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丰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锁骨骨折的治疗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文献报道,在保守治疗中,无论是前臂吊带还是“8”字绷带均有可能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如对有移位和粉碎的不稳定的锁骨骨折,其骨不连发生率为15.0%~23.1%,骨折畸形愈合率高,且早期功能差,骨折愈合时间长。畸形愈合在某些情况下可压迫锁骨下神经血管束导致患者疼痛、患肢无力。怀疑锁骨下神经血管束受压时可行肌电图和血管造影予以确认。准确判断锁骨中段骨折移位程度对于决定治疗方式至关重要。在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可发生锁骨下动静脉及神经损伤,虽然不常见,如若发生非常危险。如果螺钉过长,可导致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锁骨上神经损伤导致其支配区感觉障碍。由于锁骨较浅,采用钢板螺钉治疗可导致钢板突出、伤口局部肥厚性瘢痕。此外钢板螺钉弯曲、断裂、螺钉松动常发生于术后1~3个月,多见于骨质疏松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采用重建钢板固定。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发生率为2.5%~4.0%,发生骨不连的潜在原因包括:感染、吸烟、骨折短缩>1.5 cm、骨折移位及粉碎、老年及女性患者。如骨折间欠稳定,可发生肥大性骨不连,而术中剥离过多可发生萎缩型骨不连。预防钢板失效的措施包括术中保护血供,术后悬吊1个月或更长,早期可行被动活动锻炼。髓内固定术后可发生因髓内固定物的针尾突出,进而发生局部皮肤刺激征。因此在选择手术切口时开口应位于锁骨内侧前下方皮质,钉尾平贴骨面折弯且尽可能短。术后早期3~4周避免主动外展、前举,减少钉的漂移。在选择锁骨骨折治疗方式时应正确判断锁骨中段骨折类型,分清稳定与不稳定骨折至关重要、,术后密切随访,术后必须悬吊1个月或更长,早期可被动活动。
锁骨; 骨折; 随访;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