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农
1954年,王震(右)与陶峙岳(左)在垦区
1949年,王震率部挺进新疆,陶峙岳将军率领十万国民党官兵和平起义,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入疆。新疆和平解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王震、陶峙岳一起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建设立下了赫赫功劳。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取得全国胜利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隆重召开,这是吹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政权的号角,是动员会、出师会。
中央候补委员王震与中央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等一行于2月17日由西北前线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中共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会。到会的有中共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共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有关人员12人。王震在会上发言表示:“我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新疆去!”毛泽东当即插话说:“王震同志的意见很好!很有全局观点。”
会议期间,王震来到毛泽东窑洞,将请愿率领部队到新疆去的报告递交给毛泽东。毛泽东问王震:“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王震回道:“夺取政权搞建设!”毛泽东说:“准确地说,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王震外号“王胡子”,瘦长挺拔,直鼻梁,厚唇大嘴。他性格火爆,雷厉风行,耿介为人,纯真为怀,怒则嘴咧齿突如金刚,乐亦嘴咧齿突似孩童。他素以骁勇善战、作风强硬著称。1944年冬,王震率4000人自延安出发,渡黄河、越长江,突破敌军重重围堵,到达湘粤边界开辟新区。历时两年,行程2.7万余里,经历大小战斗300余次,开创了红军史上又一奇迹,此举被毛泽东盛赞为红军的第二次长征。这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韧劲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扶着王震肩膀一起坐下,望着他手里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书,打趣地说:“今晚俱乐部上演《红娘》,是一出精彩的戏,机会难得,你应该去看。”当晚,毛泽东请王震坐在他身边看京戏《红娘》,边看边对他说:“一个戏里缺了哪个人物都不行。这出戏里,红娘是主角,红娘很聪明,她会做团结工作。你到新疆去就要当红娘,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间的红娘,为各族人民大团结服务。红娘是全心全意给人家做好事的人。你去给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啊。”并叮嘱王震:“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英勇奋战,克服任何艰难险阻,解放新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在西柏坡期间,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就解决新疆问题,也同王震进行了亲密交谈。
1949年初,王震率部先后解放咸阳、武功、凤翔,1949年6月,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部在陕西关中地区成立,王震任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协同彭德怀指挥了湖梅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歼灭了胡宗南主力,为解放兰州创造了条件。而后,又克天水,端了西北三马的老巢宁夏。
7月上旬,一野兵力增至12个军35个师共34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40万人。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上的实力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为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王震率领第一兵团穿过黄河大峡谷,于9月5日解放西宁。王震即宣布第一军留驻青海,第二军经甘肃河西,准备向新疆挺进。
为防止敌人退至新疆带来后患,9月中旬,一野发起甘肃河西战役。王震率第一兵团第二军由西宁北进,在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大宛山时突遇暴风雪,穿着单衣、打着赤脚的士兵有30人被冻死,数百人冻伤。王震部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风雪严寒,直插甘肃北部。
王震部于9月20日与第二兵团在张掖会师。几路大军日夜兼程,沿途克服重重困难,挥戈西进,席卷河西走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张掖,解放酒泉,继而攻占嘉峪关外的玉门,接管了玉门油矿。接着占领安西、敦煌。
河西追歼战历时19天,行程1600公里,共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4.1万人,直叩新疆大门。至此,青海、宁夏、甘肃3省全部解放。第一野战军前委完成了进军新疆的部署,新疆和平解放指日可待。
当第一兵团沿着河西走廊西进时,王震豪情满怀地赋诗一首:“白云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王震的这四句诗,是革命浪漫主义的新边塞诗,由一兵团宣传部副部长王洛宾谱成了曲,一时间《凯歌进新疆》的雄壮歌曲,飘散在军营内外,回荡在天山南北,成为全军将士进军新疆的号角。王震率领的进疆部队正是唱着这首边塞诗叩开了新疆大门。
1949年4月16日,国共北平和谈破裂后,周恩来为了促进新疆和平解放,亲自找到迪化市市长、共产党员屈武谈话,要他赶紧回到新疆,策动新疆部队起义,以尽量避免或减少新疆人民的损失,确保新疆不被分离势力利用。屈武回新疆后,盛赞陶峙岳的“保国安边”思想,联络陶晋初、刘孟纯、刘泽荣等人,积极襄助陶峙岳实现和平起义大计。
国民党在新疆驻军共计近十万人,其中包括整编第四十二师所辖四个旅,整编第七十八师所辖两个旅和驻疆联勤总部系统等。这些部队中,只有副总司令兼四十二师师长赵锡光为陶峙岳的老部下,是左右手,其余部队并不十分服陶峙岳。陶峙岳与他们进行巧妙斗争,说服他们绝不能将部队内调入关,并采取拖延部队开拔和马拉松式谈心,晓以大义,威以大势。顽固分子明白大势已去,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雷霆万钧般进军面前,他们是螳臂挡车,飞蛾扑火,陶峙岳又亲自去叶成、马呈祥、罗恕人部队驻防的老满城察看,挫败他们企图搞分裂的图谋。还借新疆省主席包尔汉·沙希迪过生日,宴请他们,加以劝说。最后,两害相权取其轻,陶峙岳同意他们提出将聚敛的财产换成黄金带走的条件,迫使他们把部队全部移交出来。
9月15日,中共中央派邓力群带着张治中敦促陶峙岳等人和平起义的电文,从苏联入境伊宁抵达迪化,会见了陶峙岳、包尔汉·沙希迪、刘孟纯、刘泽荣、屈武和进步组织“战斗社”、“先锋社”的负责人。陶峙岳向邓力群介绍了新疆军事情况及和平起义的准备情况,邓力群向陶峙岳转达了毛泽东对新疆和平的关注及张治中的电文内容,并向他们阐明了党中央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及政策,对他寄予了深切期望。
陶峙岳和包尔汉·沙希迪连夜聚在一起,密谈到深夜。9月17日,陶峙岳与包尔汉·沙希迪复电张治中,表达和平解放新疆的坚定决心,并提出了稳住新疆的具体意见。张治中将军收到电报后,把陶峙岳与包尔汉·沙希迪联名发来的电文转呈周恩来,并由周恩来交到毛泽东手中。毛泽东看完电文,高兴地说:“王胡子(王震)说得对,陶峙岳将军就是和平的希望嘛。看来和平解放新疆,指日可待了。”
9月22日,张治中再次致电陶峙岳和包尔汉·沙希迪,指示他们派人和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第一兵团司令王震接洽和平起义事宜。陶峙岳派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23日赴兰州面见彭德怀、王震,商谈新疆起义事宜。曾震五到酒泉,同解放军进行和平谈判。曾震五表示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条件。并介绍说,在陶峙岳的鼓动授意之下,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河西警备总司令参谋长汤祖坛等率国民党西北残部3万人,于24日在酒泉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当晚,王震的命令传到酒泉:驻高台、酒泉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原地待命,听候改编,并确保玉门油矿的安全。27日,王震、许光达等率领第一、二兵团进驻酒泉,直接领导起义部队的接收改编工作。
像毛泽东希望的那样,新疆和平起义成为10月1日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一份献礼。9月25日,陶峙岳通电全国,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到人民军队的行列。
9月26日,新疆省政府包尔汉、迪化市政府屈武也发出起义通电,新疆和平解放。
9月28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给陶峙岳、包尔汉及新疆军政起义人员发电报,对他们和平起义表示嘉勉。与此同时,毛泽东命令王震率领一军团向新疆开进,实现新疆的和平解放。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面,完成和平起义交接。10月5日,陶峙岳到酒泉拜见彭德怀和王震,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容。解放军艰苦朴素的作风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彭德怀派人保护他远在四川的亲属,使他深为感动。
三个湖南老乡相见甚欢。彭德怀、王震还和他深谈了部队整编和改造、解放军入疆和组建军政委员会等问题,彭德怀谈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对起义部队进行集中改编、成立二十二兵团的一些设想,一切待遇,与解放军毫无差异;王震向陶峙岳介绍了改编部队实行四个“统一”(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的一些基本要求,并强调指出,部队实行合理编并、人事作公正合理调整、政治工作制度要确定建立、劳动生产要尽力做到。同时,对解放军大规模进疆的具体路线和大体时间征求了陶峙岳的意见。王震在陶峙岳肩膀上拍了两下,说:“我是个粗人。在北京中南海,我已经给毛主席、周总理吹过牛了,我要叫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1949年10月5日,第一兵团在酒泉召开了进疆誓师大会,王震宣读了向新疆进军的命令,宣布10月10日开始向新疆进军。这依然是一次艰难的行军,王震率部靠两条腿丈量了从河西走廊到新疆天山南北的大漠戈壁,路途遥远、天寒地冻,物资给养严重缺乏,生病的战士们得不到及时救治,饥饿时时威胁着每一个人,面对着脚下一座座冰雪山峰,面对着前方一个接一个难以预测的艰难险阻,战士面前就只有一个信念:向前进!
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机关抵达迪化。洁白的博格达雪峰闪着银光,兀立的红山宝塔周围彩旗飘扬,鸟儿在阳光下飞过发出欢快叫声,一湾清水穿行在白杨林带之中,翻滚着雪白浪花,这是塞外名城。迪化又名乌鲁木齐,系哈萨克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历史上左宗棠率领湘军入疆,历时两年多时间。1943年8月,国民党7万人入疆准备了三年,最终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到达乌鲁木齐。而1949年,由王震率领的一兵团在连续行军作战,在没有得到休整的情况下,只用了6个月时间就进入了全疆各个重要城市及军事要地。并从国民党边防总队手中接管了千里边防,保卫了祖国的疆域。
陶峙岳摆出放置许久的文房四宝,展纸命笔,写了一首《七绝·迎王震将军入疆》: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渡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王震传达中央指示,对新疆少数民族中经过斗争考验的优秀分子,可以直接吸收入党,免除候补期。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949年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包尔汉担任首任主席。17日,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了将起义部队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请示。根据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指示,新生的新疆军区正式成立,并且下达了军区负责人的任命:彭德怀兼任司令员,王震、陶峙岳和三区民族军首领赛福鼎担任副司令员。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于12月20日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
王震将军代表共产党向陶峙岳表示:“起义部队过去守土有责,立了功。起义以后,可以一起和我们转向生产,妥善安置大批退伍官兵。”起义前,陶峙岳曾和赵锡光相约,将部队交给解放军后,即解甲归田。起义后,在共产党大公无私精神的感召下,在共产党一视同仁、重视他的作用的情况下,他打消了引退之意,决心为新中国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紧接着,起义部队正式开始集中整编。陶峙岳以起义部队最高指挥官名义,发布了《为整编部队告起义将士书》,要求全体起义官兵根据新政府《共同纲领》中关于军事制度的精神,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
1949年12月30日,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陶峙岳任兵团司令员,王震任政治委员。陶峙岳与王震一起,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认真做好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整顿作风,严格纪律,平息叛乱,维持社会秩序。同时,大力组织和发展生产,稳定了新疆的局势。
一兵团从二、六军中抽调大批优秀政工干部到二十二兵团和五军的军、师、团中,建立起各级党委会和政治工作机构及制度,加强了二十二兵团和五军党的工作和部队建设。
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彭德怀任主席,习仲勋、张治中任副主席,王震、陶峙岳等41人为委员。截至1950年3月底,第六军进驻北疆哈密、吐鲁番、迪化、伊犁等地;第二军进驻南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莎车、和阗等地,解放了新疆全境,并接管了千里边防。彭德怀说:“这是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粮草问题是王震率部入疆以及新疆和平解放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第一兵团进疆部队11万人,陶峙岳将军起义部队和民族军共10多万人,加上旧政府工作人员5万人,每年需要的“皇粮”是10万吨之上。
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新疆生产力低,异常贫困,平均每三户农民仅有一头耕畜,两户农民一把砍土曼(一种新疆特有的农具);全疆人均占有粮食195公斤。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依靠当地农民解决20多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
毛泽东借鉴历代经验,要求军队屯垦戍边,确保西陲边疆长治久安。1949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针对新疆军区发布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而外,应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王震率部进疆,想的就是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向毛泽东、党中央提出了屯垦戍边、部队自己开展生产的建议。
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在作动员的干部会上,王震的讲话干脆利索、直截了当,具有很强说服力和鼓动性。他说,我们在新疆粮食问题不解决就站不住脚,怎么办呢?从关内运粮进疆、地遥路远,等于粮价的7倍,而且没有那么多的运输工具。从苏联进口粮食不是不可以,但10万吨粮食要3000万卢布,没有钱老大哥他不卖给你。我们国家穷,拿不出这么多外汇,怎么办?还是毛主席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走我们的南泥湾之路,我们自己来垦荒生产粮食。
1950年春,军垦战士们在亘古荒漠中开犁
王震挥挥手,斩铁截铁地说,我们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就是用自己的肩膀把天大的困难扛起来,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肩膀都应该是年轻共和国的坚强支柱。现在,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王震要求60%以上的官兵必须投入生产。每人要开6亩荒地,当年要开垦荒地60万亩,要生产粮食5000万公斤,棉花180万公斤,每人养一头羊、一只鸡。10个人养1头猪、一头牛。王震第一兵团喊出的口号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超过、不许减少。”
王震司令员负过7次伤,浑身上下弹痕累累,实际上身体很虚弱,但他身先士卒,拉着爬犁迎着风雪走在最前面。解放军的热情融化了冰天雪地,数十万军人将牵拉爬犁的绳索勒进自己肩头。王震和他的战士们感动了新疆!这是无声的命令,除了解放军官兵,连平时有车才能出门的旧政府留用官员也走出温暖家门,加入了忘我劳动的人流之中。
1950年1月23日,也就是从那天起,进疆部队在天山以南,东起米兰、西到喀什、南至和田、北抵天山,环绕塔哈拉马干沙漠排兵布阵,拉开了西部荒原屯垦戍边的壮丽序幕。四处荒漠,没有人烟,又都是男人,省得把衣服磨破,干脆脱光。王震身上布满的弹痕在冬日照射下闪闪发光。大家打埂子,一个一个排着打。一没水、二没房子、三没拖拉机,全是人力畜力开垦。住的是地窝子,地下掏个洞,搞几个木棍子一搭,上面用草和泥巴一糊。当年就开荒播种5.58万公顷,养牛养羊,实现了全军粮食自给7个月,食油、肉、蔬菜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王震号召全体官兵:每年两套军衣节约一套,两件衬衣节约一件,一年发一套棉衣改两年发一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四个减为两个——集中由此节省的经费,加上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的一部分资金,用来建设工业。
1951年兴建的建设项目有: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厂等十多个工矿企业;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作坊76个……
王震和陶峙岳,是新中国开垦新疆的功臣将帅。他俩亲自到驻疆各部队驻地勘察土地,调查水源,制定规划......陶峙岳诗曰:头枕石头眠,铺地又盖天,刺刀当犁铧,开出万顷田。
在三五九旅成长起来的投笔从戎参加革命的张仲瀚,跟随王震将军一起进疆“屯垦戍边”,作为将军和文化人,他抡起坎土曼开荒、挑起粪筐积肥,与陶峙岳合作共事搭班子,成为二十二兵团政委、当家人,他作诗曰:十万雄师进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外江南一样好,何必争返玉门关?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即王震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大部、陶峙岳将军率领的二十二兵团和由新疆民族军整编的第五军一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从1956年5月起,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陶峙岳得到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消息后,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他舒心地出了一口气:“10万人有了归宿,要得,要得。”
新疆自汉代以来就有采取“屯垦戍边”治理模式的传统,这是历史证明较有效的稳固边疆的办法。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各朝各代相袭至今。唐代设置支度营田使专管西域屯田,在新疆共开垦田地约50万亩,屯垦人数达5万余人,一度开创了新疆屯垦事业的繁荣局面。但历朝历代的屯垦,最终无法摆脱“一代而终”结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岁月无情,屯兵戍卒青春作伴好还乡,他们不可能一辈子扎根边疆,他们的家人都在内地,随着年岁增长,人心思归,不能不归啊。
王震曾扳着指头给周恩来算过一笔账,整个新疆部队的男女比例是160:1,而30岁以上的未婚男女比例却是300:1,个别师团的男女比例达到500:1。王震率领的第一兵团进疆的11万大军,陶峙岳领导的起义部队10万大军,转眼间都成了大龄青年,98%的官兵家在内地,96%的官兵没有成家。解放军进驻新疆的10万大军,团以下的指战员几乎清一色光棍汉。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官兵们的婚姻问题,随着战争的结束,渐成燃眉之急。怎么安“家”成了最紧迫最揪心的大问题。
共产党人最富有人情关怀,彭德怀元帅也早就有打算。有一次,他去看望战士,聊了一会儿天后,便问战士想不想家。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而不答。他说:“打仗时冲锋陷阵,你们不怕;开荒屯田,有天大的困难,你们能克服,我们的屯垦事业要后继有人,你们都打光棍了,谁来继承我们的事业?我跟王胡子讲了,叫他到内地招一批女兵来……”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赢得了战士们热烈的掌声。
在入疆之前,王震将军鼓励官兵说:“历史上的班超、林则徐、左宗棠都能为祖国的统一,不辞艰辛,出师西域。难道我们当今的共产党人还不如他们吗?他们都不怕路远、干渴,我们还怕吗?有那么一些人,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讨不到老婆,断子绝孙。我王震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保证。我绝不会让我们的部队里出一个和尚!”
1949年进军新疆途中,王震在陕西、甘肃、新疆招收了1000多名女大学生入伍,编入第一兵团第二军教导团。对于这些女兵可谓爱护有加,王震给这支队伍下达进疆命令时说:途中不管多么苦,多么难,哪怕就是牺牲了你们团长、政委,也不能少一个女兵,更不能牺牲一个女兵。否则,你们就是罪人,罪人就要受到惩罚……
1958年,毛泽东亲切接见在京学习的新疆各族文艺工作者
但1000多女兵对于10万屯垦官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王震清楚,要实现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确保边疆长治久安,首先要当好“红娘”。王震说:“有了老婆安下心,有了孩子扎下根。”有国有家,有家有国,没有家室,军垦事业就会一代而终。他向党中央要求组织动员内地妇女来新疆工作,解决官兵的“老婆”问题。
王震还指示各级党委对部队进行普遍调查,原来在家结了婚的要动员老婆前来,还有老少寡妇、小姨子等,凡是女的均来者不拒,呈请上级分批接来。还专门到湖南动员适龄女青年来新疆随军入伍,他看上的就是湖南妹子吃苦耐劳,一番动员,有8000湘女上天山。
王震还四处“化缘”。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又分期分批组织战士回原籍找对象。同时命令部队建好宿舍,办好托儿所、子弟学校,解决来队家属的居住和子女入托入学问题。至1954年,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的女性比例已经增长到约占全体人员的40%,将士们的婚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1956年,解放军包括起义人员的“家庭”问题均基本得到了解决。
王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有无数道,但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一道。”他说的这一道,就是动员内地妇女到新疆的事。之所以满意,王震的解释是:“既成人之美,又稳定了军心。”
王震在新疆三年,他是当之无愧的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缔造者。他开垦了上百万亩荒田;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兴建了钢铁、纺织、发电、农机、水泥、煤矿等一大批工矿企业;兴建了一批高等、中等院校。
《三国志》论关羽与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毛泽东引之论王震将军:“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他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一直到“文革”爆发。1982年9月,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陶将军以90岁的高龄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一名年龄最长的新党员。
而跟随他起义、转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官兵,后来均按照政策享受建国前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