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兵++阿坚
缪俊杰(1936— ),乳名石良、礼古,从小学开始用本名,写作时曾用宗杰、燕文等笔名。江西定南人。自幼聪慧,品学兼优。在家乡读完中学,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曾获该校“优秀生”称号。1958年提前毕业,留武大任教。195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合办的首届文学研究班。1963年毕业后分配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任编辑、记者、评论员。1978年1月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几十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潜心从事写作和古典文论研究,前后出版著作近二十种,以其思维敏捷、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常有新见,活跃在新时期文艺战线上。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随后又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1979年被选为代表出席具有历史意义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受到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陈云、邓小平、李先念等接见。其后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后改为鲁迅文学院)以及各种文艺、新闻院校讲习班讲演授课,并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和多所大学客座教授。1986年被评为中国新闻界首批最高职称的高级编辑,尔后又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人们称其为新闻界和文艺界多面手。从1956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算起,几十年来,缪俊杰出版的图书,计有《鉴赏集》(1982)、《文学艺术与新人塑造》(1982)、《美的探索》(合作,198)、《缪俊杰文学评论选》(1984)、《新潮启示录》(1987)、《文心雕龙美学》(1987)、《文学艺术鉴赏》(合作,1988)、《域外风情录》(1989)、《小说大趋势》(1990)、《缪俊杰文论选》(1994)、《审美的感悟与追求》(1995)、《废墟上的梦》(1996)、《刘廷芳传》(1997)、《缪俊杰文论选》(精装版,1997)、《西游漫记》(2011)等。此外,还有以故乡赣南粤北为底色的长篇小说《烟雨东江》《望穿秋水》付梓出版。当代著名评论家、《小说选刊》原主编冯立三先生曾作《俊杰之歌》,赞云:“赣南山村小溪寒,牧童敢指珞珈山。苍茫大地连天碧,中央党校作讲坛。谁人不知缪公笔,如江如河如波澜。《文心雕龙》有新解,忧愁风雨度流年。”对缪俊杰的为人为文作了很恰当的注解。这里对缪俊杰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作一个简略述录,权作为“传”。
一、出身贫寒,苦学成材
缪俊杰出生于江西省最南端的山区小县定南。定南原为信丰、龙南、安远地界,明隆庆二年(1566年)独立建县以后,因其地复岭重岗,依山傍险,政化难于到达,被称为“蛮荒之地”。直到全国解放前夕,定南县城仍是“小小定南县,三间豆腐店”的经济、文化落后之地。缪俊杰出生在定南县天花乡宾光村这个人口只有百十来人的小山村里。
缪俊杰的祖辈无达官贵人,也无富豪商贾,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据史书和缪氏谱谍记载,缪氏祖先是中原地区南迁的客家流人。两晋时期,“豪强战中土,士族走南疆”。客家人在经历了两晋、隋唐和明清各代南迁,缪氏一族随长江南下到金陵,到江浙一带。后又折返南昌,溯赣江而上,到达江西、福建、广东接壤地界,在“鸡鸣三省”的山区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据族人近年寻根问祖,定南缪氏一族找到的高祖缪衍真公,在赣南做过一任小官,在龙南县玉石岩边修有墓寝。其子孙后来迁往定南县天花、九曲、鹅公墟一带。缪俊杰是衍真公多少代子孙已无法查考。据定南县县志记载,定南缪氏无一人业达进士,官至县令。可见其出身贫寒,已无异议。
缪俊杰的父亲缪运全、母亲龙春凤均系世代务农,生有子女多人,存活6人,俊杰排行第二,为缪运全公长子。他从小聪慧过人,为乡里父老所称赞。父母亲虽属“目不识丁”,但仍遵客家人祖训,重视对子弟的教化,含辛茹苦地全力供子弟读书。父亲挑柴担菜赴墟赶集,挣得极少钱财,买粮买盐,全家难以裹腹。缪俊杰立志求学,8岁时自带粗米咸菜上小学。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放牛养鸭,从事农耕。1949年斗转星移,时运变迁,缪俊杰获得政府助学金,在县城上完初中后,又每月步行120里到邻县龙南上完高中,并于1955年考上了武汉大学。该校为中南最高学府,在国内享有声誉。他得政府和亲友支持,获得川资,顺利地上了武汉大学。“牧童敢指珞珈山”,此之谓也。在大学期间,缪俊杰勤奋学习,严于律己,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系团委书记,因其品学兼优,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前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亲手授予缪俊杰“优秀生”奖状。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56年夏天,在江西的《星火》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评论文章,算是处女作。后又斗胆写信给大作家老舍求教,获得回信,并得到指点,从此坚定地走文学道路。在武汉大学担任助教一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吴玉章、周扬倡导推动下,创办首期文学理论研究班,缪俊杰考入该校当研究生,得到当时文艺界周扬、朱光潜、冯至、何其芳、余冠英、蔡仪、钱钟书、季羡林等名师指导。缪俊杰着重研究《文心雕龙》,其毕业论文《文心雕龙的美学意义》获得好评。其时,中央宣传部在周扬等提议下调缪俊杰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担任文艺编辑。但适逢文艺界整风,缪俊杰出师不利,因写《关于周炳形象的评价问题》1,不同意对欧阳山的《三家巷》进行过火批判,受到围攻。全国报刊发表10多篇文章对其批判,指其“为小资产阶级思想辩护”云云。此后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缪俊杰同全国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下干校劳动等遭遇,事业上毫无作为,除了“公务写作”之外,没有写过一篇自己署名的文章。
二、担当重任,大显身手
1976年10月,全国进行拨乱反正,批判极左文艺思潮。缪俊杰从干校调回人民日报社,并于1978年1月被中央正式任命为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是老作家袁鹰),主持文艺评论方面的宣传工作。经他之手,编发了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为陶铸及遭受冤假错案迫害的干部平反造舆论;编发了《为“三上桃峰”平反》(1978年9月1日),将已判死刑的编剧之一李旦初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编发了《“红河激浪”何罪之有?》(10月16日),为该片的编、导、演们平了反;转发了以“光明日报评论员”名义写的《革命文艺的神圣使命—从神圣的使命谈起》(11月5日),阐述了文艺要在革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声为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鼓与呼;编发了“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论话剧〈于无声处〉》(11月16日),借此话剧为由头,全面阐述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编发了童怀周写的《革命人民的呐喊—〈天安门诗抄前言〉》和《天安门诗歌选》(11月17日);编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谁是文艺作品最权威的评定者》(11月25日);编发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评话剧〈曙光〉》(12月5日),配合为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元帅平反;还在文艺版显要地位发表了《文艺报》和《文学评论》召开座谈会、为作家作品平反的消息和“本报评论员”文章《加快为受迫害的作家和作品平反的步伐》。这些文章的发表,在粉碎“四人帮”后的拨乱反正中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在当时,由缪俊杰主持并起草了五篇批判极左思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五篇文章是:《批透极左思潮,贯彻双百方针》(5月21日),《“放”和“争”——再谈批透极左路线》(5月28日),《放开手脚,大胆去写》(6月11日),《敢于突破,勇于创新》(7月2日),《让文艺工作者如坐春风》(7月16日)。这五篇文章如连珠炮一般发出,对于突破当时极左思潮的桎梏,进行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缪俊杰在新时期还对当时文艺创作上出现的新气象、新作品进行评论,如对王蒙、周而复、张洁、刘心武、从维熙、李国文、蒋子龙、李瑛、邵燕祥、谌容、张贤亮、苏叔阳、刘绍棠、李凖、鲁彦周、梁信、李存葆、陈忠实、铁凝、周克芹、白桦、叶楠、黄宗英、柯岩、程树榛、葛翠琳、凌力、霍达、刘恒、古华、李贯通、吴因易、杨书案、程贤章、柯云路、叶辛、陈建功、何建明、李玲修、刘兆林、邓刚、陆文夫、高晓声、赵本夫、李延国、陈祖芬、乔迈、鲁光、王润滋、陈国凯、何申、关仁山、李鸣生、黄传会、王宏甲、楚良、李杭育等几百位作家的创作进行过评论,或综合评论过这些作家的作品,对于推动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起过良好的助力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缪俊杰还应邀到中央一些机关和各地举办的文学讲习班、培育班进行讲演或作文艺形势报告。1982年11月,应湖南《芙蓉》编辑部邀请,向湖南作家作了《关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问题》的报告2;1983年,应邀到部队作家创作座谈会上作了《努力塑造当代军人的英雄典型》的报告3;1984年3月,应邀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即后来的鲁迅文学院)作《典型的规律与文学的探索》的报告4;1984年5月和1986年4月,应邀到中共中央党校作文艺形势和文艺政策报告,其中第二次报告已整理成文《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方法和流派初探》5;1987年,应邀到北戴河全国青年作家培训班作了《论文艺批评方法的多元互补和优化选择》的报告……这些报告综论文艺形势,阐述理论问题,在学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学员回到当地,后来从事文艺方面的领导工作,有的当了省委副书记或宣传部长,事后说:“我们都是根据缪俊杰同志的报告精神在起草文件的。”有位评论家撰文评论说:“缪俊杰的论著以评论小说或从小说创作中探讨问题的篇章居多……他的志向和功力,他的实践成果,都使他超出那些为小说写说明书或广告的‘评论……他的视野要广阔得多,态度要严肃得多,神思要深沉得多,方法要科学得多……他明显地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评派,亦即‘历史——美学批评派;他是这一派的一员骁将。”6著名评论家吴泽永著文说:“在我国新时期中年一辈文艺批语家的行列中,缪俊杰是其中用力甚多,建树颇丰,影响日著的一个,就论文和论著的数量和质量而言,缪俊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7
三、雕龙美学,首倡之功
缪俊杰还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论研究家,“雕龙美学”的首倡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刘勰的《文心雕龙》,产生于我国齐梁时代(公元6世纪),是我国古典文论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鲁迅先生将其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鲁迅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后世楷式。”(《论诗题记》)研究刘勰这部“体大虑周”的古典文论,成为世界上一门“显学”,不仅中国历代文人长期研究,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也有许多学者终生研习,并成为著名“汉学家”。1983年,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周扬担任名誉会长,张光年担任会长,王元化、杨明照担任副会长,是民间学会中规格最高的学会之一。缪俊杰从大学开始受《文心雕龙》研究家、他的老师刘永济、刘绶松的影响,开始研习《文心雕龙》。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以后,选择《文心雕龙》为研究目标,并且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用中西比较的方法,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文心雕龙》的诸多理论问题,首次举起“文心雕龙美学”的旗帜。缪俊杰的毕业论文后以《文心雕龙美学》为书名出版,对《文心雕龙》产生的背景和社会条件,重要思想理论价值,独特的美学概念和内涵,对创作的指导意义以及批评鉴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有启发意义的探索,在中国“龙学”研究界形成了一股“雕龙美学”热。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龙学专家张少康等先生所著《文心雕龙研究史》中说:“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文心雕龙》的美学观、重要美学范畴和具体的文艺美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方面出版最早,影响最大的是缪俊杰的《文心雕龙美学》,本书实际上也是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总体性研究,不过,作者选择从美学的角度去论述,所以有一个中心主题—《文心雕龙》的美学。作者是著名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对西方的文学和美学、当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现状都非常熟悉,并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同时作者又有比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六十年代初期,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文心雕龙》的,因此,他能够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对《文心雕龙》在文艺美学上的成就,作出较有深度的分析。”8山西大学程继田教授著文指出,缪俊杰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在论题上有新的开拓,在论述上有新的见解,在方法上有新的探索,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应当受到重视”(程继田《“龙学”研究的新进展》)。
缪俊杰从美学角度研究《文心雕龙》,在国内外“龙学”研究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84年冬在上海举行“中日《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缪俊杰应邀出席,同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共同砌磋“龙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在研讨会上,缪俊杰作了题为《中国古代乐论画论对〈文心雕龙〉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的日本著名专家学者目加田诚、伊藤正文、古田敬一、小尾郊一、户部浩晓、冈村繁、竹田晃、兴膳宏教授等以及中国专家王元化、杨明照、徐中玉、詹瑛、吴调公、马宏山等教授的首肯。此后,缪俊杰又参加了1988年在广州、1993年在北京、2000年在江苏镇江等地举行的《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同大陆及港澳台湾地区的学者,同日本、韩国、美国、前苏联、瑞典、意大利等国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彼此都得到教益。
由于缪俊杰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的成就,特别是提出“雕龙美学”的首倡之功,他在龙学研究界取得了声誉,自1990年起担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后为第一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学会工作。目前已由年轻一代学者出任领导,他被推举为学会顾问,受到龙学研究界的尊重。
四、旅游散文,独树一帜
缪俊杰在散文方面也有突出成就,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他在旅游散文方面独树一帜,创造了风格独具的旅游散文新文体和新风格。缪俊杰作为一家大报的编辑记者,到全国各地采访,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名城胜境。他的《呵,天山绿风》《始觉今朝眼界开》《寻找我心中的丰碑》《小草,凋谢在岳麓山下》《朗乡,一个夏天的童话》《荡舟仙女湖》《永远家园》《永新风骨》等散文,有的获全国奖,有的被多家报刊转载或编入教材。散文《常熟赋》在《人民日报》发表,载入《人民网》后,当天即有180万多网友点击,反响强烈。
近三十年来,缪俊杰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多次出国访问,或结伴旅游,足迹遍及欧、亚、非、澳、美五大洲20多个国家。1979年访问日本,受到日本国总理大平正芳接见;1985年访问西德,受到德国总统礼节性会见;1993年访问泰国,受到泰国总理川·立派接见;1997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访问美国受到国务院官员接见,并参访白宫;1999年到欧洲进行了一次历经12个国家(德、法、意、卢、荷、比、奥、瑞、西、梵、列、摩)的长旅;2000年到澳洲游历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05年访问俄罗斯和朝鲜;2006年到马来西亚进行文化交流;2009年到非洲游览了文明古国埃及;2010年重访北美,到加拿大东西部及至北大西洋旅行。五洲风光,尽收眼底。作者每次出国,都写了大量的游记散文,曾出版过《域外风情录》(1989)和《废墟上的梦》(1996)。2011年,作者将30多年来写的访问20多个国家的上百篇游记,集结为《西游漫记》出版。该书集中体现了作者旅游散文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巨大的信息量和真实的思想情感相结合的风格,在旅游散文中独树一帜。
五、编书出版,贡献社会
缪俊杰作为评论家,在新时期的文学评论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评论界中坚。由于缪俊杰对广大读者阅读的关注和对通俗文学评介的功力,他曾被举荐和邀请出任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会长为著名学者贾芝),在会里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好评。他还积极从事文学作品的编辑工作,由他和其他学者共同主编出版了几部大型丛书,为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1995年,缪俊杰同冯牧先生合作,主编了《共和国长篇小说经典丛书》。该丛书将新中国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三里湾》《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三家巷》《铁道游击队》《风云初记》《战斗中的青春》《上海的早晨》等几十部有重大影响的长篇小说包举其中,并由缪俊杰撰写了总序《时代的潮汐与历史的回声》(其时冯牧先生在重病中)。该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新中国的文学创作保存了宝贵的遗产。冯牧先生逝世后,则由缪俊杰主持了《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中的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诗歌卷的编辑出版工作。
1995年缪俊杰同冯牧、谢永旺先生合作,编辑出版大型书典《今文观止》。该书选编了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郭沫若、毛泽东、叶圣陶、林语堂、茅盾、矍秋白、闻一多、老舍、冰心、丁玲、巴金、邓拓等(以生年为序)一百多位名家的代表性散文。缪俊杰为该书撰写了“前言”。此书与过去的《古文观止》形成姐妹书,相得益彰。
1997年,缪俊杰与著名编辑家王维玲合作,主编了《著名民主人士传记丛书》,编辑出版了《王昆仑》《黄炎培》《马寅初》《蔡廷锴》《邵力子》《萨空了》《吴贻芳》《孙越崎》《胡厥文》《程思远》10部民主人士传记。还同王维玲合作,主编了《著名海外华人传记丛书》,编辑出版了《陈嘉庚传》《陈香梅传》《赵无极传》《刘廷芳传》《牛满江传》《郑明如传》《张曼新传》《郑嘉乐传》等传记。这两套丛书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缪俊杰还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多类文学作品评奖的评委和丛书编委。从1994年起担任“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评委和编委,在全国青年作家中遴选优秀作者和作品出版。10多年来,共遴选了80多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出版。他们中大都成材,陆续成为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包括缪俊杰在内的年长一代作家评论家的“伯乐之功”,不可没。缪俊杰还为几十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写过“序言”,对他们的创作进行点评,对这部分青年作家的成长也颇有裨益。有些作家著文赋诗感谢缪俊杰。著名散文家李前先生赋诗曰:“亦师亦友亦吾兄,平生最爱读缪公。胸藏万卷功底厚,更有浩气君子风。”赣籍著名作家黄智敏先生写道:“缪公题序宏篇著,据典引经寓意深。滋润心田甘乳雨,人生能遇几知音。”
六、捐献书院,报效桑梓
缪俊杰出生于客家,客家人怀土爱乡的品格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西大地,称之为“永远的家园”。几十年来,他身居首都,但对家乡来京办事的人员,总是给予全力帮助。他曾为素不相识的家乡来京看病的工人安排住宿,联系医院并给以财力资助,被赞为“乡贤”。
很久以来,缪俊杰就想对家乡进行“智力扶贫”。从1993年起,他多次将自己的图书捐献给家乡。2002年援建一座书院,现已搬迁至县图书馆,其中“俊杰书院”内,有缪俊杰捐献图书37000余册,中国名人字画30余幅。著名作家陈世旭在参观书院后作诗曰:“筚路蓝缕出深山,赢得衣冠锦绣还。俊杰从来报桑梓,书院心灯正灿然。”并称:“缪俊杰是《文心雕龙》研究专家,深知‘文之为德也,大矣!而一个少小离家的赤子回报桑梓的拳拳之心,同样可以‘与天地并生。”9
缪俊杰对家乡爱之愈深,其表达之情愈切。2008年,他曾邀请万绍芬、王巨才、陈世旭、陈美兰、何镇邦等18位著名人士访问定南,撰写了《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宣传定南。近年,缪俊杰作《定南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歌颂家乡。赋曰:
赣粤门户,生态定南;钟灵毓秀,霞彩斐然;物华天宝,梦里家园。故域属扬州郡,紧锁虔州南关;把扼江广咽喉,制控岭表危安;鸡鸣三省宝地,粤户闽庭美赞;五岭南北分轸,肇为东江之源。先民及邑,迄数千年。晋唐流人南迁,文明连接中原。客家聚居生息,围屋生齿繁衍。地灵孕育人杰,高士硕儒俊彦。明朝隆庆建县,迄已四百余年。车马舟楫通达,赣粤商贾忙繁。历史展现机遇,珠三角与相连。无奈闭关锁国,社会停滞不前;历史蒙尘,百姓艰难。红色土地革命,唤起工农百万。斗转星移,推倒三山;沧桑巨变,地覆天翻。振兴中华,炎黄宏愿。改革开放国策,开启时代春天。华夏经济腾飞,赣南崛起空前。老少边穷,翻开新篇。京九铁龙穿隧,不叹峻岭崇山。高速公路开通,港深犹在身边。强国富民,工业领衔;山区小县,作大贡献。境内稀土钨砂,已成国宝稀罕。开拓支柱产业,招商引资亿万。民企脱颖而出,百业兴旺争先。满城蒸蒸人气,商贾接踵摩肩。街衢纵横,霓虹耀眼。楼宇栉比,百姓居安。农业科技引领,多种经营丰产。广种蜜梨脐橙,封山植被育林;齐心奔向小康,乡风日趋文明。科教兴国,育才为先;尊师重教,风雅无前。旅游文化热起,九曲度假休闲。青山婀娜,溪水潺潺;竹排悠悠,如梦如幻;灵动飘逸,享受天然。港穗深莞雅客,喜赞第二家园。新纪更美,风光无限。雄才大略勾画,宏伟蓝图展现。扩城建设新区,科学发展五园。民众团结奋力,和谐社会共建。日出山花胜火,姹紫嫣红腾欢;人间天堂何处,如诗如画定南。
其对家乡之深情溢于言表。2011年春天,定南县人民已将《定南赋》石刻成碑,立于作为定南大门之“生态旅游园”内,以供人们鉴赏瞻仰。
1载《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
2见《缪俊杰文论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2页。
3见《缪俊杰文论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4见《缪俊杰文论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83页。
5见《缪俊杰文论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10页。
6李贵仁:《且看今日文坛,谁为中流砥柱!—谈缪俊杰的文学批评兼及其他》,《小说评论》1989年第1期。
7吴泽永:《思维的活跃和理论的升华—缪俊杰和他的<小说大趋势>》,《创作评谭》1992年第4期。
8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0页。
9见缪俊杰、赖晓岚主编:《中国名家看定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7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