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农王
——海门首任县委书记沈惠农

2017-01-11 01:52陶建明
世纪风采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民协会海门崇明

陶建明

沈惠农纪念像

他上农校,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发展农民党员;他组织农民暴动,对抗豪绅地主;他就是被人称为“江海农王”的海门首任县委书记沈惠农。

沈惠农,原名陆铁强,字心石,化名鲁德成,江苏崇明县北排衙镇(现上海市崇明区北义乡)人,1907年11月生,3岁丧母。父亲陆伯良是地方开明士绅,1905年在家创办经正小学,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法政专业,回国后任巡警,任职不久就归乡,与其弟开“陆正泰布行”,是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在乡里颇有声望。

四处求学寻求革命道理

1913年,6岁的陆铁强进了父亲的经正小学读书,1917年秋,毕业后转入北义乡县立崇明乙种农业学校求学。陆铁强第一次尝到了种田劳作的艰辛。进校第二年,父亲的店里来了一个小学徒,是他同街玩伴俞甫才,虽比他大一岁,但人没他高,也没柜台高。一个学生,一个学徒,本来就常在一块玩,这下变得亲密无间,彼此成了好兄弟。农校毕业后,1919年秋天,陆铁强到海门中学读初中一年级。时值海门中学学生为支持上海学生代表赴京请愿一事,而掀起罢课学潮。陆铁强志气高昂,跟随崇明籍进步学生张友菊、黄凤岩等人参加罢课等各项活动,后因反对校长压制学生运动,和数十名崇明籍同学离开了海门中学。此后,陆铁强到崇明中学读书4年,其间他阅读了李大钊、恽代英等所著的革命书籍,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毕业后因病休养在家,同在父亲布庄当学徒的俞甫才一起阅读进步书刊。

陆铁强在幼年时由父母作主订了亲。在海门大生纺织三厂收花处供职的岳父沈伯刚见陆铁强病休痊愈,便介绍他到三厂当职员。这事少薪高的肥差,是去还是走?陆铁强在海门岳父家,闭门苦思了3天3夜后,做出大胆的决定“回崇明”。

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6年春,陆铁强从父亲的挚友、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监察委员王春林处得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要崇明派两名青年,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消息,他十分兴奋,立即动员挚友俞甫才和他一起报名。1926年3月,经国民党省党部负责人、共产党员侯绍裘安排,陆铁强和俞甫才一起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与黄埔军校同年创办,不同的是前者由共产党主办,后者由国民党主办。广州农讲所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培养骨干的举措。农讲所已举办5期,前5期所长是彭湃,这期是第六期,讲习所由毛泽东任所长,教员有周恩来、萧楚女、彭湃、恽代英等许多革命活动家。在4个多月时间里,陆铁强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所讲的革命理论,懂得了被压迫阶级要起来革命的道理,参加了反帝大游行,去海丰等县进行了农运实习,在政治理论、阶级觉悟、斗争策略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特别使他难忘的是毛泽东亲自询问了崇明复杂的田制,并作了分析,使他更深刻地了解了地主剥削佃农的残酷性。同年9月9日,中共江浙区委批准陆铁强、俞甫才为中共党员。

回崇明从事建党和农运工作

1926年9月23日,陆铁强担任江浙地区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受中共江浙区委委派,回崇明从事建党和农运工作。

那时崇明还处在军阀孙传芳的残酷统治之下。地主豪绅和军阀官僚相互勾结,劳苦大众倍受压榨。陆铁强根据当地农村阶级斗争的情况,设立民众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宣传革命道理,提出减租减息的口号,号召群众冲破黑暗势力,开展积极的斗争。

1926年秋,崇明西沙发生严重干旱、虫灾,收成只有平常年景的三分之一,地主老财却勒逼农民照常交租,不得减少或拖欠,并勾结反动政府逮捕了一些欠租的佃户。陆铁强等闻讯后,立即赶到西沙,联合当地进步人士袁守之等人,组织1000多名群众,冲进当地警察所,迫使当局释放被捕佃户。

10月下旬,陆铁强等又组织7000多名群众,在崇明西沙示威游行,公开提出:“对折交租”“反对业佃维持会”“打倒恶粮户”“被压迫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民协会”等口号。地主豪绅和反动当局惊恐万状,立即策动反扑。

崇明县知事奚桐,一面派警察帮助地主收租,逮捕抗租的农民;一面假惺惺地到风阳镇召开所谓“议租大会”。会上,陆铁强他们与奚桐进行激烈争辩,驳得他哑口无言,不得不答应减大租一半,并取消小租。

接着,陆铁强又在西沙组织和发动上万名群众,浩浩荡荡地涌向崇明县城,包围了县政府,要求释放无辜被捕的农民。奚桐在愤怒的群众面前,慌了手脚,只得将关押的农民全部释放。

一连串斗争的胜利,陆铁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地主豪绅、官僚政客则对陆铁强怀恨在心,图谋暗害。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到处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国民党崇明县长田良骥下令通缉陆铁强父子。陆铁强携带全家老小,转移到上海。

首任海门县委书记

1927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指派陆铁强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海门县领导农民运动。陆铁强到海门后,暂住在岳父家,为便于开展工作,将陆铁强改名为沈惠农。

沈惠农选择了曹家镇、沙家仓一带佃农多、地主恶的地区开展农民运动。曹家镇旁边有个农民钱文明,以前常到崇明耕田,受到农民减租运动的启发,赞成革命。沈惠农就选择钱文明家为立足点,在严大公(又名严大信、江眠天)、张宝奇的协助下,于曹家镇西北4里的崇明籍地主黄万仓周围建立农民运动基地。1927年9月23日,沈惠农在曹家镇西钱文明家以“二五”减租为口号,召开农民积极分子会议,成立海门第九区农民协会,会员有数十人,沈惠农任会长。

10月下旬,中共海门县委成立,沈惠农被中共江苏省委任命为海门县委书记和中共江北特委委员。县委下辖海门和崇明外沙(今属启东)地区的党组织。县委机关设在钱文明家。海门县委属江苏省委领导。县委委员严大公、张宝奇、张冠今。曹家镇建立了第一个乡农民协会,沈惠农为会长,严大信为秘书长。协会决定立即发动贫苦农民进行“二五”减租,开展秋收斗争,斗争的锋芒直指沙家仓的恶霸地主。

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暴动

以沙锦标、沙锦成、邱秀莲为首的恶霸地主无视农民协会的减租要求,用关押欠租佃农陆寡妇的高压手段公然对抗。被激怒了的广大佃农,纷纷要求农民协会作主,要沙家仓地主立即释放陆寡妇。沈惠农抓住时机,代表农民协会,与当地行政局长沙颖侯交涉。

在地主行将收租之际,沈惠农带领农会会员做好减租的各项准备工作。1927年11月7日晚,沈惠农在钱文明家召开有地下党、农会会员参加的紧急动员大会。会上,沈惠农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要求大家明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今后工作的总方针,确定发动农民秋收暴动作为党目前的主要任务,并布置在第二天集会游行,进一步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农民暴动。

11月9日,300多名农民在郁氏小学集会,沈惠农在会上以通俗的语言,讲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穷人要翻身,只有团结起来斗地主的道理。农民们深受启发。会后,农民们举着小旗游行,高呼:“实行‘二五’减租”“拥护农民协会”“打倒恶粮户”等口号。沿途经过施珩仓、黄成仓、六号仓,地主们吓得收起吊桥,闭门紧守。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农民,看到了农民运动的威力,纷纷向农会靠拢。农民运动轰动了整个沙家仓地区。

11月10日清晨,沈惠农得悉地主要以暴力收租,当即作了斗争部署。午前,地主邱秀莲坐着车子,带着两个伙计闯进佃农范朝宰家强行收租,被附近佃农范廷相、周永安等发觉后向沈惠农报告,沈惠农当即通知周围佃农赶来,把邱秀莲团团围住。周永安上前挥动拳头,喝令地主婆把粮食还给人家。邱秀莲环顾四周,只见一副副怒目而视的面孔,心慌了,威吓了几句便灰溜溜地跑了。

为保护群众被捕遇害

邱秀莲强行收租碰了钉子回到仓里后,死不甘心,经与沙氏兄弟密谋,她以沙家特使的身份当夜赶到国民党海门县政府告状,要求派兵镇压,并送上1600块银元,作为镇压农运的“犒赏费”。国民党海门县政府得到这笔赏钱后,随即下令封锁通往沙家仓的通讯、交通,命令县悦兴镇第六公安分局随时作好前往镇压的准备。

11月12日上午10点多钟,沈惠农在二效镇附近的杨秀兰小店召开农民协会会议时,国民党反动当局派兵封锁交通。半个小时左右,国民党县第六分局局长火速率20多名警察包围了杨秀兰小店,当即开枪打死了倪锦富等几个反抗的群众,并进屋抓住了袁志福等几个勇敢的农民。这时,沈惠农感到硬拼下去势必带来更大流血牺牲,决定挺身而出,保护农友,大声喝令敌人不准向无辜农民开枪,“天大的事由我沈惠农负责”。敌人停止了射击,捆绑了沈惠农,当夜将沈惠农押解到海门茅镇监狱。

当晚,海门县长施述之亲自审讯,要沈惠农承认是土匪,答应日后不搞农民运动,就可释放。沈惠农怒不可遏,痛斥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革命志士的罪行,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共产党员,弄得施述之无言以对。

沈惠农入狱后,党组织及沈的亲属积极组织营救。沈惠农的岳父沈伯刚,同国民党海门县长施述之有交情,曾出面向施求情,但因案情涉及到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加上县政府的科长童旦中也是崇明人,对沈惠农早已怀恨在心,趁机与施述之密谋。11月13日凌晨,施述之派几名武装警察,将沈惠农绑在独轮小车上,以解送去南通为名,行至茅镇西市梢城隍庙照墙脚下,把沈惠农拉下车,当场开枪打死。牺牲时,沈惠农年仅20岁。

沈惠农牺牲后,海门、崇明等地党组织组织了“一一·一三”惨案后援会,声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暴行。192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了沈惠农的战友俞甫才撰写的纪念文章《悼我们的战友——陆铁强》,高度赞扬沈惠农与豪绅地主、国民党反动派作殊死搏斗的革命精神。同时,江苏省委对海门县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将俞甫才由崇明调到海门,接任海门县委书记。

猜你喜欢
农民协会海门崇明
我来说新闻(一)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海门赞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农民协会在陕西成立
登封周山精神探析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My diet
建国初期农民协会初探
英德红旅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