼肉和青菜以及各种新颖菜品招揽生意。在医院游戏中,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发烧,开出要打针的治疗方案。在打针时,演绎出了各种状态,有的被爸爸妈妈摁住手打针,有的拉住护士的手不愿打针,还有的捂住自己的屁股不给打针,一次美术活动《打针》就在这样生动的形式下开展。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有意识地把美术内容渗透于游戏中,鼓励幼儿思考与讨论,挖掘幼儿童趣,使幼儿有机会通过游戏大胆舒展自己的美术才能,这样的组织方式使美术学习更生动,使幼儿觉得绘画就是“玩”游戏。

2.创意无限“美术节”

幼儿园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美术节。在这一周里,幼儿园从园所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家长学校、日常环节等多方面入手组织设计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如:“报纸时装秀”能激发幼儿积极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有效利用报纸、包装袋、宣传册、彩带、纸盒等进行创意时装制作,并大胆展示做“时装表演”;“巧手工作坊”打破班级界限,鼓励幼儿到同年级的各个班级去自主选择美术游戏,既有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又最大化地利用各个班级的教育资源;“亲子小制作”给幼儿和家长创造空间,利用牙膏盒、铁丝、小木棍、瓶子、乒乓球、鸡蛋壳等等使用方便、操作性强的材料进行亲子小制作。美术节的举办大大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元素,使活动更多样,兴趣点更多元。

3.快乐社区行

幼儿看到、听到的越多,得到的审美体验越丰富。带领幼儿来到社区,感受传统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朴实美;来到博物馆参观画展,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接受艺术美的熏陶;定期组织“亲亲大自然”活动,带领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户外写生”,从“春天的柳树”到“夏天的荷花”,从“小桥流水”到“亭台榭树”,美妙的大自然大大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看到更多美的事物、美的风景,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提升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

(四)游戏化的评价,拥抱美术童乐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是独特的,事物在他心里是什么样子画出来就是什么样子。因此,幼儿用心和自由画出的图画往往和成人眼中的事物标准大不相同。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特点,用一颗童心去感悟作品,不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幼儿的作品,也不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如:在评价环节中设计相应的情景,让幼儿主动自觉地开展评价。“青花瓷”活动中,教师设计“开商店”的游戏情景,把幼儿的作品摆上货架,让幼儿扮演顾客,幼儿兴致勃勃地在商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青花瓷”。在这样的游戏化评价中,教师把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评价作品的好坏,让幼儿通过介绍推荐自己的作品和评价同伴的作品来相互学习,极大地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巧手工作坊”活动中,教师设计“护照”作为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评价工具。教师根据幼儿到班级参加美术活动的情况为幼儿盖上不同的章,动手能力强的幼儿盖“巧手章”,表现力强的幼儿盖“五角星”章,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幼儿“护照”上的章来了解他的游戏情况。游戏化的评价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使评价更加简单具体,也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幼儿的表现。

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的实施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它需要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它要求教师勇于改变自己的思想,乐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善于改变自己的行为手段,适时地适当地帮助幼儿,美术教育游戏化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使美术活动呈现一种幼儿喜爱、需要的“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

(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幼儿园)

[1]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192-195)

[2]边霞.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34-136,144-146)

[3]纪秀君.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5.06.28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美术教育中童心的失落与回归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3/092/75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童心美术游戏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创意美术
童心绘天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