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双翼,缺一不可。即便是那些以教学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本科教师,也需要做一定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一定非要是承担多高级别的项目,而是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学生实际,选择一定的题目进行。这显然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补充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在大学里,离开了科研的教学,很可能是肤浅的、不深入的。但是,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的分工是必要的。教师的时间、精力、条件总是有限的。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或者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是符合教师和学校实际的。但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在大学里也不可能完全分开。现在的大学里,存在两种倾向:其一,重科研、轻教学。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导向和评价指标体系过多向科研倾斜。其二,只教学、不科研。一些教师对科研的作用认识不够,不愿意开展必要的科研活动,完成教学工作量就万事大吉。要求既能讲好课、又能搞科研,看起来似乎标准高了点,但作为大学教师两者不能偏废,而要相辅相成。
@ 蒋朗朗(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教学是以科研成果来支撑和推动,科研同时受益于教学活动。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不仅是学者的共识,而且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出现“相爱相杀”,指的是教师在科研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教学。究其原因,与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在唯论文与课题为主的导向下,教学的投入与效果变得不重要,科研成果的多少直接与职称晋级挂钩,这必然导致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教学是锻造学生的重要基础,教学活动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应教会学生认知和培塑价值观念。人才的评价导向,必然决定现实的取舍。“双一流”的建设,需要产生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但同时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科学史上的伟大学者,大都在著作等身的同时又倾心教学而桃李天下。如今的“相爱相杀”,不仅难以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也会直接影响到“双一流”目标的实现。兼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兼顾可量化的成果与不可量化的付出,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对于高等教育、对于“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大学是育人才、产新知的特殊场所;矢志教学与潜心科研是育好人才、产出新知的不二法门。然人生有涯,心难二用。对一些大学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犹如鱼与熊掌,实在难以兼得。由于各种原因,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存在差异,有人擅于教学,有人长于科研。让每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是对宝贵的人才资源的最好利用。从这个角度考虑,就需要对大学教师划分出一定的岗位类型、制定出合理公允的岗位标准,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其中第三类是占比最大的。换言之,大学里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应该是教学科研兼顾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出好人才,而教学需要新知,没有新知,拿什么去教育学生?而要获得新知,就必须潜心搞科研。当然,我们还要明白,大学里的科研,又不同于一般的科研机构和师徒作坊,必须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搞科研的方法、成果、经历、感悟等必须传授给学生,实现裂变式的人才培养效应,这才是办大学的最大价值。所以,搞科研的大学教师,必须进课堂、站讲台,从事教学。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教学与科研分离的倾向似乎愈演愈烈,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扭转。
@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最重要的两大职能,人才培养靠教学、学术发展靠科研,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对高校来说,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双一流”建设时期,能够确保一所高校处于学科一流、学校一流的唯一办法,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以教学保证科学研究的持续。中国高校的发展,可坚持分类处置,科研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分而治之,各司其职。应当看到,科研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应当是中国高校中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高校的主业是教学与科研并重,偏于一隅,难免丢弃了大学的真谛。大学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否则它就可以转型为科研机构;大学也不是单一的技能培训机构,否则它就成为了技师培养的摇篮。高等教育只有在充分张扬教学为先的功能之下,辅以开拓创新的科学研究,才会实现其教育本质。同样,不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就难以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难以培养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因此,对于每位大学教师来说,兼顾教学与科研,才能“鱼与熊掌”兼得,实现教师生涯的圆满。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转专业也不例外。任性地转专业,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和愿望。任何一个专业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设备条件等,都是有限的。再退一步讲,如果学生转完专业又后悔了、变卦了,又当如何?一方面,一些专业对于学生也有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的。因此,设定一定的转专业的门槛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一个专业定终身也是极其不合理的。所以,给学生一定的转专业的自由,是大学教育的一大进步,其步伐还可以迈得更快些。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让考生、家长了解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要缩小各专业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差距,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给专业划分三六九等;再次,提倡入校后给学生一定的适应期、犹豫期、选择期,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合情、合理、合规的转专业需求;最后,学生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务实的态度,能转争取转,实在转不成则尽量适应所在专业的学习、培养专业兴趣,待日后考研等机会再转,而不能怨天尤人、消极怠学。
@封林(三峡大学学生处处长):
大学专业对大学生毕业求职和就业质量至关重要,也是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方面。高考填报专业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入学后转专业则是大学生弥补高考考分不足和对填报专业认识不深而导致未能就读理想专业缺憾的有效措施。作为学生,应主要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经济环境、行业前景等来选择专业。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则以学生生源专业填报意向、就业前景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来确立专业取舍平衡点。总的说来,学生就读大学的专业,是学生高考成绩和学校专业吸引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同样,学生大学期间转专业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和学校专业实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 苏小河(井冈山大学国交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
转专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及其家长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各大高校工作的亮点之一。个别高校甚至把允许学生转专业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吸引考生报考自己的学校,大学生转专业的需求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大学生抱有转专业的愿望无可厚非,允许学生转专业正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也保障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但是,如果高校过分强调学生转专业的自由,不对学生转专业加以正确引导,无论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都会百害而无一益。为了真正发挥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应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规定转专业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作为学生本人,在正式提出转专业申请前,必须想明白这么几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转专业?对目标专业了解吗?转专业可能需要付出何种代价?成功转专业后该如何发展?如果没有想明白以上问题,或者转专业的动机只是厌学、人际交往或学习困难,建议还是不转的好,我们该做的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董竹娟(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能否自由便捷地转专业是高校学生及其家长时常议论的话题之一。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围绕“就业”指挥棒,热衷于热门专业;二是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使然。因高考分数、填报志愿技巧等原因,没有被录取到自己喜爱的专业,对自己目前所学不感兴趣;三是身体原因,不适合在本专业就读;四是学业压力等。每所学校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都制定了本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其中对转专业的规定及流程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例如:受资源的限制,大多数学校对各专业转出人数和转入人数有要求,对拟转专业的学分绩点和专业排名有要求等。部分欲转专业的学生认为门槛高、实现不易。如何让学院与学生双赢,可以进行几方面的努力:第一,加强新生的专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第二,实行大类招生,在第二学年按照学生志愿、成绩等细分专业;第三,积极扶持“冷门”专业小班授课,让学生在享受高质量教学过程的同时,也能让转出学生人数较多的学院适当保留原有资源;第四,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一定程度的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其学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