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民 周维煦
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隔离演说”
编者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为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刊特邀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团队撰写“走向抗战‘月读’《蒋介石日记》(1937)”的系列文章。透过此一特殊视角,看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的感召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巨大的压力下,是如何走上抗战之路;看国共两党是如何相向而行,中国人是如何从内战的厮杀,走向共同抵御外侮的全民族抗战的。
抗战军兴,蒋介石权衡中日力量,深知敌强我弱的巨大差距,明白中国需要借助各大强国的干预与支持,故他在外交上的努力从未松懈过。蒋介石对于抗战时期外交运用的基本理念是: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吾人惟有紧握机纽,操之在我。在我之道,以正义真理为主,而以策略与权宜为辅。若至策略无效,则纯以正义处之,此所谓以不变御至变者也。
所以,尽管国际间的反应并未达到蒋介石期望的效果,但从日记的内容看,蒋介石几乎每天都在考虑如何争取国际支持的问题,所涉及的国家包括苏联、美国、英国、德国,甚至还有意大利。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的头号强国,当然也是蒋介石争取的重点。美国不满日本的侵华,但也不愿意公开支持中国以免得罪日本,蒋介石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坚持不懈地做工作。蒋认为,美国在“胡佛号”商船事件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善意,受此鼓舞,派出在美国颇受欢迎的胡适赴美,进行“民间外交”。
1937年10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Quarantine Speech),宣称“世界上无法无纪的传染病确实正在蔓延着”,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齐心协力,“反对那些正在造成国际无政府主义状态和不稳定局势的破坏条约的行为”。罗斯福表示:(一)中立或孤立政策,不能保障美国之和平;(二)对于侵略国,应如对于患疫之病人一样设法隔离之;(三)美国应与爱好和平诸国,采取积极办法,以维持和平与条约之尊严。罗斯福的演讲虽然未明确指出需要“隔离”的侵略国,但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大家都知道是日本。这个演讲表明美国准备放弃“孤立政策”,更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
与此同时,国际联盟通过报告书,明确谴责日本侵华:“日本侵犯中国领土,封锁中国海岸,轰炸中国城市,显系违反其对于《九国公约》及《巴黎和平公约》之义务。”支持会员国“援助中国”。
蒋介石10月6日得知罗斯福总统的演讲与国联的决议书,对美国的态度转变感到十分欣喜,他自记曰:
本日见美国总统宣言与国联决议,皆于精神助力甚大,惟军事局势不能转入主动地位为虑耳。
罗斯福总统的演讲,并无直接帮助中国的内容,对蒋介石而言,是“精神助力”,他内心觉得十分宽慰。但喜悦过后,仍考虑到实际的效用,感叹中国的战局不利,“惟军事局势不能转入主动地位为虑耳”。正如蒋介石在“本周反省录”之总结:“德州、正定失陷,上海蕴草浜全线被敌突破,山西崞县亦陷,军势转入危境,不能与外交优势相应,可虑也。”
尽管战局不利,但美国总统的演讲与国联决议书,对蒋介石来说,是强心针,他觉得已有“转机”出现。蒋在“本周反省录”,把这个当成是国际形势于己有利的重要转机:
国际形势因美国总统声明,有急转直下之佳象,此为抗战第一之目的,幸已奏效矣。
10月6日,蒋介石特意在南京接见美联社记者,表达对国际舆论转变的看法:
当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国际间未能协力坚持遵守条约之义务,坐令世界遭遇种种严重影响。今日本复悍然不顾,在中国全部重施其侵略,是日本直自认为彼实超过任何条约或国际法规之上。……所幸本日消息,美国国务院与国联大会均已采取谴责侵略国之步骤,此中国人民所深为感动者也。……吾人自卫之决心,始终一致,……非俟正义确立,条约重伸其尊严,吾人之抵抗决不停止。倘有关系之条约签字国家仍放任国际正义与法律之被蹂躏,使日本得继续其残暴之侵略,是无异赞助其败我亡我之计;今美总统已发表其伟论。对于人权与和平均有阐明,足令我人确信,凡坚持正义者,必可如愿以偿也。
蒋介石一直坚信自己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坚信日本侵略中国,迟早会引起他国的干预。然而,此时,他高兴得有点早。罗斯福总统“防疫隔离”演讲发表后,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并未收敛,他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只能压低论调,不了了之。国联所希望的各国支持中国的局面更未出现。
蒋介石只得在曲折反复的国内、国际形势中,继续奋斗,寻求自救之路。
1937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建国26周年的国庆。此时,中日双方在淞沪战场上相持不下,中国军队在华北呈颓势。国难之中,迎来抗战中的第一个“双十”国庆。
蒋介石这一天起得特别早,6时便到国民党党部,7时到国民政府,出席各种国庆纪念仪式。他发表的《告全国军民同胞书》讲话,通过广播传遍神州大地。蒋介石讲话的要旨为:
一、要认定抗战断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二、真正的胜利必从持久苦斗中去求,所以国民必须:(1)抱定坚苦卓绝、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2)要始终保持统一,继续巩固团结。(3)要确立必胜信念。三、在中外历史上,决没有不牺牲而能生存之民族,也没有不奋斗而可致和平的道理。
蒋介石提醒国民认清抗战是一场“持久苦斗”的战争,必须抱定必胜信念,保持团结,牺牲一切。这既是对国民说的,也是他的自我激励。
首都军民祝贺国庆的活动不时受到日机的侵扰,欢庆中不免带有不少悲壮的色彩。蒋介石在10日当天下午,与宋美龄坐车视察南京市区,他在日记中写下了巡游的观感:
下午,与妻同乘车视察,市中户户挂旗庆祝,为之一慰。
在上海战事尚未转危为安的情况下,国庆的热闹庆祝确实使蒋介石内心宽慰良多。
淞沪战场前线汇集了全国的军队,共同抗击日寇。除了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奋力抵御,坚守阵地,各个地方部队皆被动员起来,同仇敌忾。如果说华北战场上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等部队是就地抗战,那么远在广西、云南、四川的将士们,跋山涉水,赶到千里之外的淞沪战场,只为一个信念,就是用鲜血守护国土。
地方实力派中,桂系与蒋介石曾经积怨颇深,长期对抗。但大敌当前,桂系将领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各弃前嫌,共商军国大计。蒋介石在日记中多次记载与白崇禧的交流,对白的态度十分赞赏,他在10月9日之后的“本周反省录”中写道:
健生(即白崇禧)心神皆能开诚相应,殊堪嘉慰,于此忧患之中得内部团结,为最可慰之事。
因此,在淞沪战场吃紧的情况下,蒋介石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催调桂军”、“桂军加入沪战”,日记中也有不少给桂军发饷、补充的记载。蒋桂之间曾经在内战中兵戎相见,但抗战义举,远胜私怨,国仇大于家恨。10月16日,上海战局渐危,在中央军已无兵可调的情况下,蒋介石决定“乃决赴前方督促第五路军加入战线”,而第五路军便是桂系军队改编后的番号(李宗仁、白崇禧分别任正、副司令)。
当天,蒋介石诸事处置完毕,于晚上七点半由南京乘火车,赶赴苏州指挥作战。
桂系是国民党军队中作战实力较强的一支,第五路军出师抗日,有一首响亮的《第五路军军歌》,歌词有:
五路军,五路军
我们是广西子弟兵
我们是铁打的队伍
维护中华民族
不做奴隶人
五路军,五路军
不损失一寸土地
誓把鬼子赶出国境。
根据《毛泽东年谱》,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委会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至此,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更进一步。然而,这一事件,未见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
本周的国际形势发展,使蒋介石重新燃起了促使国际关注中国,阻止日本侵略的希望:九国公约会议预定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11日,蒋介石在日记写道,“国联与九国公约会议之结果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1年底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国际会议,亦称“华盛顿会议”,会上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公约的核心是强调各国“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在此基础上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限制了当时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九国公约》具有国际协定的性质。日本全面侵华,明显破坏了《九国公约》,也损害列强各国的在华利益。所以蒋介石想借九国公约会议的国际场合,让列强逼迫日本停止侵华行径。
13日,蒋介石对九国会议的考虑更多,他日记中写道:
预定:一、对美国宣传。二、公约会议提出证物。……
注意:一、设法使倭参加九国会议。二、使美国总统主张公道。三、使俄、倭战争提早发动。四、使意国不妨碍会议。
蒋介石计划在九国公约会议上,以大量证据控诉日军在中国使用毒气武器。他所担心的是日本找借口不参加布鲁塞尔会议,那会议的决议对其就会失去效用,他思索如何运用外交,使日本参加九国公约会议,同时,使日本盟国意大利不要为其帮腔。
10月16日,九国公约会议经决定,将于本月3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美国正式接受邀请。当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国际形势似渐好转乎。”并在“下周预定表”中明确列出“一、沪阵实施出击。二、对九国公约会议之准备。”
两次面对日本侵华,蒋介石都对国际干涉有很大的幻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将事变诉诸国际联盟,这次又想在九国公约会议上有所作为,这当然可以理解,力不如人,只能幻想借助外力。但这次幻想,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此时,淞沪战场中国军队已呈现明显劣势,理应收缩战线。蒋介石也意识到此点,他在9月24日日军援军到达后,就有后撤阵地、持久作战的考虑:
敌增援部队既到,第四军溃败与六十六军损伤奇重,不如乘敌被我击退之时,设法后移,加强后方兵力,但仍留相当兵力在原阵地牵制,以玩弄倭寇,故决撤至罗刘线本阵地守各据点,以达逐步抵抗之目的。
但是,如果中国军队坚守上海,与日军血战,则中国代表在九国公约会议上的发言会有坚强的后盾,世界各国的观瞻与支持力度定然不同。蒋介石权衡再三,打消了后撤的念头,反而决定增兵上海,调动战斗力不错的桂系。
这个“政治正确”的决定,在军事上却犯了兵家大忌:一是临阵改变战略,淞沪会战最初确定的目标,是乘敌不备,将在上海的日军赶走。此目标未能达到,日军大量增兵,原处攻势的国军变成了守势,此时应该及时收缩,保存有生力量。二是桂系战斗力固然较强,但长途奔袭劳顿,陡然间投入战场,与中央军彼此不熟悉,难以形成配合。
蒋介石误以为九国公约会议是个机会,不知道却是个坑,他做出错误的军事决定,导致淞沪会战溃败,大量国军有生力量被歼。
1937年的10月18日,为旧历九月十五日,为蒋介石51岁之生日(若按西历来算,正是50周岁)。
半个世纪前,在浙江奉化溪口的玉泰盐铺,蒋家新添一名男丁;而半百年后,此男儿身为中国军民之领袖。年过半百,应该是人生经历、阅历丰富的黄金阶段,应该好好庆祝。一年前,蒋介石50大寿时,全国庆祝,何等的风光,而一年之后的今天,蒋却陷入人生最大的考验。
蒋介石一生都很在乎自己的生日,这一次当然不会忘记。前一天,他亲临苏州,筹划战局。1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本日为旧历九月十五日,为余五十一岁初度,忧患以此为最甚乎。
他也意识到此时是一生中忧患最甚的时刻,原本生日的喜悦,却为现实的困局而焦躁不安,日记中多有记载:
对冯(玉祥)属取消第六战区,言后自嫌太快,于心不能释然也。
近日心境甚郁结,小事不能开展。戒之。
蒋介石意识到焦急郁结的心情,会有不好的影响,决心“戒之”。在接下来几天日记的抬头,蒋介石不断用言语来自我激励,重振信心:
19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日 忧患为安乐之本。
21日 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生死存亡,听之于天,成败利钝尽我人事而已。
这些文字表明,蒋介石在重压之下没有放弃,战火中的生日,也使他受到锤炼,斗志昂扬,浴火重生。
除了指挥淞沪战事,遥望华北局势外,蒋介石更是凝神聚气,关注各国外交态势。他认定,要想让日本停下侵略步伐,西方列强必须协力以助。10月17日,中国政府正式接受九国公约会议邀请,决定出席。蒋介石反复思索如何应对九国公约会议之方针。19日,蒋电在罗马的蒋百里,指示与意大利洽商方针,希望意大利即便不助华,至少亦要坚守中立态度。然而,传来的消息是意大利似乎将要在会上为日本辩护。故蒋介石日记在20日中有“对意国之惊(警)告”语句。
23日日记中,蒋介石写下了对九国公约会议的“方针”:
甲、不得妥协;乙、不拒绝调解;丙、调解不成之责,由敌人负之;丁、目的使各国怒敌,作经济制裁,及促英、俄参战;戊、上海与华北为整个不可分之解决。
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第四条“目的使各国怒敌,作经济制裁,及促英、俄参战”。当然,事实证明,这只是蒋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
正当蒋介石为九国公约会议踌躇之际,上海战局却有了极大的变化。
蒋介石将桂系军队投入淞沪战场,意欲此援兵可以支撑危局,拖延些时间。不料,桂系军队参战后,远途跋涉,不熟悉战场形势,更无协同作战经验,反遭挫败,不可收拾,因之全线动摇,蒋介石不禁在日记中叹道:
满拟以桂军加入战线为持久之计,不料竟以此为败因也。
沪战反因桂军参加,而致退后至走马塘之线,殊失所望。
蒋介石应该检讨,这一结果是他自己的错误判断与指挥不当造成的。但是,桂系军人表现出来的斗志与团结精神,还是让蒋介石感到鼓舞,他写道:“国内军人团结精神较前增强,是抗战之效果也。”
在华北的山西战场上,国军战线仍是危局不断。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判断,如果日军占领太原,在太原以北的国民党抗战部队将溃乱无序。因此,他指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九师和八路军总部做好转移布局,以便开展进一步的持久游击战争。
10月下旬,淞沪战事愈发紧急。蒋介石将桂系投入战场后,形势不见好转,反而更糟,为全局计,他不得不下决心实行战略撤退,以转移主力。
进入9月底后,蒋介石其实一直在“坚持作战”与“撤出战场”之间摇摆,因为九国公约会议召开在即,他才决定在上海坚持。10月2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以“抗倭必须到底,不背初衷,则虽败亦成”自勉。但当天,国军第三十三师在老人桥附近溃退,以致全线动摇,而26日大场阵地失陷,蒋介石感到“沪战不能不变换阵地”,于是决定乘夜色掩护“移转部队,但闸北仍令派留一团死守也。”淞沪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毕竟在上海投入精兵,打了这么久,国内外的舆论焦点都在上海,决定撤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军民士气的打击,蒋介石不能不顾虑“沪战不利之影响”。他能想到的,是对内、对外发表宣言,其要点是:
甲、沪战未列入整个抗战计划之内,一时与局部之得失,无关全局之胜败。乙、抵抗到底,决无妥协余地。丙、国际调解则可,直接交涉则不可。
对蒋介石而言,淞沪战场实为抗战的主战场,投入了中央军精锐部队,志在必得。在撤退之时,却故作轻描淡写地说“沪战未列入整个抗战计划之内”,确实有些自欺欺人,但也有些势不得已。但他强调这只是局部的失利,无关全局胜败,一定“抵抗到底”,则表达了他坚定的决心。蒋介石会见了英、美各国记者,传达了上述的信息。
27日下午,蒋介石赶赴苏州,布置军队转移,接见前线高级军官,鼓舞士气。与以往只是在前线一天不同,蒋介石这次在前线待了三天。他对第三战区的军官训话的要点如下:
(一)此次淞沪战争已给倭寇以绝大的打击,充分表示了我们军人为国家、为主义决死抵抗的精神。(二)我们要纪念光荣战死的官兵,就要继续他们牺牲的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三)高级将领应加倍勤劳,认真研究,改进部队的缺点,……增大战斗的力量。(四)今后作战应注意下列六个要点。(本文从略)(五)此次转移阵地,我们已移至沪战最后一线,大家应抱定牺牲的决心,抵死固守,誓与上海共存亡。(六)我们过去光荣壮烈的牺牲,已提高军人的荣耀和国家的地位。……(七)希望大家发扬过去拼死决战的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在一个命令之下同进退、共生死,保持已得的光荣,争取最后的胜利。
蒋介石在部署撤退之时,仍不忘一些细节,他在27日日记中写道:“战时夜间不下国旗。”这一方面是向世人表现中国军民枕戈待旦,誓死决战;另一方面,也有迷惑日军的作用。
而更令世界瞩目的是,中国军队一面用鲜血汇成的“旗帜”,那就是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的官兵。
四行仓库是位于上海闸北区苏州河西岸的一座混凝土建筑,是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战争中被当作第八十八师的指挥所(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蒋介石命令部队撤退时,必须派兵守卫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因此,以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了一个400多人的加强营,由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死守四行仓库(为迷惑敌人,宣传上是说有一个团的建制,800余人守卫四行,故被称为“八百壮士”)。
从10月27日至11月1日,中国守军在日军轮番进攻之下,坚守不退,极大地鼓舞上海市民的抗日斗志,也让在距四行仓库一河之隔租界里的外国人士,看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蒋介石27日的日记高度赞扬了守军的英勇,在其日记中详细记录团以下部队作战的情形,实属罕见:
我军残留一团兵力于闸北,以示死守,感动中外心理甚大,且表最敬之诚意,而视敌军令我被俘之士兵自挖坟坑后,排队用机枪射杀后,堆埋之残忍野蛮行动,皆为之唾骂不置之人格,不啻有霄壤之别,此战虽退犹荣,乃天父所赐也。
谢晋元与孤军四连长
次日,同样赶赴上海慰问伤兵,且中途车祸受伤的宋美龄与蒋介石相见,向蒋介石转述了上海各国军人感叹中国孤军英勇奋斗之敢死精神,其中提到英国司令感动到“声泪俱下”。
蒋介石对于谢晋元部的情况十分关心,在其苦守四日后,蒋介石颁令对谢部奖赏。10月30日,蒋介石记道:
回京祷告后休息,对前方阵地未稳定以前常用怀念,尤以闸北四行库之谢元晋(晋元)部进退生死为念,决定撤退,因其目的与任务已经达成也。
10月31日,蒋介石又记:
谢晋元部死守闸北一隅,用以精神打击敌军之一道,今其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荣誉之撤退。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应有一定限度,至此乃可不作无为之牺牲,是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谢晋元奉命率残部退入英租界内,其英雄事迹,传遍全国。
淞沪会战,从开战之初的信心满满,到最后不得不撤退,对蒋介石不可能没有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更没有被击倒,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不仅激励军民,也给自己打气。他在30日写道:
有我在世,中国必能挽救,此非特自我之自信,实已成为中外人士普遍之心理矣。余何自惧乎?
淞沪会战最终失利,也让中共领导人认识到,中国军队无法与日军展开大规模阵地战,必须采用游击战法。毛泽东会见英国记者贝特兰时指出:“军事上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采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避免一切被动呆板的战法。如果大量军队采用运动战,而八路军则用游击战以辅助之,则胜利之券,必操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