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ir Muhammad是约克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他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与不公对抗:在个人主义时代的社会激进主义》中论述道,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伦理消费并不是通往社会变革的桥梁、而恰恰是阻碍;如果要构建有效的社会变革运动,首先需要从脱离个人主义的路径依赖开始。
他进而阐释说,表面上看,消费者被鼓励“用钱包在投票”——也就是消费者通过实际的消费选择声张了他们的诉求、转而促使生产商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有道德的产品”。然而事实上,这听起来很“民主”的想法一点也不民主,因为有些人的钱包就是比别人的鼓,这就意味着“选票”本身的分配不均;与此同时,消费的个性特征与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社会属性两者中间天然存在悖论,前者并非通往后者的桥梁,而是一种背离。
除了“钱包有鼓有瘪之分”之外,也有分析人士总结了“购买即投票”是一个错误迷思的若干理由。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的书作家、创意者Sami Grover在其博客中发表观点称,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来推动社会变革的效力不应被过度解读。他列举的原因包括,消费行为的即时性意味着长期思维在这个行为中可能的缺位;主流的社会变革一定需要法制和政策层面上的保障,而仅寄望于消费者“有社会责任感的购物行为”来推动监管可谓杯水车薪;从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角度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美元选票”或许正是那张“未花出去的美元”(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情怀有多么深远——“他/她首先下手的难道不应是克服购物成瘾本身吗?”)
“所以说,绿色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更广泛的、企业社会公民的文化和政治参与的一个‘延伸、而不是作为‘替代,”他总结道。