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何谓“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汉书·李固传》云:“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提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宋代欧阳修《明用》则认为:“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在古人看来,“自然”就是天然而成,不是人为造成的,一切顺应规律而成。
现代学者大部分对“自然”的解释则更加科学系统,首先认为“自然”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我个人的观点是将这两种解释结合起来,可以称之为现实世界的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自然,这两者不能对立也不能混淆。
本文拟从江西当代诗歌中淘澄出关于自然的法则,这也正是我最为信服也极力支持的真理,可称之为山水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一、山水草木,洗涤心灵
古人作诗需有酒,例如诗仙李白;亦有人需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才得好诗。那么,江西秀丽的山水风光山水必然是他们灵感的源泉。回顾江西当代诗歌的发展情况,这类诗歌并不少,其中包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与盼望,对家乡的赞美与眷恋亦打动人心。我将这些诗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自然景物中所得出的些许体悟;第二类是关于时光与生命的问题的探讨;第三类则是对神奇的自然的热烈赞美。
首先来看第一类诗歌,其中的深刻思想是否能触动你我呢?周劭馨《山谷》一诗,用山谷代指整个自然,指出整个自然对地球万物无私的奉献,引申出父母对子女深沉无言、包容隐忍的爱。我尤其喜欢开头一段的这两句:“但因此我也就最懂得石头,最懂得泥土,/最懂得风雨,最懂得岩鹰……”现在的孩子好像从来就不知道回报是什么,也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与爱,世事之艰辛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事情,因此总也长不大。但父母永远是宽容的,深爱着孩子的。诗歌最后两句这样写道:“于是,在征途上我常常想到:/如果你掏出我的誓言来责问……”即使孩子飞得再高再远,父母的目光总是翻越千山万水,追寻着孩子的身影,对于孩子犯过的错从不在意。我时常感到心痛,自己曾经那样伤害深爱我的父母。
接下来是两篇散文诗。相对于诗歌,我更愿意称呼这种文体为篇章式的散文。虽然一直坚持诗歌从来就不是以量取胜,简短精悍更能留有遐想的空间,其中蕴含的深意也必定随着这种无所顾忌的想象更上一层;可是,久而久之却发现这种文体另有一种美。每每读到这种诗歌,不再停留于对情感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而是随着篇章内容的跳跃转换陷入一个个故事中,时常会有想将诗歌编成小说的冲动。其中可提取使用的素材丰富之极,而且情感的抒发也很到位,语言保留了诗歌语言的特点,让人产生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在许洁《小草的歌》一诗中,诗人与小草仿佛一体,其实小草既是诗人自身,也是陪伴诗人克服一切困难的伙伴,亦是诗人所希望达成的梦想。诗人这样写道:“后来长大些,我说道:‘小草啊,黑夜不死已过去?”,“小草啊,梦中醒来,我更觉你的可贵”,“青青的小草,我与你同时大地的女儿。”诗人想说的其实很简单,人这一生该拥有简单的梦,不畏惧孤单,不羡慕浮华,不忘自己本来的模样,靠自己的双手耕耘梦想。在张自旗的《绿色王国的和音》一诗中,诗人陶醉于绿色的王国中,绿色代表生机、活力与生命。伟岸的青松告诉诗人在竞争中才能认识生命的价值,即使死去,灵魂也充满欢喜,而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他对神奇的自然万物充满活力的赞叹,他认为生命就该毫无遗憾地拼搏一回,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类诗歌。有关时光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经久不息的主题,正如前段时间大热的那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所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就老了。”我们所珍惜的一切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在熊光炯《太阳是一只黄囊瓜》中,诗人这样感叹道:“时间的齿/一口一口地啃咬着/甜的连黑子也囫囵吞下去。”时光就是这样无情,不因任何理由停留,只会如滚轮一般向前进,将所有都碾压,不留一丝痕迹。这首诗歌很奇特地将时间比喻成黄囊瓜,而题目又将太阳说成是一只黄囊瓜,这等于是双重意象的重叠。虽然表面在写黄囊瓜,实则是对时间的控诉。这种技巧也曾出现在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歌中,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这样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人群中的面孔,对应黑色枝条上的花瓣,意象的双重叠加使诗歌更显神秘。
了解了时光的无情,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时光令人赞叹的神奇能力。陈安安的《琥珀中的蜜蜂》一诗,描述了琥珀中的蜜蜂的姿态、神情,经历千年依然保留着死时的模样,未得到什么,却在今日给世界留下如此完美的姿态。诗歌最后一句写道:“一个时代真正能留下的不多/唯有你/能被人珍藏。”这是极高的赞美,既是对蜜蜂,也是对时光。
最后我们来欣赏第三类诗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一直以来都是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而其中又以对植物的描写最为突出。邓诗鸿的《一剪寒梅》一诗,极力赞美了“花中四君子”之一梅的清高孤傲。梅绽放于冬日最为严寒的时节,纯洁而高贵,这让我想起陆游的《卜算子》种对“梅”的描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确实,我们倒不如梅那般一身傲骨,拥有坚定的信念,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而这些才是人生的真正追求。李卉的《苇》则让我们了解了芦苇这种植物的特性。芦苇通常给人以随风摇摆的感觉,古诗中大多数是用其表达诗人零落漂泊之感,如白居易的《风雨晚泊》中这样几句:“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又有刘禹锡《晚泊牛渚》中写的:“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而这首诗却一反常态,极力赞颂绿苇不畏严寒,刚毅不屈,为大地带来早春的希望,这也为芦苇塑造了另一种更加高大坚定的形象。
以上提到的几首诗歌所描写的山谷、小草、花中四君子等,都属于自然景物,是真正现实的自然景物,诗人们从这些平凡细微的物体身上寻找到许多珍贵的东西,关于情感,关于信念,关于人生。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随意践踏其他生物,枉顾生命之可贵,但事实上,人类从来就不是世界的主宰,站立从来就不是以人类踩踏其他平等生物为目的进化而来的。自然同样保留了许多生命权利。或许生命权利这个词更加适用于原始纯粹的地区,例如亚马逊森林、撒哈拉沙漠,人类在这样环境恶劣的地区,生命力与生存能力往往逊色于其他生物。这时,残忍或善良、高级或低级、富有或贫穷都不再是衡量生命是否该存在的标准,权利只掌握在自然手中,生命也是由自然赋予或解救的。山、水、花、草、虫、鱼、鸟、兽,这些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却也足够让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惭愧。山有生命,水有生命,自然万事万物都永远自己独特的呼吸,不受约束,不拘泥于形态,一呼一吸自有道理。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人眼中所呈现的山水、风雨、江河湖泊一直静止不动,仿若天地悠悠,岁月流逝都与之无关。其实不然,他们的改变或成长不执著于表面形态的转换或移动,而是致力于呼吸吐纳间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在相互沟通中渐渐懂得如何维护自然的平衡发展,而不是只关注自身的成长。所以,作为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尘,我们更应该从自然中寻求生命之道,而不是一味地索求、破坏。
二、往事如烟,历史如镜
历史就是过往的记忆,存在于过去时间的生活,也就是过去的自然,有可能不如现在,也有可能比现在更加美好,谁知道呢?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它对现实生活的警示作用。往事如白驹过隙,无形无色无味,抓不住,摸不透,能留下的必然有发人深省的力量。我们一直讲以史为鉴,历史是过往的总结,也是规范现在的准则。大到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小至残留在泥土中的一块瓦片,只要是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涤与冲刷,都带上了些许厚重神秘的感觉,引人探究与深思。特定的地区因其文化习俗与地域风貌的不同往往在历史事件的保存流传与文化的呈现上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这段历史中闪闪发光的一些人、事、物必然引发后人的思考,这就是历史的力量。淹没一切事物,不留清晰的痕迹,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意义的东西才不会随着时光的逝去而被粉碎成一缕清尘。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江西诗人对于历史的理解。这里选择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而其中所隐含的历史感悟也是非同寻常。第一首是谢轮的《隋炀帝和他的运河》。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建运河只为一己之私,博美人一笑。可知在他扬起鞭子的一刹那,他的国家也将覆灭。暴政得不到民心,正如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历史往往都是溢满悲痛、苦难和残暴的,仿佛只有这样,人类的文明才能从刀耕火种中挣扎出来。可是,暴虐无度的君主最终都会因自己所犯下的罪而落得亡国惨死的下场,这是历史更迭的必然,也是真理民心的抉择。我很喜欢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隋炀帝的运河是一根绳子/他绝望于此/他自缢于此。”这正好印证了佛家所言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第二首是纪辉剑的《曹操的头发》。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可是他在几次战役中坑杀了无数百姓却是事实。关于曹操的头发,到有这样一个典故:曹操讨伐张绣,正值麦熟季节,乃颁布军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岂料他自己的坐骑就踩坏一大片麦田。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曹操闹着自杀,被劝阻后,来了一个“割发权代首”。这在当时可不算“作秀”,而是相当严肃的自我惩罚。但这首诗的主题并不是这些,而是旨在突出战争的残酷。那铁蹄下践踏的又何止一片庄稼,背后堆积的是数万人的白骨啊!诗人急切呼唤,我们当反思历史,以寻求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首是刘道远的《鱼纹瓷片》。在考古活动中,即使是一片碎裂的瓷片,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诗人由鱼纹瓷片联想到景德镇陶瓷诞生的奇妙,感慨历史不断前进,不变的只有这些被掩埋于黄土之中的无言之物,感叹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加重要的是,诗人尖锐地指出现代社会人们只关心金钱,却不注重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解决却始终存在的问题。
第四首是桂向明的《绍兴—桥》。这是一首散文诗,气势宏伟壮阔,颇有激人向上的意图。桥,字面意思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而这首诗将桥抽象化,以桥喻人,将历史上那些敢于奉献、敢于抗争、敢于前行的伟人比作桥。诗中这样写道:“他们不就是纵横域中、名扬宇宙的桥吗?”这是极高的称赞。诗人同样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人生的圣洁与壮美,并激发出内心微小而伟大的心愿:化作一座小桥,承载孩子们的梦想。
第五首是桂向明的《致曹雪芹》。提到曹雪芹,必是与《红楼梦》有关,而《红楼梦》中最为人提及的就是林黛玉。全诗以林黛玉为引,借林黛玉不愿屈服的高尚人格,突出曹雪芹的人格高洁,其中惋惜的心境一览无遗,表现出诗人的自我期许与心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一种怎样的决心啊!我尤其喜爱诗中的这一句:“只是,你钟爱的那个少女永远走不进阳光和微笑——”我们总在思考宝黛的悲剧性爱情,却忽略了林黛玉的不幸到底是谁造成的,亦如现代社会从来就容不下特立独行。
最后一首是冷克朋的《遥望黄河》。只要是炎黄子孙,对于黄河总有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亲切感。黄河养育了所有华夏族人,见证了黄河文明的发展,见证了所有朝代的兴盛灭亡,见证了每个人的欢喜悲痛,不论是悲壮如屈子、文天祥等,还是卑微如纤夫,它都一一包容。它奔流不息,将百姓之苦、国家之屈辱繁盛都记录下来,千百年来始终不变。诗人赞美它,歌颂它,更加赞颂我们祖国的伟大。
三、平凡生活,点滴智慧
我经常听孙燕姿的的一首歌《天黑黑》,里面有段歌词是这样唱的:“原来外婆的道理早就唱给我听,下起雨,也要勇敢前行,我相信,一切都会平息。”每次在KTV唱这首歌的时候都会感慨,原来生活早就给出了答案,只是我们被一些欲望蒙住了双眼。生活如此有智慧,却时刻保持着谦卑容忍的气度。无论是色彩缤纷还是黑白相间,生活总会出其不意,给你一点惊喜又奉上一些挫折,打你一巴掌又往你怀里塞一把甜枣。有人说,生活就是个混蛋,给你添堵,找你晦气,让你失望的本领无人能及,却只在指缝里漏出一丝喜悦的阳光,好让你不会一头栽进绝望的深渊出不来。可是,日子一天天过,生活还是生活,它有它的道理,它有它的方式,不管是拽着你的领口拖着你前行,还是抚摸着你的头敦敦教诲让你成长,人们总擅长将这些粗糙野蛮的道理化为简单深刻的诗句,给每个人一个美好的继续前进的理由。
这里我选出了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来看看诗人们是怎样化腐朽为神奇。首先是关于城乡差距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这都是不可避免而又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渭波的《涧水出山了》中,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明亮宁静的水绕山野图,希望还原人们心中关于乡村的美好回忆,却从侧面反映出城乡的差别,似乎这样的景象永远不会在经济发达城市出现。城市与山村的距离,发达与闭塞的差别,渐渐在变大。经济越发达,内心越是空白、黑暗,而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山村,却保存着温暖的人情与纯净的心灵。拓荒犁的《农村小学》,指出由于城乡差距而衍生出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村教育的滞后与贫瘠,它同样也会促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直指由于农村的落后贫困而导致农村教育的艰辛、无望,甚至沦为牟利的工具的现实情况。诗人不忍农村教育最后不可阻止地走向堕落,也不忍那些孩子纯真恳切的希望成空,才发出这样的呐喊。汪峰的《甘蔗》,很有意思地将甘蔗比作乡下女儿,其实甘蔗也代指整个乡村。因为要生活,因为经济的落后,因为城市的逼近,许多存在于乡村的朴实的人们纷纷涌进城市,带着不愿,带着恐惧,带着被城市人嘲笑的纯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乡村形成毁灭性的伤害,正如诗歌最后一段描写的:“像以后一段又一段好日子/被城市人嚼烂/吐出一地的渣。”这样的情况到底还要持续多久呢?我们不知道,只是该尽全力改善,不是吗?
第二个是关于生活追求的问题。有许多人将金钱、权利、物质享受作为毕生所求,一辈子都在为这些东西奋斗。渭波的《落在身后的生活》就细致地描绘出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这种追求虚无的生活。有些人奋力向上爬,不惜踩着别人的生活,践踏别人的尊严,渐渐远离真实。仿佛一切都颠倒了,生活因为欲望成为没有呼吸的、只是为了夺取而存在的日子。诗人不禁发出感慨:“落在身后的生活/来不及清理/夜就白了/昼就黑了。”可知道,当你伸手的一瞬间,身后真实的生活已跟不上你的节奏。同样地,范晓波的《婚礼》一诗,明确指出现代社会扭曲的价值观的问题。现在谈及结婚一词时,必然涉及房、车、存款这几个敏感话题,好像嫁的娶的是房、是车、是存折。诗歌有这样几句:“除了两行热泪/我没有别的礼物送给你/但这个年代/还有什么比泪水更昂贵。”是啊,泪水就是真心真情,诗人极力赞扬纯洁、真诚、自由、坚定的爱情,希望所有的婚礼得到的都是不含杂质的、自然的祝福。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人在这个社会该保持什么样的姿态的问题。我们通常称大学为“白色的象牙塔”,因为大学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你死我活,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性格成长,不受束缚。可是一踏入社会这个圆的世界,你的棱角都被磨平,被磨去个性,变得圆滑市侩,如若不然,你只能充当他人的踏脚石。可是在这世故的社会,也有不愿随波逐流的人,他们也会反抗:“在圆的世界里,也有这么多圆的叛逆。”这样的反抗需要勇气,需要胆识,更需要坚持。但愿当我们踏出学校的那一刻,能将棱角竖起,不被这个圆的世界淹没。
四、生命赞歌,历久弥新
关于生命这个话题,一直是诗人热衷且永不放弃的创作素材,自古以来赞颂生命的文学作品亦如繁星一般,由此我们才慢慢了解怎样才算真正的生命。有呼吸、能活动、会说话,这些只能支撑起你的躯壳,如古人所说是空有一副臭皮囊,更为重要的是人生追求、个人信念、品格情操这些东西是否存在于你的身上。这些品质所散发出的光芒,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这大概就是老人常说的:岁数大了,一眼就能看出面前人的好坏。确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心就会越来越明亮,明白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什么东西已无所谓去争取。可惜,在千百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渐渐将生命最初的本质遗忘,也有意地忽略以其他形态存在的生命,面对其他生命强大的生存能力便显得惊慌失措,试图阻止,更甚者则直接毁灭,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演变成历史上人类乐此不疲地用各种方法扼杀其他生物的一系列悲剧,也包括自己的同类。最突出的就是许多大型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便直接造成各种战争肆虐整个地球,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更让这种疯狂的举动愈演愈烈。这里,我列出几个我认为几个世纪以来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看看在诗人的眼中这些问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首是刘华的《我拾到一双眼睛》。通读整首诗,我就想到中国历史上”文化大革命“的产生,那时的社会又有多少双待招领的“眼睛”呢?这时,我又想起著名诗人食指的那首《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人们将眼睛看作心灵之窗,如果将心都丢了,那真的就什么都看不清,眼前何止是一片模糊,必将是黑色覆盖了一切。诗人在一开头就疾呼:“谁把眼睛丢了?”那双美丽、正直、纯洁、鼓起无限勇气逼退淫邪的眼睛,诗人借此大声呼唤社会上正义、公理、道德的回归,不甘承认软弱、利欲已占据每个人的心。在诗歌的最后,诗人不禁说出:“诗人,为我喊一声吧,我拾到一双眼睛……”你有没有勇气接住那双眼睛呢?
第二首是岩泉的《天鹅雕塑》。整首诗只有短短六句,却铿锵有力,声声掷地。我最欣赏的是最后两句,“不!是我的双脚/被死死地拴在假山上。”“死死”两个字让我的心抽动着,眼中浮现出一幅幅凄惨的画面。人类最为残忍的便是为了欣赏各种动物而将它们一个个关在牢笼中豢养着,更为血腥的是将一些动物制成标本,挂在家中的墙壁上,难道他们看不到在黑夜中它们流着泪的双眼吗?因为人类自私的愿望,那些动物都被束缚、被捆绑、被禁锢,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最美的绽放的姿态。我们该反思,到底怎样才是最好的对待其他生命的方法,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和平共处的方法?
第三首是王彦山的《抱朴》。这是一首小诗,清新自然,恬淡悠闲,颇有陶翁。整首透着一丝古诗的韵味,或许是其中化用了许多古诗句,例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诗人追求一种平静简单的生活,一如海子在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朴素愿望,也正如诗歌题目所写:拥抱纯朴。正所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平淡生活不需过多言语的打扰,这样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第四首是李耕的散文诗《爝火之音》。“爝火”意为炬火、小火,出自《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又有唐代杜牧在《又谢赐告身鞍马状》中提及:“萤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质孤根,但荷乾坤之德。”旨在告诫我们任何微小的希望都能带来成功的光芒。在《回避》一章中,诗人告诉我们,即使人生充满障碍与困难,但只要你不逃避,一步一步走到终点,就是胜利。即使渺小,即使卑微,也要为自己奋力一搏,不胆怯,不退后,不用掠夺或践踏的方式。而在《岛》一章中,诗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对强权与侵害的不畏惧,拥有反抗的勇气,这样才能冲破黑暗,拥抱光明。正如诗人所希望的:“我,只愿消融于光明之焰。”《荒原一瞥》一章则是抽象的社会再现,有碌碌无为的人甘于平庸,有两面派,他们自相残杀,只重视金钱,甘愿抛弃千年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了一幅丑陋的模样。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生命的现实状况,深感痛惜。
最后一首是岩泉的《信念的灯火》。全诗以一种慷慨悲壮的基调述说了一个在战争中失明却依然坚强生活的战士的故事。诗中说:“信念是心中一盏不灭的灯火/当沙漠留下行行血染的足迹/是生命绽开的绚丽花朵。”真正是靠信念才能走下去的生命旅程。失明,看不见世界的光亮,没关系,我的心早已燃起信念的灯火!他人要补偿,不必了,我依然能坚持!他人要帮忙,不需要,自己的人生自己过,生命从来就是由坚定的意志和梦想铸就的。只要有信念,生命就能一如往昔般璀璨。
周敦颐的《陋室铭》中开篇两句这样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与水的灵性来源于“仙”与“龙”,而“仙”与“龙”在现实社会中扮演着带领人们走出苦难的角色,这个角色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却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人们从自然中体悟生命、生活的道理,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向自然求助;自然在这时则幻化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便成为了诗歌中多种多样的意象。江西诗歌中的山水自然便是最为经典的一类意象,它代表着江西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与爱护。假使人类能一直保有对自然的崇敬之心,或许今日的世界,会更好。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