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中和歌的修辞与作用

2017-01-10 17:53唐芙蓉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修辞

摘 要:《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是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了大量复杂的修辞技巧,主要有比喻、挂词、序词、缘语、本歌取、歌枕等,展示了紫式部深厚的文学功底,使整部作品充满强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源氏物语 和歌 修辞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之所以长久以来占据日本文坛重要位置,散韵结合的写作方式是其重要的原因。作品中穿插了千余首和歌,仅原创和歌就有795首,成为了作品中的最大亮点,优美的和歌为作品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本文主要分析这些和歌的修辞技巧和作用。

一、《源氏物语》中和歌的修辞

从形式上可将《源氏物语》中的和歌分为独吟歌、赠答歌和唱和歌三种。和歌因其短小,又称“31字诗”,是为了有效地使用词汇,丰富诗歌的感情内容,通常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序词、挂词、缘语、比喻、和歌用典、枕词、歌枕、体言结句等。《源氏物语》中随处可见的和歌修辞手法有:

(一)比喻

《源氏物语》和歌中,常用比喻表达情感,既含蓄,又生动形象。如:第一回《桐壶》卷中桐壶帝的和歌“秋风起兮露华浓深,宫城野外多幼荻,安得稚儿兮慰朕心”(林文月译,2011),“宫城野”是仙台郊外的一处地名,盛产“荻”,是有名的歌枕,在这里比喻宫中,“荻”暗喻小皇子,“露”暗喻眼泪,表达了桐壶帝担心挂念孩子的心情。第二回《帚木》中源氏给空蝉的赠歌“帚木生兮园区,奇树人谓多变幻,寻觅徘徊兮终迷途”(林文月译,2011),“帚木”通常比喻看似有情实则无情的人,这里比喻空蝉。空蝉对源氏的答歌“植凡树兮傍伏屋,只缘卑微不足观,悄然消匿兮如帚木”,将自己比喻成荒原上寄身伏屋上的帚木,形容自己身份的低微与无奈。第三回《空蝉》中空蝉对源氏的答歌“露痕濡兮空蝉翅,身隐树间人不知,忍声吞泣兮祛有泪”(林文月译,2011),用沾满露痕的蝉衣比喻自己哭湿的衣袖,也比喻自身如蝉蜕一样虚无的身世命运。第五回《紫儿》中源氏自从窥见肖似藤壶的紫儿后,不断赠诗给尼君,依次将紫儿比喻成“初草”“花”“山樱”“幼鹤”,表达了他迫切的谋求之情。第十回《贤木》中源氏从云林院寄给紫姬的和歌“君居尘世如朝露,听到山岚悬念深”(丰子恺译,1980),原文中的“浅茅生”用来比喻紫姬所居的尘世,表达了源氏对她无比担心的心情。虽然痛感人世之无常,但是对紫姬的牵挂之情让他无法下决心出家。第三十三回《新菜上》柏木对夕雾吟的和歌“莺爱群芳多护惜,缘何不喜宿樱花”(丰子恺译,1980),以“群芳”喻六条院的女眷,“莺”喻源氏,“樱花”喻三公主,指责源氏不珍惜三公主。第三十五回《柏木》中,源氏给三公主的赠歌:“岩下青松谁种植?若逢人问答何言?”(丰子恺译,1980),用“青松”暗喻薰君。源氏发现了三公主和柏木的私情,熏君的模样在源氏看来非常像柏木。这首歌就是表明他已知内情,用来讽刺三公主的。

(二)挂词

挂词即同音双关语。和歌中的挂词并不单独出现,而是常与枕词、缘语、序词搭配使用。第一回《桐壶》中桐壶帝的独吟歌:“云掩翳兮月朦胧,清辉不及荒郊舍,独有一人兮怀苦衷。”(林文月译,2011)原文中动词“住”和动词“明亮清澈”的日语发音相同,即此处使用了挂词。“云上”指桐壶帝居住的宫中,“荒郊舍”指小皇子居住的外祖母家。表面写景,实际上写桐壶帝挂念桐壶更思念娘家情状的心情。第三回《空蝉》中源氏寄给空蝉的歌:“空蝉蜕兮去无影,徒遗残壳枝间,芳踪何处兮情思骋。”(林文月译,2011)此文中使用的“壳”和“人格”的日语发音相同,“枝”和“蝉”是缘语,表达了自己对空蝉人格的敬佩。第九回《葵姬》中六条妃子的和歌:“日系逢盛会,遥望郎君美姿容,怨叹薄幸兮总无奈。”(林文月译,2011)“御手洗川”和“看见”有日语同音部分,形容词“忧愁”的连体形和“漂浮”的日语读音谐音。表达了对自己被薄幸的痛心之情。同样是第九回六条妃子的和歌:“明知田兮多泥泞,奋不顾身稼穑人,妾亦深陷兮相思径。”(林文月译,2011)“泥泞”和“相思径”谐音使用了挂词手法,把自身比作浑身泥泞的农夫,表达了对陷入无法自拔的恋爱的心痛和悔恨。

(三)序词

第十三回《明石》中源氏对朱雀帝吟诗“落魄彷徨窜海角,倏经蛭子跛瘫年。”(丰子恺译,1980)“像蛭子一样无法站立”在“年”的前面做它的序词,日本神话中女神伊耶那美命生了个三岁都不能行走的残疾儿,就把他放上苇船漂走了,“像蛭子一样无法站立”用来比喻源氏流落的三年,夸张的比喻让朱雀帝感到震惊。第二十二回《玉》中刚寻回夕颜之女玉的源氏给玉的和歌:“纵尔不知情,我曾到处觅。尔我宿缘深,绵绵永不绝。”(丰子恺译,1980)原和歌中的“三岛江生长的三”是导出“筋”的序词,“三岛江”是歌枕,“三”是一种筋很多的水草,表示源氏与玉的渊源很深。源氏初见玉对她使用了和歌初级程度的序词,像对自己的女儿说话一样平易的措辞,能起到安抚玉不安心情的作用。

(四)缘语

第三十三回《藤花末叶》中云居雁给夕雾的和歌“河口流传轻薄事,疏栏何故泄私情”(丰子恺译,1980),歌中的“河口”“疏栏”取典于催马乐《河口》。原文中的“浅”“流”和“河”,“泄露”和“关口”是缘语关系。缘语和挂词往往同时使用。比如第二十四回《蝴蝶》中兵部卿亲王的赠歌“血缘太近相思苦,愿赴深渊不惜身”(丰子恺译,1980),“深渊”和“藤”谐音,是挂词,“紫”和“藤”又构成缘语关系。

(五)本歌取

本歌取即和歌用典,整部《源氏物语》和歌用典处非常多,如第十三回《明石》中紫姬的答歌“山盟海誓如磐石,海水安能漫过山”(丰子恺译,1980),就借用了两首和歌,“君心已在怀,他意岂可沾。若违今日誓,浪覆末松山”。以及“信誓犹在耳,热泪复沾襟。末松高千尺,终遭浊浪侵”。松山位于宫城县多贺市海滨,海浪再高也不曾越过它,用于表达恋心的坚定。

(六)歌枕

所谓歌枕,就是在古歌中的一些地名被注入了特定的感情背景,一吟诵起来,便会唤起特定的意象。如第十二回《须磨》中源氏的赠歌“远浦渔夫盐灶上,烟云可似鸟边山”(丰子恺译,1980)和“须磨迁客愁无限,松岛渔女意若何”(丰子恺译,1980),六条妃子的“但愿须磨流放客,垂怜伊势隐居人”(丰子恺译,1980),“鸟边山”“松岛”“伊势”都是歌枕,“鸟边山”让人联想到火葬场和烟,“松岛”“伊势”让人联想到大海。

二、《源氏物语》中和歌的修辞作用

《源氏物语》中和歌的修辞作用首先体现在丰富语言内涵。整部《源氏物语》和歌与作品融为一体,虽然是短短的31个字,但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段的应用达到丰富语言内涵的功效。如使用挂词的修辞手法,表面写景,实则写人物内心的情感,含义委婉,耐人寻味。又如第二十四回《蝴蝶》中的“血缘太近相思苦,愿赴深渊不惜身”(丰子恺译,1980),使用了本歌,本歌为《古今和歌集》中“因为一颗紫草,武藏野的草都变得可爱”,意为因一人或一物可爱之故,跟它相关的都觉得可爱了。之后这首和歌的内容被浓缩进“紫草之缘”这简短的句子里,日语中“缘”指的是关系、亲戚、血缘的意思。因源氏认玉■为女儿,兵部卿亲王是源氏之弟,所以说是“紫草之缘”。如果没有相应的和歌修养,不了解本歌,就难以理解这首和歌里“紫”的含义。

使用修辞手段还能增添情趣,产生诙谐的效果。如《末摘花》中“梅枝挺秀人欣赏,底事红花不可怜”(丰子恺译,1980),“花”和“鼻”谐音双关,“红花”形象地比喻了末摘花鼻子的颜色,“挺立”让人联想到梅花“挺枝”和末摘花长长垂下的鼻子。意为虽对末摘花有好感,但对其鼻子却有不大喜欢之意。第七回源氏被头中将撞破和老女源典侍的私情遭到恶作剧所咏的和歌“浪虽壮兮不介意,惊涛拍岸亦寻常,特怨矶石兮未拒避”(丰子恺译,1980),“浪”比喻头中将,“矶石”比喻源典侍。意为头中将的粗鲁蛮横不足为惧,但是让他接近的你让人可恨。表达对她招惹头中将的讽刺和不满。

此外,还可以抒发感情色彩,使作品充满了浓浓的物哀气氛。整部《源氏物语》从最初的桐壶之死到最后的浮舟出家为尼,自始至终弥漫着悲哀情绪,通过穿插和歌,让作品更添上一层悲凉。和歌通过抒情功能展现人物内心的凄楚、悲愁、低沉、伤感和缠绵悱恻的情感。

三、结语

《源氏物语》中和歌的表现形式与以往小说,如《伊势物语》《大和物语》《宇津保物语》等相比,其表现形式在原始的水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呈现出新貌。和歌不再是作者硬性附加上去的点缀,而是熔铸于整个艺术形象之中,与小说的情节水乳交融,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借鉴歌物语和传奇小说基础上,成功创造了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将古代文学推向了最顶峰。继续深入探索这些和歌的修辞技巧和作用,对研究这部巨著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与谢野晶子译.日本:角川书店,1971.

[2] [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林文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 高文汉.日本和歌的修辞技巧——以双关和“缘语”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5] 古宝详,姜淼.日本古典和歌修辞技巧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6).

作 者:唐芙蓉,湖北大学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修辞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小叔木江
《源氏物语》饮食文化研究
论《源氏物语》中源氏的身份认同困境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