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盹的下午茶
人生在世,吃喝是福。于我而言,吃饭就是一场最热烈又最不动声色的温暖慰藉。
儿时,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留守儿童,一日三餐都由祖母一手操持。那时的她尽管年迈,对我的伙食却无丝毫松懈,热的饭,香的菜,就算生病了也会硬撑着照料幼小的我。某个寒冷的冬日早晨,因为前一晚腰痛,祖母破天荒睡过头,没能及时叫醒我,迟到了的我抓起书包就冲出家门。
早读课上完,我的肚子在不停“敲锣打鼓”。此时,祖母居然神兵天降一样,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她气喘连连,颠着小脚,拿着刚买好的包子,急切地塞到我手上,一个劲儿自责起迟耽误了我,苍老的眼瞳里盛满了内疚与爱怜,宛如一层暖暖的光晕罩在我身上。顿时,正在狼吞虎咽的我,不但觉着包子温热绵软,肉馅香滑入味,幸福感更是嗖嗖地上升。
如今,热乎乎的包子还可以在家乡街头买到,而和祖母相守相依的时光,却随着她的故去远遁无踪。每回吃包子,心头都会掠过童年的这一幕,温情与伤感相拥着同时向我袭来。
高考放榜的夏夜,考砸的我茶饭不思,独自在房里枯坐不语,家人都很着急,却无从下手劝慰。
夜深月白,有人在敲我的房门,我打开门,不禁一怔,父亲居然满脸堆笑地、双手捧着一碗我最爱的冬菇鸡蛋面条。平日里,父亲是个望女成凤的“虎爸”,性格暴躁,对我的学业极为严苛。但这一晚,他的表情居然一直缓和温润,甚至带点讨好我的意味,分数什么的都不提,只希望我能吃掉那碗他亲手煮的面,再好好睡一觉。
我装作不在意的模样,默默接过碗,眼眸已悄然罩着一层泪雾。父亲边抽着烟,边说:“听爸爸的话,快吃。事在人为,希望在明天,别放弃!”
其实,我们都在伪装坚强,只为了让对方不那么难过而已。
待他出了房间,我的眼泪顷刻间就进涌而出。这碗面,汤水那么鲜甜香浓,面条那么柔韧筋道,一辈子忘不了。
在一个被生活赋予了感性的吃货面前,面条有情,米饭亦有爱。在另一个时空,初出产房的我犹似刚跑完800米,手都抬不起来,又累又饿。母亲端来饭和汤,让我补充元气。此时,在帮我擦汗的老公说:“妈,让我来吧。”他把床缓缓摇高,欲扶我坐起。但我刚生完娃,坐着伤口作疼。老公见状,就让我半坐半躺,随即拉了把椅子坐到我跟前,端起碗拿起调羹,开始挖饭舀汤,一口一口要送到我嘴里。我有点不好意思,他软声说道:“你手酸痛,恐怕碗都拿不稳,我来喂你。”看我唇边沾染了汤汁,还不时用纸巾替我擦拭,当我是个小娃儿一样。
我一时百感交集,饭是简单白饭,汤是寻常鸡汤,可是在我身体不便之时,有这样一个暖男喂饭,却吃出不一样的好滋味来。
某天看书,偶然瞥到了四个字——因饭生爱,不禁微笑。任凭激情的波澜再大,我们最终会置换成凡夫俗妇,面对年深日久的围城琐碎,如何在柴米油盐中咀嚼出幸福的味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饭生爱,因厨生责。我发觉,为家人烹食备炊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烟火缭绕之间,双手忙活之下,有青菜的清甜,有豆腐的白滑,有蒸鱼的软嫩,亦有蘑菇的鲜香……饭桌上家人的大快朵颐,让我的成就感提升了几个等级,感到自己的付出是超值的。
在我的熏陶下,念小学的女儿对做饭产生了兴趣。当她把自己做的煎蛋送到我嘴里时,虽然盐放多了,卖相也不好,但我吃得津津有味,看得女儿满心欢喜。我想,爱做饭的孩子,日后应该是个热爱生活、有责任感的人,会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饭一蔬,都蕴含着生活的真味与温情,善待食物,就是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归雁生摘自《北京青年报》2016年3月25日,图/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