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1 03:02唐钊邱志泽熊大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肛瘘复杂性对口

唐钊 邱志泽 熊大芾

广东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珠海 519020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唐钊 邱志泽 熊大芾

广东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珠海 519020

目的 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三个时间段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可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效果满意。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复杂性肛瘘

肛瘘属肛肠科常见疾病,其中复杂性肛瘘管道多且杂,深部常多有死腔及支管,加重病情的严重程度。2013-02—2015-03间,我们对35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2—2015-03间在我院肛肠科进行诊治的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符合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标准[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肛周、肛门、直肠肿瘤和妊娠期妇女、结肠炎及心脑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5.13±3.68)岁。窦道长度(5.26±1.33)cm,病程(3.15±0.65)a。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48±3.71)岁。窦道长度(5.42±1.35)cm,病程(3.28±0.70)a。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术前均对2组患者行直肠指诊、肛镜检查及美蓝染色以确定内口及瘘管位置。观察组采用对口引流皮桥保留术治疗:局麻、侧卧位。探针从外口探入并作圆形切口,剥离瘘管使其与周围组织分离。在肛门边缘(瘘管上方)作切口,用以取出剥离的瘘管。注意保留两切口之间的皮桥。同时切除硬结组织;已感染的肛腺及内口。瘘道过长者,可保留多处皮桥或选择做多切口。有支管者,则将探针探入支管外口同时作圆形切口,剥离瘘管并从主管切口取出,保留两管之间的皮桥。术后每日及便后中药坐浴以维持创面清洁。皮桥周围消毒以药条嵌入。肛管外创面用红油膏外敷后改用生肌散。皮桥处填充红油膏纱条静待皮桥下肉芽生长, 并予以加压包扎至皮桥与皮下组织完全粘连。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术治疗:彻底切除瘘管,创面呈“V”状,创口填入油纱布。术后换药与观察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指标[2](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疼痛、排便不畅及流脓等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切口愈合。(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较前改善,切口未愈合,内外口缩小。(3)未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数×100%。分别于手术后、痊愈后、随访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三个时间段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其肛门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肛瘘切开、切除术后易出现漏液、漏气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而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通过合理设计方式,将一个较大切口改为几个小切口,缩小创面面积,肛门损伤轻,可降低手术对患者肛门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同时被保留的皮桥可使伤口皮缘向两侧生长,因而可明显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和缩小疤痕面积,并有效促进肛门功能的顺利恢复。术前术者应通过指诊及探针定位内口位置,明确瘘管的位置、方向和内外口结构,以彻底剥离瘘管及周围硬结及炎性组织,降低术后肛屡复发率,促进创面的愈合。本文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三个时间段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与文献报告[3-4]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的肛瘘切开术,应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选用。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2013: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17.

[2] 张少军,应光耀,高洪娣,等. 对口切剥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4):211-214.

[3] 袁先仓. 2 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 114-1 117.

[4] 张少军,应光耀,高洪娣,等.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20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5):562-563.

(收稿2016-07-19)

R657.1+6

B

1077-8991(2017)01-0072-02

猜你喜欢
肛瘘复杂性对口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